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浙江农林大学
244万余元奖励本科生科研创新
【教育传真】
◎本报记者 张盖伦 通讯员 陈胜伟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191班的本科生陈可懿收到让她惊喜的“新年红包”。去年,陈可懿在高水平期刊发表了一篇高水平论文,根据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素质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再结合她在科研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学校给她颁发了10000元的学生素质奖金。
根据浙江农林大学下发的《关于公布2022年度学生素质奖励情况的通知》,该校学生2022年度有超过3400多人次在各类学术创新和综合素质方面取得成果,累计获得244.73万元奖励。这些成果包括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发表高层次论文、获得高层次科研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并取得成果、获得政府各类荣誉等。
浙江农林大学的本科生素质奖励,更侧重于奖励发表高层次论文、获得各类发明专利等原创性的成果。在浙江农林大学2022年获得素质奖励的学生中,有98名本科生在高级别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116人获得发明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按照学校相关奖励规定,论文的作者都可以获得500—10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知识产权拥有者可以获得300—8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此外,论文作者还可以凭借相应的论文申请创新学分奖励,部分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收录或者发表在一级期刊、核心期刊的论文,经过论文作者申请和专家评审后,还可代替毕业论文。
“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生重要的能力之一,本科学生取得高层次创新成果,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体现。对本科生获得的高层次研究成果进行奖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也有激励和促进作用。”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郭建忠教授表示,鼓励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提升毕业论文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他指出:“近几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这些科研活动也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8 22: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