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3年7月,通过自愿申请和组织审查,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市六院)设备科科长张锐成为重庆市第七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的一员,来到美丽的“藏东明珠”——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藏生涯。
援藏期间,张锐紧紧围绕既定工作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昌都市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管理,提升医院医学装备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为当地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破解难点,健全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加强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是三甲医院创建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节约、降低医院运营成本,也有利于降低医院管理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到达昌都市人民医院后,张锐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医院在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缺乏标准的流程规范,管理欠缺。理清思路后,他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种方法、四项举措”的工作路径。
“以临床服务为中心,以内控建设和质控建设为抓手,以修订制度流程、完善科室设置和加强临床沟通为方法,通过规范设置耗材库房、设备报废库房、档案室,制定《医学装备管理实施办法》《医用耗材管理实施办法》并开展全院培训,建立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体系,筹备组建成立昌都市医学装备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举措,来促进医院医学装备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张锐介绍道。
然而,该项工作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了“瓶颈”。“很多医务人员对医学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上,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张锐积极开展全院培训,主动深入临床开展“工程师查房”,加强与各临床科室的沟通,了解临床需求和存在困难,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张锐的努力下,昌都市人民医院成功建立起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医学装备和医用耗材得到了规范化管理,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以一件高值医用耗材为例,它在网上的价格为900多元,经过遴选、竞价,医院最终采购成本降低了50%,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言传身教,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学装备管理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实现从“输血供氧”转向“造血制氧”,张锐将“师带徒”当作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为昌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学装备管理队伍。
2023年9月,张锐与昌都市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副科长李帅签订了师带徒协议,按师带徒工作计划推进相关带教工作。从医院到科室,张锐将自己在医学装备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技巧分享给大家,通过不断地培训和实践操作,其所带徒弟在管理思路和技能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此同时,他还注重对徒弟科研、学术能力的培养,带领他们撰写医学装备管理论文,并完成了一项援藏科研项目申报。
如何将规范化的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广到昌都市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这是张锐援藏期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23年10月,在昌都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昌都市人民医院医学设备科接受了昌都市医学装备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承建工作。张锐以此为契机,带头前往芒康、察雅和类乌齐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质控调研,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培训。在张锐和团队的努力下,昌都市医学装备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创建成功,并成功举行了授牌仪式。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对于整个昌都市的医学设备管理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张锐说。
如今,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即将结束,张锐也将继续投身到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市六院)设备科的工作中。“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这种情感,只有有过援藏经历的人才有、才懂。在张锐看来,援藏工作虽不简单,但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做好“传帮带”,为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益,是光荣的、自豪的。(资讯)
(文/李灵)
编辑:向娇责编:黄蔷 审核:罗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9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