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朝的统治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4 16:17: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了解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之后,不难发现人们都对完成统一大业的封建君主和封建王朝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中国人很早就明白了统一优于分裂的道理。

公元1279年,宋朝遗民所建立起来的割据政权被彻底消灭。至此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被彻底终结,全国重归一统。那么蒙古人的崛起以及对全国的统一,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曾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元朝的统治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分裂局面被彻底终结

元朝统一的直接影响,自然就是自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出现的分裂局面被彻底终结,而这也是元朝被后世所称赞的主要功绩之一。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分裂局面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分裂局面要比先前的几次分裂局面所持续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这也就意味着,元朝对全国的统一,比起前代封建王朝来说要更加困难。

元朝的统治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毋庸置疑的是,分裂局面所持续的时间越长,统一大业就越难完成。长时间的分裂不仅会让当时的人们产生"分裂是合理的"这种扭曲的消极思想,而且能够促成统一的历史机遇也会越来越少。

一旦分裂局面继续维持下去,通过文化和政治手段想要完成统一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渺茫,并且只能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完成大一统的历史重任。元朝正是凭借着蒙古人的骁勇和更为先进的作战战术,才取得了大一统的成就,为古代中国能够重新回到世界之巅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民族融合进程得以加速

在元朝完成统一之前,古代中国的历史一直停留在辽、金、宋(后来演化成金、宋、西夏)对峙的格局之中。由于这些国家之间常常处于对立或战争状态,因此这几者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一直比较缓慢,甚至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之中。

元朝的统治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这些国与国之间的壁垒被元朝封建统治者所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政府完全打破。再加上封建统治者在修建全国交通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为南北方能够进行更多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随着统一局面的逐渐稳定而得以加速。而需要额外提到的是,民族融合不仅仅只是指南北方的融合,也同时指东西方的融合。对此,陕西杨凌高新中学的王瑞讲师在《简析元代的民族融合》一文中曾经提到:

蒙古的西征和扩张,致使亚欧陆地的民族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亚、西亚各族来华,进而分散全国;元时从海路来华的人口不在少数。他们在进入中国后,与汉族、蒙古族等居民通婚杂居……

大一统所带来的和平环境,必然比战争时期的混乱局面更加有利于民族的融合。而多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也直接起到了强化各民族对国家认同感的作用。

在元朝刚刚完成统一大业之际,国内尚且存在着否认元朝的统治地位且意图恢复南宋和其他政权的势力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对于元朝的认同感开始逐渐趋于一致,这反而使元朝的根基更加稳固。至于元朝的国祚早早终结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元后期封建统治者的封建统治过于严酷和残暴,与民族融合并无关联。

元朝的统治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科技发展得以加速

在元朝完成统一之前,中原人对雄踞在北方的蒙古人的印象多是尚武和落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早期的蒙古人因一直居于草原深处,未能发展处较为成熟的政治体制,其科技水平也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蒙古人永远无法摆脱这几个标签。元朝完成统一后在科技领域上取得的成就,将彻底消除当时中原人对蒙古人的偏见。对此,渭南师范学院政史系的关治中教授在《试析元朝统一的历史作用及地位》一文中曾经提到:

……郭守敬创制的《授时历》,系当时世界上一部最科学、最先进的历法,为此他在"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南北跨越纬度约五十度北纬一度的极其广阔的范围内设置了个天文观测点,展开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最堪壮观的天文观测活动。

元朝的统治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天文学,在农学、数学等领域,元朝都曾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果。如果进行深度对比的话,元朝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以及取得的成果,甚至要超过以科技发展突出著称的宋朝。

宋代的科技虽然也有突出成就,但受经济和政治格局条件的限制,宋代科技发展的天花板是较低的,至少不及元朝。而元朝不仅拥有大一统的客观环境,可以调动全国的力量来重点发展科技领域;还凭借蒙古帝国庞大疆域的红利,获取了许多西方先进的科技技术。也就是说,元朝科技的起点从一开始就优于宋朝。

元朝的统治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四、结语

元朝对全国的重新统一,不仅对元朝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对整个中国古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凭借精锐的蒙古骑兵,不仅彻底消除了分裂局面,还使得版图得以进一步扩大,并且奠定了中国庞大的疆域。

同时,元朝凭借着没有"祖制"限制的优势,在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皆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而来自西方的异域文化和先进的科技技术,更是让元朝的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即便在元朝末期,元朝领先于世界的地位也并未发生较大的动摇,为明朝能够继续站在世界之巅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总的来说,元朝以及后来的明朝都能够在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世界领先地位,都要得益于元初时期的大一统格局。没有了统一这个大格局大环境,元朝想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是不太现实的。宋朝发展的局限性,即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崖山海战造成了哪些积极影响
...注意力转回到陆地上,使得中国水师力量再次被削弱。而蒙古人规定汉人和南人的部队只允许驻扎在长江以南,汉人士兵平时不允许骑马和射箭,平时的武器也是木头制作的,只有战时才发铁质武器
2023-10-18 15:49:00
为何中国历史顺序总是唐宋元明清,没有金呢
...中原的疆土。宋朝与这些国家都爆发过战争,直到最终被蒙古人彻底灭亡。那么,为什么元朝建立的政权能够被承认,放入历史排序中,而金和辽两个曾统治过中原地区的政权却不能呢?原因很简单
2024-05-18 14:59:00
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比长平之战多
...带领着鞑子屠的中华民族,实行的种族灭绝政策。当时的蒙古人没有文化,野蛮无比,凡遇抵抗便要将人全部杀光,并以此恐怖战术恐吓其它地方的人。据一些资料,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寻思干(
2023-06-05 20:08:00
元朝蒙古统治者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中华文明退步负责的,其实是曾经统治中原近一个世纪的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元朝的蒙古统治者们无法认同汉文化,他们压迫汉人,导致中华文明出现断层。元朝皇帝们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只会不
2023-10-02 09:57:00
元朝灭亡后,蒙古族再难称霸世界,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必烈搭上时代的顺风车 在元朝灭亡之后的六百多年中,蒙古人也不断尝试去攻占中原,可是却一直没有成功。那么,其实从历史的宏观角度上看,元朝的建立是有着很多因素的作用,在可遇不可
2023-01-13 22:49:00
...运到了草原,战争的技巧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二,蒙古人征服了西藏,但是黄教却征服了蒙古气候干冷也加速了蒙古族的西迁。从明朝开始,卫拉特各部就不断西迁,最终到达了亚洲内部降雨
2024-04-29 22:18:00
北宋遗民的复仇,金朝灭亡背后的历史故事
...。灭掉北宋后的金国完全没有把蒙古放在眼里,不仅欺压蒙古人民,而且为了巩固金国对蒙古的统治,金人居然干出丧心病狂的事来,通过屠杀蒙古百姓、屠杀蒙古首领来震慑蒙古人,一代天骄成吉
2023-10-02 09:43:00
文天祥与张弘范:一对历史宿敌的交锋与命运对比
...三年,张柔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最终兵败被俘,投降了蒙古人。得以保住官位的张柔,趁机大肆扩张势力,占领了保州附近的三十多座城市。数年后张柔被蒙古任为保州元帅,并跟随元太宗攻占汴
2024-02-16 14:24:00
哪个朝代是伤害中华文明的罪魁祸首
...年的皇位,就被迫退回了老家漠北。同五胡乱华时一样,蒙古人统治时期对汉人不太友好。他们历来不喜欢汉族文化,即使有个别蒙古皇帝认同汉文化,也无法在蒙古人中推广。最推崇汉文化的,是
2022-12-29 13: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