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晚清那个波谲云诡的时代,但凡是位极人臣又想为国家干点事的,身后都有非议。即便是有“功同再造”之称的曾国藩也不能除外,其后的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被人指指点点。其实要想没人骂也不难,只要不做事就行,被称为“伴食宰相”的王文韶就是其中之一。
王文韶,浙江杭州人,咸丰年间进士,历任湖北湖北安襄荆郧道、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湖南巡抚、云贵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他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四十余年,长盛不衰,而且节节上升,其秘诀在于他八面玲珑,圆滑无比。
王文韶为人处世圆滑,轻易不发表意见,极力避免得罪人。凡遇大事必须表态时,他也是推三阻四,甚至是装聋作哑,因此得了不少外号。早在同治十年(1871年)任湖南巡抚时,他即被称为“琉璃球”,形容他内明而外圆。后来人们称他为“琉璃蛋”、“水晶灯笼”,最后人们更是送他“油浸枇杷核子”的雅号。枇杷核本来就够圆滑的了,再加上“油浸”,更是圆滑无比。
在一次御前会议上,有两个大臣对一个问题展开争论,一时难分胜负。慈禧太后询问王文韶的意见,他笑而不答,再三追问之下,他还是微笑。慈禧说:“你怕得罪人?真是个琉璃蛋!”他还是笑。他晚年有老年性耳聋,但也并非完全听不见,却常常以装聋作哑以避风头,所以连慈禧都知道他是个滑泥鳅。
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的那年,王文韶上奏说使馆不宜围攻,而在篇末仍不忘给自己留条后路说:“如臣为荒谬,臣亦不敢胶执己见。”当时端王载漪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事务,他的儿子溥儁已册立为大阿哥,急切盼望废光绪帝取而代之,受到各国公使的反对,所以载漪极力主张围攻使馆,坚持处死反对围攻使馆的徐用仪等大臣。他看了王文韶的奏折,也以为当杀,但看了篇末那句话,才不加罪于他。王文韶因圆滑,不坚持己见,才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王文韶的圆滑不仅仅是表现在对待上司上,就是对待下属也同样如此。浙江某新任知县,将出京赴任时,前往拜见王文韶,请他写一封信介绍于浙江地方长官。王文韶不肯写又不明说,反而给他戴高帽说:“凭你的才干,一定能得到上司的赏识,老朽的介绍,不足以增加你在上级心目中的分量,就不必如此了。”这位知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悻悻而归。
还有一个人,想谋一个出洋随员的差事,请王文韶去与美国使馆说情。他不愿去求人,以免落下口实。他反以关心那人的安全的口吻说:“出洋路途很危险,如果中途出事,你家人来责问我,我怎么答复他们?还是不冒这险为好。”就这样轻巧地推辞掉了。
王文韶身居中枢近十年,不求有功,但求无功。因此既没有什么政绩值得人称赞,也没有什么过失受到人们的谴责。既不如李鸿章名声显赫,又不至于有瞿鸿机的悲惨,得以平平安安告老还乡。然而像他这样的宰相形同虚设,有没有他一个样,从其量不过是个陪衬。
王文韶思想守旧,他虽轻易不发表意见,却唯独坚持反对废除科举,曾扬言:“老夫一日在朝,科举一日不得废。”这让人们感到十分惊讶。他告老还乡时,已经77岁高龄,不料艳福不浅,还上演了一段风流韵事。
当地有一闺秀,平生矢志非大官不嫁,高不成低不就,耽误了青春,直到壮年仍未出嫁。王文韶虽已退休,但任宰相多年,当然是个大官了,他自己也有续弦之意,双方一拍即合,各如愿以偿。结婚之日,迎亲彩轿八座,仪仗队也很壮观。可惜婚后仅一年,王文韶便撒手西归,这位老新娘从此独守空房。
王文韶死后,有人撰写一联讥讽他,联曰:
承尘集鹏,耳眚闻牛,聪明不愧琉璃球,速死毋成覆巢卵;
鹿友乘轩,猿公恋栈,相业维堪作伴食,攀髯去作素餐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