• 我的订阅
  • 国际

这是“史无前例的国际犯罪”,却不接受也得接受?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06 10:23: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北晚在线

“史无前例的国际犯罪!”

近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又有新动态。

先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了评估报告,认为日方方案总体符合国际安全标准。随即,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本政府再次重申,计划最早8月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眼看这般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渐成定局,国际社会忧虑陡增。

(一)

世界上从未有过将核污染水排放到海中的先例。

福岛核电站发生过最高级别核事故,产生的核污染水曾与熔化的堆芯充分接触,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与核电站正常运行排放的核废水完全不同。虽然IAEA报告给出了“肯定”结论,但也明确指出,日方采用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不能去除核污染水中的氚、碳-14等放射性核素,能否有效去除其他放射性核素也有待进一步试验和工程验证。

此外,最新检测结果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鱼类体内所含放射性元素铯超标,甚至达日本法定标准180倍之多。

这种情况下,日本方面执意宣称核污染水跟正常水一样,甚至“可以饮用”,岂非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这是“史无前例的国际犯罪”,却不接受也得接受?

(二)

在核污染水处置这种直接关乎全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一条,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科学。

尽管现在日方自觉有IAEA报告傍身,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核污染水排海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从程序计划看,去年7月日本就正式通过了排海方案,其后又多次强调不会推迟,这些都远早于IAEA完成评估和发布最终报告。由此不妨大胆推测,日方其实早就下定决心要这么干,所谓评估报告只是“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充分条件罢了。

从职能授权说,IAEA是促进安全、可靠、和平利用核技术的国际机构,并非评估核污染水对海洋环境和生物健康长远影响的对口机构。

从评估内容看,其审查的也仅限于日方单方面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日方单方面采集的少量核污染水样本,数据真实性、信息准确性显然都不过硬。

或许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考量,报告发布后,IAEA便抓紧声明,“这份报告既不是对这一政策的推荐,也不是背书”“对利用这一报告引发的任何后果不承担责任”。

(三)

几年来,面对国际社会极大关切,日本方面摆出的始终是“核污染水排定了”“不接受也得接受”的架势。

日方嘴上说着要履行国际责任、听取各方意见、尊重国内民意,但从没有把大家的安全担忧放在心上,也没有与利益攸关方开展充分、善意的协商。而是一边紧锣密鼓落实排海方案,一边大把投入猛搞国际公关。

这一过程中,不乏一些国家的政客与日方达成了某种政治交易,这是对人类公共利益、海洋生态环境的出卖与背叛。

如今,其又通过刻意限制IAEA技术工作组授权等方式,试图裹挟国际机构为其非法行为“站台”。但这一系列行动,不仅不可能洗白核污染水,更会招致巨大舆情反弹。

德国环境部长莱姆克就曾毫不客气当面反驳日本官员,尊重日方在福岛核事故后所做努力,但“我们不欢迎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这是“史无前例的国际犯罪”,却不接受也得接受?

(四)

海洋是全世界的公共财产,不是日本的“下水道”。

如此大规模的核污染水处置虽没有先例,但如何采取正确的行动并非没有规则可循。

《伦敦公约》及《伦敦议定书》明确禁止故意向海洋环境倾倒核废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应保护海洋环境,预防和减少污染和其他有害物质的释放……此外,国际实践中涉及跨国环境污染的国际法判例有很多,最终也形成了风险预防原则、审慎义务原则等诸多国际法原则。

在1941年美国诉加拿大特雷尔冶炼厂案中,国际仲裁庭在裁决中指出,各国不得允许本国国民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结果。一旦造成利益损害,一国应对其危害他国环境的行为承担国家责任的原则,也就是国家对其跨界污染损害赔偿的责任。

在1973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诉法国核试验案中,国际法院的临时措施命令规定了不损害国外环境的原则,明确指出各国都有防止跨界污染的义务。

2001年国际海洋法法庭审理的爱尔兰诉英国莫克斯工厂案,法庭的临时措施命令明确指出了预防原则与合作的义务。

有一系列律法、原则和判例在先,有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坚决反对当前,却仍不能阻止日方一意孤行,更给人以警示。

(五)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关上。

日本此举,不仅将开一个危险先例,使海洋公共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更会极大地削弱国际社会对于海洋公共安全的信心,使得国际社会在其他海洋公共安全事务上的协作和合作更加困难。

就国际社会而言,除了表明态度,更应深入思考,如何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保护法律和规定,大力提升惩罚幅度,对危害海洋公共安全的国家采取提起国际诉讼、追究赔偿责任等强硬法律行动。

