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21:49:00 来源:精彩生活

导语:我们看古代的影视剧,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古代如果一个人犯了法,为了逃避律法的惩罚,常常选择削发出家。

一般来说,当这些犯罪分子选择出家之后,朝廷往往便不会继续追究,最典型的比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鲁智深在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后,在赵员外的建议下,选择到五台山去出家,事实也却是如此,当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之后,官兵果然没有来捉拿他。

那么很多人,不禁要问,难道古代的寺庙成了包庇罪犯的场所了吗?其实事实情况并非像大家想的那样。下边就给大家讲一个为了躲难出家,最后失败了的例子。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一】河阴之变历史背景北魏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作河阴之变,河阴之变从名字上便可大概知晓事情的性质,历史上便是用变来命名的事件,往往都是不好的事件。

虽然根据传统文化,“变“这个字在意思上和“易”差不多,比如周易,讲的就是“变通”的哲学。

俗话说穷则思变,但是如果一种常态突然被打破,变成另一种状态,很有可能会变得更坏。为此古人凡事讲究一个循序渐进。

一口吃个胖子,最后只能是功败垂成,当然涉及到国家大事,朝廷变迁,这时候变常常意味着权力的更迭。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北魏这个国家,和三国时期的魏国不是一回事,很多人常常把两者混淆,因为都有一个魏字。三国时期的魏国要比北魏,早了上千年。

北魏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五代十国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说他复杂多变是因为权力的更迭频率有点高。

基本上一个国家持续没几年,就被其他势力所取代,所以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是很难当的,经常过着朝夕不保的日子。

即便是这样人们对于权力的欲望依然是丝毫不减,没有人因为不稳定动荡,就放弃对权力的追逐。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相反都是为了权力,而互相纷争战斗,比如北魏的胡灵太后,胡灵太后是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生母。

说起这位胡灵太后,她可不简单,北魏皇室有这样一个奇怪的传统,皇帝的儿子只要是被封为太子,她的生母必须得被处死。

听起来这是一件特别残忍的事情,但是在北魏的皇室看来,这样做是很合理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皇帝的母亲干涉朝政。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大可不必的,如果一个人想要干涉朝政,无论他是什么身份,都阻拦不了他。历史上不是皇帝生母,而干涉朝政的女子也不是不存在。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就是这样一个残忍的惯例,却被胡灵太后硬生生的打破了,胡灵太后靠的就是自己的魅力,在胡灵太后的儿子元诩被封为太子之后,很多大臣都向北魏皇帝建议处死胡灵皇后。

但北魏皇帝太喜爱这位胡皇后了,根本舍不得杀她,从她开始这项不人性的规定就算是彻底废止了。【二】北魏叛军攻破洛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但是这位胡灵太后却辜负了北魏皇帝的一番好意,因为胡灵太后在自己的儿子孝明帝元诩即位之后,真的开始擅权秉政了。

或许她担心自己的儿子年纪太小,处理不好国家大事,就像现在的父母一样,孩子都成年了,还担心孩子一个人生活不好。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记得曾经看一个新闻,一位母亲自己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因为担心儿子不会洗衣服,千里迢迢来到学校陪读。

这样的父母,看起来好像是宠爱的自己的孩子,实际上却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因为父母这样完全操办孩子的事,最后很大可能会导致,这个孩子失去了自立能力。

当然胡灵太后的儿子元诩,最后并没有失去自力能力,相反随着他慢慢长大,他反而是越来越希望自己独立。

胡灵太后是一位强势的母亲,面对自己亲生儿子想摆脱自己的控制,胡灵太后很不适应,不适应到她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儿子变得陌生起来。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最后母子二人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儿子要收回权力,母亲紧握不放,儿子越来越不满意,母亲越来越愤怒,最后矛盾终于爆发了。

胡灵太后选择解决这一母子矛盾的方式非常极端,在我们今天看来都非常令人诧异,胡灵太后选择杀死自己的儿子。

具体实施的方法是用毒酒毒死了自己的儿子元诩。要知道胡灵太后毒死自己的儿子,这可不是他们母子之间的事情。

因为元诩不仅是胡灵太后的儿子,他还是北魏的皇帝,这一事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为此也给朝中权臣留下了把柄。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很快北魏权臣尔朱荣,便以此为借口,起兵讨伐胡灵太后,俗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胡灵太后的做法已经激起群愤。

你想元家的王公诸侯,怎么能够善罢甘休,所以纷纷为尔朱荣做内应,尔朱荣的叛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破了北魏都城洛阳城。【三】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佛门是包庇罪犯的场所。

