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行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6 17: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曹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东吴的南郡、武昌、东兴。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史称“东兴之战”。接下来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过

四征献策

镇东将军诸葛诞对司马师说:“如今趁着吴国深入内地侵略,可以派王昶逼取江陵,派丘俭攻向武昌,以羁绊住吴国上游的兵力,然后挑选精锐兵力进攻其两城,等到他们救兵赶到,我们已大获全胜了。”

当时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征南将军毌丘俭等人各自都献了征伐吴国的计策。朝廷因三位将领计策不同,于是下诏征询尚书傅嘏的意见。

中行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傅嘏回答说:“献计者有人主张乘船直接渡江,横行于江南;有人主张分四路同时进攻,攻占其城垒;也有人主张屯兵边境,平时耕作土地,然后乘其内乱之机发动进攻;这的确都是攻取敌国的常用之计。但是自从我们训练集结伐吴部队以来,前后已有三年,敌人早已知晓,已经不是一支可以出其不意进行偷袭的军队了。吴国与我为敌,将近六十年了,这期间他们君臣团结,同甘苦共患难,最近又丧其统帅,君臣上下心存忧惧危难,加强戒备,假使他们下令在重要渡口排列战船,加固城池占据险要,那么我们横行大江之上的计策,恐怕就难以奏效了。如今边境的守军,与敌军相隔甚远,敌军设置的观察联络哨所,又数量众多戒守严密,我们的间谍不能进入,得不到任何消息。如果军队没有耳目消息,侦察不够详密,却冒然发重兵以面临巨大的危险,这就是怀着侥幸心理以邀取成功,企图先战而后求取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良策。只有屯兵边境的计策最为完备牢靠;可以先命令王昶、胡遵选择地方驻扎在形势险要之地,审察他们的安排布置,命令三方面同时进驻守地。第一,要夺取肥沃的土地,让敌人退回到贫瘠的土地。第二,兵士到百姓中间,不许欺压劫掠。第三,在附近区域实行招抚怀柔政策,使投降归附之人每天来到。第四,从远处开始设置侦察联络哨,使间谍不能过来。第五,敌兵退守之后,侦察联络哨必然不能深入,耕作土地也不容易开展。第六,军队就地食用积储的粮食,不用分出兵力运输。第七,敌军内部矛盾混乱情况可以及时得到消息,能迅速作出征讨突袭的决断。以上七个方面,是军事行动的当务之急。不掌握这些,敌军就会独占便利的资财;掌握这些,利益就会归于我国,所以不可以不明察。两军营垒相互逼近,两军的阵势也已经相互明了,智慧勇敢得以施展,各种巧拙之计也得以运用,施展谋略能了解其得失,相互较量也能知道长短优劣,敌军情况的真伪,将向哪里藏匿?以小敌大,就会劳役频繁国力衰竭;以贫敌富,就会加重税敛财力匮乏。因此兵法说:‘敌人安逸能使之烦劳,敌人饱足能使之饥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司马师不采纳这个意见。

中行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东兴大战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司马师下令王昶等三路兵马袭击吴国。十二月,王昶进攻南郡,丘俭进攻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七万大军攻打东兴。

十一月十九日,诸葛恪率兵四万,日夜兼程,救援东兴。胡遵等人命令各军作浮桥渡水,陈兵于大堤之上,分兵攻打两城;城在高峻险要之处,不能很快攻破。

诸葛恪派冠军将军丁奉和吕据、留赞、唐咨等人为前锋,从山的西面攻上。丁奉对各将领说:“现在各部队行动迟缓,如果魏兵占据有利地形,就难以与他争锋交战了,我请求快速攻上。”于是让各路军马从道路上避开,丁奉亲自率领属下三千人快速突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扬帆行船两天就到达了东关,随即占据了徐塘。当时漫天飘雪,十分寒冷,胡遵等人正在聚会饮酒。丁奉见魏军前部兵力稀少,就对手下人说:“求取封侯赏爵,正在今天。”于是让士兵们都脱下铠甲,丢掉长矛大戟,只戴着头盔拿着刀和盾牌,裸身爬上堤堰。魏兵看见他们,都大笑不止,而不立即整兵对敌。吴兵爬上之后,立即击鼓呐喊,攻破了魏军前部营垒。恰逢吕据、唐咨、留赞等人也相继赶到,魏军惊恐万状四散奔逃,争相抢渡浮桥,浮桥毁坏断裂,魏兵自己跳入水中,互相践踏着逃跑。