毕竟,只有让作恶者真正付出应有代价,才可能把对海洋公共安全的危害降到最低。

这是“史无前例的国际犯罪”,却不接受也得接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本强排核污染水,国际社会不能姑息!
...是知法犯法,违反一系列国际法义务,是对全人类的一种犯罪。对这种行为,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正义力量站在一起,决不会妥协姑息。
2023-07-03 07:31:00
太平洋不是垃圾场!各方持续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愤慨。海洋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是一种犯罪。”市民团体“东京原子力民间规制委员会”向东电公司递交书面质询,强调核污染水排海将进一步把福岛居民置于痛苦之中,东电公司
2023-06-20 17:42:00
...上表示,“我们明确反对岸田政府危害全人类共同财产的犯罪行为。”据报道,当地时间27日下午,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禹元植、正义党议员姜恩美和无党派议员梁贞淑等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前
2023-08-28 09:46:00
日媒:中国拒绝加入日方建议的核污染水评估国际机制
...府今年以来多次通过外交渠道敦促中方加入该国际机制。这是为使中国能进行科学判断的建议,但据悉中国方面质疑该机制的实效性,认为无法保证分析和评估的独立性等,因此没有接受该建议。日
2023-09-06 16:06:00
驻日美军基地疑排有害物,冲绳县启动土壤和水体调查!
...讲话指出,日本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行为是对环境犯罪行为,无异于向所有太平洋沿岸国家宣战。他敦促日本政府立即停止排放核污染水,同时敦促韩国政府立即采取行动,阻止日本排放核污
2023-09-23 18:25:00
...推解决问题“中日之间就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了共识,这是解决问题新阶段的开始。基于责任与担当,中方反对日方擅自启动排海的立场不会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说。过去
2024-09-21 22:04:00
韩在野党议员:我们明确反对岸田政府危害全人类共同财产的犯罪行为
...“我们明确反对岸田政府危害海洋这一全人类共同财产的犯罪行为”。对于韩国民众遭受的损失,禹元植称将向日本政府行使求偿权,并通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海事组织大会等予以应对。报道
2023-08-27 20:54:00
...际监测机制,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对此指出,这是虚假信息。事实是,日方委托IAEA秘书处对日方自己采集的核污染水样本进行过一次分析和实验室对比,但中方并未受邀参加。发言
2023-09-08 09:58:00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即将排海 韩国民众反对声高涨
...到底的核废弃物,日本却抛开所有责任,强行实施排海的犯罪行为。并表示,“为了国民的安全,必须阻止这种决定的尹锡悦政府反而与日本政府、东京电力站在一边,做出威胁全世界的暴行。我们
2023-08-24 11:5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
2025-04-01 19:12:00
滨海快线已经正式开启列车动态调试,将于今年年底正式运营,一起期待下吧。
2025-04-01 19:51:00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出现了神反转,为什么说马科斯失算了?当地时间3月30日,杜特尔特的首席辩护律师考夫曼在荷兰海牙接受采访时
2025-04-01 20:11:00
当地时间4月1日,印度古吉拉特邦一鞭炮厂发生爆炸,随后发生火灾,部分建筑倒塌,目前已造成至少13人死亡。
2025-04-01 20:22:00
美国国会共和、民主两党参议员3月31日说,美国陆军拒绝提交一份报告,该报告详细说明了为何陆军在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附近执行直升机飞行任务时
2025-04-01 20:22:00
马来西亚燃气管道爆炸已致逾百人受伤 总理部署救援工作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蒲种市市区4月1日上午发生燃气管道爆炸事故并引发大火,火焰高数百米。当天,马来西亚警方表示,事故已导致112人受伤
2025-04-01 20:26:00
贝鲁特南郊遭袭 黎巴嫩谴责以军违反停火协议
黎巴嫩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部郊区代希耶一幢住宅楼遭以军空袭。黎巴嫩卫生部门消息称,空袭造成3人死亡
2025-04-01 20:28:00
马来西亚一油站天然气输送管泄漏起火
当地时间4月1日,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一油站的天然气输送管发生泄漏后起火燃烧。据《马新社》报道,目前有18人在火灾中受灼伤。据雪兰莪州消防局发言人表示,火灾是由于天然气输送管泄漏而引
2025-04-01 20:30:00
白宫称对“群聊门”的调查已结束 华尔兹将继续任职
据美国媒体报道,尽管外界围绕美国“群聊门”泄密事件的疑虑仍未消散,当地时间3月31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政府关于该事件的调查已结束
2025-04-01 20:30:00
医务人员遭以军袭击8人遇害 国际社会谴责暴行
巴勒斯坦红新月会和加沙地带卫生部门3月30日表示,巴勒斯坦红新月会8名医务人员在加沙地带执行任务时遭杀害。巴方指认称,是以色列军队杀害了这些本应受到国际法保护的急救人员
2025-04-01 20:31:00
美加冰风暴已致6死 数千万人受威胁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美国的冰风暴天气持续,目前已导致至少6人死亡,超过40万用户仍处于断电状态,数千万人处于恶劣天气的威胁之中
2025-04-01 20:32:00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31日23时54分在印尼松巴哇岛南部海域(南纬10.30度,东经119.05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2025-04-01 20:39:00
瑙鲁驻华使馆正式开馆 总台央视记者独家专访瑙鲁外长安格明
瑙鲁驻华使馆今天(31日)在北京举行开馆仪式。瑙鲁外长安格明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共同出席开馆仪式。在北京建国门外外交公寓
2025-04-01 20:42:00
菲律宾坎拉翁火山喷发 火山灰柱达1500米
据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消息,3月31日15时24分左右,菲律宾坎拉翁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度达1500米。附近的城镇可能会有火山灰降落
2025-04-01 20:42:00
萨摩亚因严重电力危机宣布进入全国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3月31日,萨摩亚总理菲娅梅在首都阿皮亚宣布,因萨摩亚主岛乌波卢岛面临严重电力危机,该国即日起进入为期30天的全国紧急状态
2025-04-01 2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