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隋炀帝并没有杀兄夺位,为何他名声格外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1 16:13: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果给历史上的昏君排个名的话,那么隋炀帝绝对可以进入前十名。隋炀帝杨广,不仅谋害自己的兄弟,更有气死其父杨坚的嫌疑。在重视孝道的古代,这绝对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典型。而且,登基后的隋炀帝,不仅骄奢淫逸广充后宫,还爱好大喜功,四处征战。同时,为了功绩修建大运河,让大量百姓都因过度消耗体力,死在河道中。

隋炀帝并没有杀兄夺位,为何他名声格外差?

如此一个恶贯满盈的君主,自然会受到后人的唾弃。但是,历史上杀害兄弟、好大喜功的皇帝并不少,为何隋炀帝的名声格外差呢?隋炀帝会有这样的名声,主要是因这三个原因:第一、隋炀帝的确过于激进,所以在民间名声不好。第二、李氏为了名正言顺,自然会大肆宣扬隋炀帝的错处。因此,隋炀帝留给后人的印象极不好。第三、后世的编排让隋炀帝的坏名声更是雪上加霜。

隋炀帝并没有杀兄夺位,为何他名声格外差?

首先,隋炀帝会有这样的名声,自然跟他本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以杨广的上位来说,就充满了阴险狡诈。最初的太子并不是杨广,而是他同母大哥杨勇。杨广为了上位,就构陷杨勇,甚至在自己登基后,假传他爹的遗诏逼死杨勇。要知道,古人最是讲究名正言顺,杨广的越位本就充满着阴谋诡计,再加上后来的他更是不加掩饰,肆意暴露自己的真性情,怎么能不让人唾骂?

隋炀帝并没有杀兄夺位,为何他名声格外差?

而且,不管杨广最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隋炀帝爱好旅游,走水路明显跟便捷)。由于先期杨广的形象树立得太差,所以明明是意见利国利民的好事,也会被当作是杨广加重百姓负担的证据。况且,隋炀帝时期的徭役和赋役也的确是过于沉重,所以百姓对隋炀帝多有抱怨。如此情况下,百姓怎么可能给他有正面的评价?

隋炀帝并没有杀兄夺位,为何他名声格外差?

其次,李氏的大力宣传也是隋炀帝名声变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李氏既有一统天下的决心,那么自然就要有充足的准备。这个准备除了军事方面的力量,自然还包括民心所向。为了让自己的上位变得名正言顺,那自然就得要大肆宣扬隋炀帝的暴政,况且,隋炀帝本身也的确是污点甚多,再加上李氏的宣传和编排,五分错自然就成了十分。因为只有这样做,李氏才是被逼起义而不是主动造反,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可是太大了。毕竟一个是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义军,一个是满足自己私欲的叛乱者。

隋炀帝并没有杀兄夺位,为何他名声格外差?

最后,后世不少路人也大肆抹黑隋炀帝。比如这样的一句话:天下女人,除去生我者和我生者不可,其他皆可!有人居然说这是隋炀帝说的,而这样的话出现在了不少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看完这样的台词,很多人都会觉得:这隋炀帝就是畜生,这样的话也能说得出口!不过,稍微想想就知道,作为一国君主,隋炀帝一生见过多少美人,所以他得多没脑子,才会当众喊出这样的话?

隋炀帝并没有杀兄夺位,为何他名声格外差?

不过,从隋炀帝的上位经历和后期处理朝廷事务的手段来看,这隋炀帝的确也是做了不少违背仁礼的事情,然后再加上一些外人的“努力”和抹黑,隋炀帝自然也就成为了千古暴君的代言人之一。况且,作为一个亡国之君,隋炀帝也没有任何为自己再辩驳的资本,只能任由后人为其添油加醋的再添加一些其他黑料,使得自己的名声越来越臭。不过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蛋,杨广能变成这样,很大原因还是和其自身有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1 19: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
...。由此可我们可以进行推测,如果杨勇继位的话,不会像隋炀帝杨广那样折腾,从而导致天下怨声载道。而从隋炀帝杨广之后的行事来看,杨勇的才能应当要比杨广差一些,总体来看应该算是个守成
2023-08-10 21:50:00
隋炀帝的名声顶风臭800里,留下2句诗却感动很多人
...人物的认识和评价,也会发生修正和改变。隋朝末代皇帝隋炀帝杨广,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为古代昏暴之君的“形象代言人”,与秦二世、宋徽宗、元顺帝等并列称为四大昏君。从表面上看,隋炀帝
2025-03-06 22:35:00
李渊和杨广结仇的原因是因为一个女人吗
...故意弄断琴上的丝弦,甚至连上面的灰尘都不擦,果然给隋炀帝和独孤皇后留下了简朴、不近美色的好印象。这是全凭个人演技,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因此说杨广继位之初就对李渊不满是站不住脚
2023-06-20 21:52:00
隋炀帝杨广修凿大运河的历史意义有多么巨大
...分裂上百年的历史,终结了国家四百年的动乱局势。到了隋炀帝杨广当政时,开始全力扩建和完善大运河,最终才完成了今天“北京——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前身和雏形。杨广(569年——618
2024-06-22 19:12:00
隋炀帝杨广有多荒淫?霸占父皇王妃,后宫宫女被迫穿开裆裤
隋炀帝杨广有多会玩?在父皇杨坚病重弥留之际,公然调戏其妃子宣华夫人,为了方便自己随时随地行乐,杨广在位期间,后宫宫女妃子全部被要求穿开裆裤,史书上记载这么荒淫无度的杨广,在后世眼
2023-02-22 16:51:00
江湖术士与李氏预言:隋炀帝的猜忌与杀戮
...,有的残暴不仁,庸所腐败。说起中国古代有名的暴君,隋炀帝杨广绝对首当其冲。《三国演义》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军阀混战,天下分崩离
2023-11-17 16:21:00
杨广和李渊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嫁给了“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之子杨坚,杨坚生下了隋炀帝杨广。三个女儿分别称为北周、隋、唐三朝皇后,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由此可见,杨广与李渊是亲姨表兄弟,实打实的“打断骨
2024-06-15 11:00:00
隋朝杀死皇帝霸占皇后的第一奸臣是谁
...的肩上,宇文化及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宇文化及和隋炀帝杨广从小就是臭味相投的玩伴,两个人都是阴险狡诈虚伪之徒。杨广很有野心,想要当皇帝,但当时的太子是皇长子杨勇。杨广觊觎太
2023-11-08 17:32:00
隋炀帝的太子之争与杨谅谋反
公元600年,隋炀帝太子之争:杨广的面具公元600年11月,隋文帝的次子杨广联合权臣杨素,一同诬陷太子杨勇谋反。此时的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受杨广谗言的影响,已经失去了对杨勇的信任。
2023-02-15 16: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
曼行吉林|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8月5日,“曼行吉林”进入第六天,蒙曼一行继续在国道G331吉林段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
2025-08-06 03:22:00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