胡灵太后眼瞅着大势已去,面对叛军,逃跑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她一届女流之辈,跑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但是人面对生命危险的时候,本能的还会选择自保,胡灵太后在恐惧之余也没有忘记自保,当然她自保的方式是很特别的。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或许是因为胡灵太后曾是佛门弟子,她可能内心认为自己会被佛祖保佑,她下令让宫中女子,全部和自己削发为尼。

胡灵太后内心很有可能是这样想的,自己都选择出家了,不再过问世间事,这样叛军应该会放过她吧。

但是她的算盘打错了,因为在叛乱者的心中,只要胡太后还活着,他们便睡不踏实,斩草除根是解决这一隐患的最好方式。

所以没过多久,胡灵太后便被叛军从寺庙里抓了出来,尔朱荣没有直接下令杀她,而是下令把她驱逐出洛阳,但是在出城之后,尔朱荣便下令把胡灵太后扔进黄河里了。

北魏叛军攻破洛阳,胡灵太后和宫女为自保削发为尼,仍不免被铲除

结语:

总而言之,胡灵太后削发为尼,选择出家,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安全保障,因为她作恶多端,佛祖也没有袒护她,最后仍不免被铲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宫女冒充太后皇帝却赦她无罪,原因让人感动
...几年的安稳日子,安史之乱便爆发了,叛军很快便攻陷了洛阳、长安等两京之地,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西逃四川,但更多的李唐宗室、宫嫔还没来得及逃跑便被叛军抓住,其中就包括了唐德宗的生母沈
2023-06-02 05:21:00
沈珍珠:被安史之乱掩埋的皇室传奇
...玄宗李隆基的失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领叛军迅速攻下洛阳和长安,而唐玄宗率领一些皇室成员和重要的大臣在御林军的保护下仓皇逃出长安。由于情况比较紧急,所以真正能够跟随唐玄宗出逃的
2024-03-24 06:53:00
唐朝4位帝王寻找46年,沈珍珠为何杳无音信
...。755年,安禄山在幽州起兵,率15万“燕军”南下,攻克洛阳。唐玄宗指挥失误,相继斩杀高仙芝、封常清,又强迫哥舒翰出战,导致灵宝惨败,唐军元气大伤。“燕军”夺取潼关,唐玄宗惶
2024-07-11 20:40:00
她贵为皇后,儿子和孙子都是皇帝,自己却没有享过荣华富贵
...夫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出兵征讨安史叛军。李豫收复洛阳后,在洛阳见到了被俘的沈珍珠。当时长安已经被收服,不知道什么原因李豫没有将沈珍珠送回长安,让沈珍珠留在危城洛阳。洛阳只是
2023-01-30 13:23:00
震惊唐朝的假冒皇太后案!唐德宗生母竟被冒充
...老婆就这样成了安禄山的战利品。她先是被安禄山带到了洛阳,后来被关到了掖庭中。与此同时,李亨半路撇下唐玄宗,带上部分士兵和自己一家人北上灵武,擅自即位为皇帝,然后重用郭子仪、李
2023-10-24 16:19:00
...太后长兄何进为代表的外戚集团,选择召集西凉董卓进驻洛阳,至此,开始了东汉末年最大的混乱局面。也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外臣董卓得以入驻洛阳,当他看到朝廷内部腐败软弱的本质,暴虐的军
2024-05-27 09:51:00
唐朝一侍女失踪,3代皇帝苦寻40年无果,遗憾封她为后
...余人一起被关入掖庭。李豫剧照757年,唐朝收复了长安和洛阳,李豫也终于在1年又3个月后,再次见到爱人,但是由于情况混乱,他并没有将沈氏带回长安,而是将其暂时暗定在洛阳,记载为
2024-10-18 09:43:00
聊聊宫女出身的两朝国母唐宣宗生母郑太后
...子李师也被判以死刑。这可苦了郑氏和一众女眷,被打上叛军家属的标签没入宫廷。郑氏被罚入宫,在她日后死对头郭贵妃手下充当宫女。郭贵妃是唐宪宗的发妻,祖父郭子仪,父亲郭暧,母亲升平
2024-03-21 15:35:00
唐朝一位传奇女子,让四代皇帝寻找了42年
...太子,各地叛乱仍未平定,他顾不得和妻子交流太多,在洛阳城找了个落脚处将妻子安顿好后,他又接着领兵打仗去了。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再次攻占洛阳,沈氏也在这次战乱中走失
2023-07-06 13: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