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因地制宜种植 拓宽销售渠道
南丹特色水果产业鼓起群众“腰包”
罗丹荣 苏宏流
春有枇杷、桑葚,夏有苞谷李、黄腊李,秋有猕猴桃,冬有脐橙、沃柑……近年来,南丹县立足地方特色水果品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一年四季水果不断,种植水果已经成为该县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时下,正是黄腊李上市的季节。走进罗富镇塘丁村黄腊李产业基地,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黄腊李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游客、务工群众穿梭在果园采摘李子,忙得不亦乐乎。
“这里的黄腊李口感好,很甜。”游客韦慧美说。
“今天带一家老小来果园体验采摘,李子特别新鲜,准备多买点回家分给朋友品尝。”游客卢文丹说。
看着果园里满枝的李子和来回穿梭的游客,种植户覃忠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今年,他种植的黄腊李,个头大、糖度高、色泽好,“这几天比较好卖,每公斤30元左右。”覃忠祥说。
在城关镇莲花村优留屯苞谷李种植基地,前来采购的果商催促果农韦日飞采摘苞谷李。自苞谷李成熟以来,韦日飞与妻子每天忙着采摘。青绿色、青红色的苞谷李被他们装满了大桶,倒进大筐。韦日飞介绍,今年,他家的苞谷李产量不错,每天都有果商到果园购买,不愁销路。
和韦日飞一样,每天忙着采摘苞谷李的还有优留屯的脱贫户韦日松。韦日松于2017年种植苞谷李,如今已发展到300多株10余亩的规模。“今年苞谷李每公斤可卖到20元左右,预计收入6万元。”韦日松高兴地说。
近年来,南丹县因地制宜利用耕地、山坡地开发种植水果,苞谷李、黄腊李、猕猴桃、脐橙等特色水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目前,该县水果种植面积7.83万亩,今年上半年,预计水果产量1.9万吨,产值4000万元。
该县通过创建示范典型,大力推动水果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100亩以上果园有35个,其中,南丹县蛮卷园艺专业合作社果园面积1000亩、群兴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果园面积550亩、新园生态猕猴桃产业合作社果园面积310亩、富达苞谷李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面积200亩。
该县紧紧抓住苞谷李、黄腊李地方特色品种优势和产区唯一性,采取嫁接育苗与推广种植同步、基地示范与技术运用并举、申请地标与品牌塑造并重的办法,推动全县苞谷李、黄腊李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出了莲花村、鸳鸯桥村、茅坪村、塘丁村、巴良村、上稿村、纪兰村等一批特色水果产业村,逐步形成“家家有李,漫山遍李”的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该县共种植李果2.6万亩,今年共有1.4万亩挂果。
俗话说,果园三分种七分管。南丹县紧盯果品产业发展短板,结合农户技术需求,通过集中培训、专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上门培训等方式,加大对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松土扩盘、果实套袋、低温霜冻预防等综合管理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果农果园综合管理实用技术培训60期,培训果农1800多人次。
该县聚焦展(节)会节点,通过举办南丹县八大地标品牌产品发布会、“南丹味道 罗富有李”黄腊李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等,扩大特色水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借助“产销大户+电商”“直播+电商”等营销方式,充分挖掘电商直播人才、网络带货主播等资源,邀请带货主播到果业园区、田间地头,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全国各地消费者展示南丹水果品质,让更多的人关注和购买南丹特色水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05: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