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武则天建立大周10年,唐朝为何没有一分为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5 16: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导语: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大一统王朝的女皇帝,她的两任老公,都是唐王朝的皇帝,两个儿子也是唐王朝的皇帝,在历史上也是独一份的事情了。

那么武则天改朝换代的时候,有没有将唐王朝一分为二呢?这是没有的,因为武则天虽然改国号为大周,却依旧将儿子李旦和李显,相继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这就是说,她依旧尊重唐王朝,所以唐王朝并没有因此灭亡过。

武则天建立大周10年,唐朝为何没有一分为二

武则天称帝,其实只是形式上的变更而已。

早在唐高宗李治活着的时候,武则天就已经开始处理朝中政务,而且处理手段比自己的老公李治要强得多。这就造成了一个现状,大臣们更加愿意听从武则天的旨意,毕竟武则天的旨意更加正确,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久而久之,武则天的地位在朝中与日俱增,李治反倒是成了不怎么管事情的人了。恰逢当时他身体不怎么好,所以大小事务都交给了武则天来处理。

这是武则天真正意义上成为帝国第一人的时候,二圣临朝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也习惯了听从武则天的旨意。

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旧唐书》

这么一来等到李治死了以后,武则天还活得好好的,而且很年轻。纵然是让她儿子李显做了皇帝,可是大权始终还是掌握在武则天手里。

武则天建立大周10年,唐朝为何没有一分为二

李显就是个吉祥物,一直以来都受到武则天的摆布。后来武则天看李显翻了,她想尝试着废个皇帝看看,以此来揣摩那些大臣们的态度。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皇帝的位置从李显身上到了李旦手里,大臣们压根就不在意。那事情似乎就好办多了,这是为她登基提前打了个前站。

等到时机成熟以后,他告诉儿子李旦,你该下台了。李旦立刻胆战心惊地把皇位让给了自己老妈,这个时候武则天称帝只是形式上的一种转变。

大唐王朝的政权,从始至终都掌握在武则天的手里,李显和李旦压根就是俩吉祥物而已。所以说除了李唐宗室以外,并没有多少大臣是公然反对的。

武则天建立大周10年,唐朝为何没有一分为二

武则天虽然改唐为周,可唐朝的配置一点都没变。

武则天登基称帝以后,除了杀了一些唐朝的宗室,并没有太多麻烦事情。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大家似乎觉得没有改朝换代的感觉。

尤其是对民间来说,武则天登基和没有登基之前,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大家还是认为自己是唐朝的百姓,并不会把大周这个国号深入人心。

那么尴尬的事情就来了,武则天到底该立谁为继承人,如果武则天立自己的侄子武三思做继承人的话,那么李唐王朝的确就灭亡了。

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旧唐书》

可是武则天在自己岁数大了以后,再次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也就是说她终于还是恢复了李唐的江山。

武则天建立大周10年,唐朝为何没有一分为二

李唐王朝再次恢复,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变局,大家该吃吃该喝喝,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改朝换代的事情。

而且武则天手下的一干老臣,全都是唐王朝的大臣,他们知道武则天的能力出众,有本事把国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所以这帮人愿意跟着武则天干,比如说狄仁杰、张柬之之类的。可到了大是大非跟前,这些老臣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你武则天闹一闹就算了,千万别废了李唐王朝的后继之君。

由此可见,从李唐到大周,其实就是皇帝改变了一下,其他所有东西都没有变过,这就是李唐王朝没有一分为二的主要原因。

武则天建立大周10年,唐朝为何没有一分为二

武三思差点就成了武则天的接班人。

武则天改朝换代,将大唐王朝改成了大周王朝,这是一件大事。因为任何一个王朝都要有接班人,武则天也不会例外。

在接班人的问题上,武则天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当然是自己的儿子,不管李显还是李旦,那都是自己亲生的。第二个选择那就是自己的侄子武三思,武三思的才能出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武则天心中动摇。

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仍改赐名哲。己未,立豫王轮为皇帝,令居于别殿。大赦天下,改元文明。皇太后仍临朝称制。庚午,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太常卿兼豫王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豫王府司马刘祎之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

按照礼法上来说,自己是武家的人,传位给武家的后人才能够延续大周王朝。可是从亲情角度来说,儿子总比侄子亲,这是没的说的。

尤其是在传位这种大事上,儿子自然比侄子更加合适。在这个关键时刻,武则天得到了一个人的点拨,从此下定决心传位给儿子。

狄仁杰告诉武则天,要是立儿子为皇帝,那么陛下将会受到万世香火供奉,可如果立武三思的话,从来没有听说过侄子会把姑姑供奉在太庙之中受到万世香火祭拜的。

武则天终究还是看出了事情的真相,为了自己的未来,她当然要立自己的儿子作为接班人。从此武三思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不是接班人的人选了。