中行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结果

魏军前部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等人都沉没在水中,死者数万人。韩综过去是吴国的叛将,多次为害吴国,孙权常常痛恨得咬牙切齿,诸葛恪命人送回韩综首级以祭告大帝庙。缴获魏军的车辆、牛马、骡驴等都数以千计,资材器物堆积如山,凯旋而归。

司马昭在战败后,询问众人:“近曰之事,应该是谁来承担咎过?”王仪称:“罪责在元帅。”司马昭大怒道:“王仪!你要委罪于我吗?”于是,下令斩杀了王仪。

进攻南郡的王昶、进攻武昌的毌丘俭在听说进攻东兴的东路魏军失败之后,各自烧毁营地后撤走。

朝臣议论想要把诸将罢官降职,大将军司马师说:“我没有听诸葛诞的话,才造成这样的后果。这是我的错误,各位将军有什么罪?”于是全部宽宥了他们。司马师之弟安东将军司马昭当时为东路军的都督、元帅、监军,所以,只削去司马昭一人的爵位而已。任命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毌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诸葛诞担任过哪些职位
...阳亭侯。带兵攻打东吴,失利于东兴之战。后配合大将军司马师平定毌丘俭、文钦叛乱,进封高平侯,加号征东大将军、司空,威名夙著,得人死力。他在得知夏侯玄、邓飏被杀后,心不自安,起兵
2023-06-15 16:39:00
三国时期昙花一现的权臣诸葛恪,有什么功绩?
...微妙。前一年刚发生淮南王凌叛乱(淮南三叛第一叛),司马懿带病出征平叛,获胜不久后去世。司马师继任抚军大将军接管权力,此年又升为大将军。新官上任,就遇到诸葛恪的挑衅,司马师自然
2023-02-02 15:50:00
...。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免掉赋税。魏国大将军司马师借孙权新亡,发兵三路攻吴。西路王昶攻南郡、中路毌丘俭攻武昌,东路司马昭为都督,统征东将军胡遵伐吴,率步骑七万攻东兴。东
2024-05-21 06:52:00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权臣,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军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亲侄子。而当时魏国掌权的是司马懿(251年去世)的儿子司马师。早年,孙权令作濡须坞,又于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水上筑堤,以阻挡魏军。诸葛恪主政后,
2023-06-20 20:12:00
...伐的准备。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一个人的愤怒,他就是司马师。司马师和诸葛恪差不多同时上位,作为威望不足的执政者,他也有急于证明自己的诉求,如今诸葛恪重修东兴大堤,在司马师看来这
2023-02-04 11:53:00
聊聊曹魏官员、外戚——张缉
...吴的方略,料得诸葛恪功高盖主,必死无疑,得到大将军司马师青睐。之后,其女张氏被立为少帝曹芳的皇后,张缉拜为光禄大夫。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因不满司马师专权,联合夏侯玄、李
2023-06-18 22:08:00
诸葛恪身死族灭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己则率兵返回建业。魏国认为吴军入其疆土,耻于受侮,司马师想借孙权新亡,吴国政局不稳之际乘机攻吴,于是派出三路大军进攻吴国。刚愎粗疏,身死族灭东吴军情告急,诸葛恪亲自率领四万援
2023-06-14 15:06:00
孙权的一个错误决定导致内乱,加速了吴国的灭亡
...。此时的东吴内忧外患,内民不聊生皇帝昏聩,外北方的司马炎虎视眈眈。幸好陆抗、陆凯等重臣的全力支撑着东吴,不然早就被晋朝灭了。公元274年,陆抗病死。公元279年,司马炎下诏,
2023-06-15 13:50:00
吴国的大将丁奉是怎么样一战干掉了张辽的
...在江都病逝。丁奉是东吴的名将,以东兴之战最为出名。司马昭率军攻打东吴,太傅诸葛恪聚众商议对策,当时的丁奉是平北将军,富有智谋。他认为东兴郡地位重要,告诉诸葛恪:“东兴乃东吴的
2024-05-03 19: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