武则天建立大周10年,唐朝为何没有一分为二

如果武三思真的成了接班人,大唐王朝可就真的灭亡了。

武则天再怎么说,那也是李唐王朝皇帝的母亲,所以她好歹跟李唐王朝是有很深的关系的。她的子孙们之所以没有在她活着的时候动手,也是因为在乎这一点罢了。

而武三思跟李家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要是真的登基以后,那么李唐王朝的这些嫡系,一定会被武三思赶尽杀绝。

疾三思奸乱窃国,比司马懿。其忌阻正人特甚,尝曰:“我不知何等名善人,唯与我者殆是哉。”与宗楚客兄弟、纪处讷、崔湜、甘元柬相驱煽,王同皎、周憬、张仲之等不胜愤,谋杀之,为冉祖雍、宋之愻、李悛所白,皆坐死。因逮染五王,而崔湜遣周利贞就杀之,故祖雍与御史姚绍之等五人,号“三思五狗”。---《新唐书》

这么一来的话,李唐王朝可就真的要灭亡了。武三思登基以后,定然会遭到很多忠心拥护李唐王朝的臣子反对,于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政变就会发生。

不管李家获胜,还是武三思获胜,那对李唐王朝来说打击都是相当大的。由此可见,武则天也一定会在心里考量这一点。

再说了武则天子孙那么多,如果武三思登基以后,铁定不会留下这些人,武则天心里也是有些不舍的。

武则天虽然只做了10年的皇帝,却执掌了李唐王朝朝政三十多年之久。她在大是大非面前,当然是看得非常清楚的。她可以称帝,可她不能推翻李唐王朝,这是底线了。毕竟她跟李唐宗室之间的关系,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武则天如何颠覆李唐王朝的皇权
武则天自幼聪明好学,性格也比较强势,14岁就入宫,面对复杂多变的后宫局势,她非常的机智,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明争暗斗。后来因为生的貌美,被老皇帝唐太宗看上了,封为才人,并赐以“媚娘”
2024-04-16 02:48:00
为何说唐中宗李显是唐朝最悲催的一位帝王
...和第七任皇帝李显出生在长安。当然,如果要是把他母亲武则天称帝,不算在李唐王朝帝王排序之内,那么,李显就是李唐王朝的第四任和第六任皇帝。不管怎么说,李显两次登基称帝的特殊经历,
2024-05-20 20:43:00
秦宣太后与武则天的执政能力比较
...渠国,抵挡六国联军,为秦昭襄王横扫天下奠定了基础。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生母。一生执政45年之久,建立武周王朝16年。她的统治
2024-04-01 05:51:00
武则天生命最后的十个月,她是如何度过的?
...等人一起发动了神龙政变,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诛杀受到武则天宠信并擅权的张宗昌、张易之兄弟。二是逼武则天下台,拥立太子李显即位,同时恢复李唐江山。最终政变的两个目的都达到了,政变
2023-08-23 15:33:00
...余言。他的父亲唐高宗李治很喜爱这个好学的儿子。后来武则天进宫,和许王李素节的母亲萧淑妃势成水火。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武则天胜出,萧淑妃被武则天杀害。失去了母亲支持和倚靠的李素
2023-08-26 16:50:00
武则天为何不传位侄子,而是还政于李唐
公元690年,武则天脱下“李唐”外衣,换上“武周”盛装,登上了令她垂涎已久的皇帝宝座。武周王朝共存世15年,其寿命甚至赶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但是,历史学家没有
2024-10-09 12:50:00
李世民犯了什么错误,差点让唐朝灭亡
...有289年的历史,有21位皇帝。十五年,国属武周。但最终武则天将江山归还给了李家。贞观之治的创立,无疑给唐朝带来了更大的繁荣。但鲜为人知的是,唐太宗在位期间犯了一个错误。这个
2024-04-13 21:03:00
武则天与李唐皇室的恩怨纠葛:从宠爱到废黜的宫廷秘闻
...被称之为后宫男宠三千。但是武媚娘却并没享受太久,在武则天病重不能自理之时,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兵变,率禁
2023-10-20 08:59:00
历史上唯一被唐高宗赦免的皇帝是谁?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唯一被承认的女皇帝是武则天,他的母亲是皇帝,他就是武则天的儿子,武则天有两个儿子都做过皇帝,分别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李显是兄长,李旦是弟弟,他就是唐睿宗李
2023-08-06 17: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