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永兴岛,三沙市委、市政府驻地,也是三沙市公安局永兴海岸派出所驻地。当你见识了高温的炙烤、强紫外线的辐射、海风的侵蚀、大浪的凶险,还有每年10余次强台风的肆虐,感受过远离亲人的无尽思念,才能体会到“驻岛就是奉献、出海就是出征”的真正含义。
8月5日,永兴海岸派出所民警在海岸边巡逻。
太阳西沉,收敛起光芒,斜照在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港湾。淡蓝、天蓝、宝蓝、深蓝的海水,渐变成五颜六色,绵延至远处的海天之际,令人惊艳。
永兴岛,三沙市委、市政府驻地,也是三沙市公安局永兴海岸派出所驻地。有人说,这里是“一日天堂,三日人间”,意思是说人们上岛一天,都会被这里天堂般的美景所吸引,三天后就会回到人间。
“当你感受了高温的炙烤、强紫外线的辐射、海风的侵蚀、大浪的凶险,还有每年10余次强台风的肆虐,以及远离亲人的无尽思念,才能体会到‘驻岛就是奉献、出海就是出征’的真正含义。”海南省三沙市公安局永兴海岸派出所所长贺胜打开了话匣子。
8月4日至7日,记者走进祖国最南端的派出所——永兴海岸派出所,探访他们扎根岛礁、乐守天涯的动人故事。
日子
时光不语,寂静成花。
“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从警19年的永兴海岸派出所民警李振宝看着岛上的变化,感慨不已。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多数土地是寸草不生的白沙滩、石头岩。如今,在党政军警民的合力建设下,岛上的椰树、抗风桐、三角树、美人蕉等植物郁郁葱葱;银行、学校、医院、超市、电影院、火锅店、咖啡店、健身房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8月5日,永兴海岸派出所民警在渔民社区走访群众。
李振宝回忆,以前,他和战友们每天喝雨水。每次下雨,大家就提着桶收集雨滴。洗澡用海水,洗完不到半小时,身上就发痒,浑身难受。一天有电的时间不过几小时。没有电,宿舍就像蒸锅。一到晚上,马路上横七竖八铺着草席,睡着人。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2016年飞机通航前。那年,永兴岛有了“海水淡化厂”,基本用水得到了稳定保障。2018年,南方电网开始全面保障岛上电力。
在这烈日似火、狂风如刀,沙子能焐熟鸡蛋,空气一捏一把水、捏干一把盐的海岛上驻守,永兴海岸派出所的民警们最短的在岛已经7年,最长的已经待了19年。
“这么难,为什么坚持了下来?”记者问。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也是一种家国情怀。”永兴海岸派出所教导员王兴海带着记者走进了党员活动室,指着墙上的标语说,“‘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爱国爱岛、乐守天涯’已经刻进了民警的骨子里。”
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看着一个个闪闪发亮的荣誉奖牌,王兴海自豪地说:“自1959年11月成立以来,我们派出所历经多次转隶,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驻扎南海岛礁,64年如一日守护着祖国南大门,守护着岛礁上来来往往的人。”
风浪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们永远无法想象大海的威力。
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
沧海一舟,时而斜倾在浪峰之巅,时而以“飞跃”之势从一个浪头“掉”进另一个浪头,不时发出“砰、砰”巨响,飞溅起五六米高的浪花,使劲地敲打着船窗。船上的人心随波动、七上八下,有人开始呕吐。
这是记者8月7日从永兴岛随警登上冲锋舟,穿行在南海中的一幕。
“这样的风浪,所里的每一个民警都经历过。”让贺胜至今记忆犹新的是2014年上岛时的情景。
南海之上,开往永兴岛的船在浪尖上颠簸,躲在暗处的老鼠蹿上甲板,扑通扑通往水里跳。拉往岛上的猪趁人不备,也跟着跳了下去,令船上的人心疼不已,那可是食物啊。
动物能跳海,人得苦熬着。船上,此起彼伏的呕吐声一夜没停。贺胜吐到最后,胃里全空了,只剩下胃液和血。那一次,他是被人抬下船的。
2019年前,永兴海岸派出所还是公安现役部队时,他们每天都要出海巡逻,驱赶进入我国海域的外国渔船。理论上,超过2级台风不允许出航,但发现外国渔船,他们硬着头皮也要出海。
王兴海记得,2015年时,一个战友“跳帮”(换船)时没跳上去,手直接扒在了滚烫的发动机上,钻心般疼。但只要一松手,就会被大海吞没。
如今,派出所虽然不负责外事事务了,但危险依然存在。到各个岛礁警务室执勤的民警发现,有时出船时还风平浪静,船开出去就可能变天。
王兴海曾遇到过生死时刻。一次,他从羚羊礁返航时,突遇龙卷风。冲锋舟犹如一片树叶,时而腾空飞起越过浪尖,时而又沉入浪底,消失在海平面。王兴海死死抓着船上的把手,心想:“可能回不去了。”还好有惊无险,在老船长的驾驭下,他们逃过了一劫。
永兴海岸派出所民警吴晨带人出海时也曾遇过这样的天气。上岸后,还下着大雨,七八个人像被冲上岸的沙丁鱼一样趴在沙滩上,一动不动。半晌,有人开口道,活着真好。
在永兴岛,一年里只有80多天风平浪静。台风天从当年8月持续到次年4月,最高达到过16级。
近5年来,永兴海岸派出所防抗台风50余次,帮助加固渔船1000余艘次、房屋320余间,协助转移伤员40余人次,协助转移群众1000余人次,挽回群众财产损失上千万元。
守岛
8月5日下午,阳光炙热,“护苗行动”开始了。离放学还有一个小时,贺胜和吴晨就去了三沙市永兴学校。
在暑托班,贺胜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画起画来,显得十分亲热。前来支教的琼台师范学院老师林曼莉告诉记者:“派出所民警经常来给孩子们上安全课,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诈骗、防溺水宣传,跟孩子们熟得很。”
16时许,暑托班放学,校门口顿时热闹起来。“欣欣,今天有没有喝水?”“泉泉,把今天画的画拿好啦……”贺胜和吴晨在校门口执勤,跟孩子们打着招呼、挥着手。
“贺所长,过来帮个忙。”突然,站在门口的一位老师喊贺胜。原来,这位老师发现一名小女孩在门口进进出出,怕是“迷路”了。
“我知道是谁家孩子。”看到小女孩后,贺胜便拨打了她父亲的电话确认。
问清情况后,贺胜蹲下身问小女孩:“你认得回家的路不,叔叔陪你回家好不好?”小女孩点点头,蹬上自己的踏板车滑了起来,贺胜和吴晨紧随其后一路护送,把孩子平安送到家。
自从“护苗行动”开展以来,永兴海岸派出所民警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守护孩子上学、放学,守护着“花朵”茁壮成长。
华灯初上,永兴社区热闹非凡。广场上有人翩翩起舞,大排档有人笑声朗朗……贺胜和吴晨穿梭在人群中巡逻走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进来坐坐。”57岁的渔民彭立平热情地拉着贺胜进了家门。彭立平告诉记者:“民警们就像自家人。有一次,我得了潜水减压病,快疼死了。要不是贺所长帮忙,协调人员送我到三亚治疗,后果就危险了。”
听说记者来采访,60岁的渔民郑庆贻说:“我和派出所民警天天见,熟得很。台风来了,他们会帮忙加固船;邻里有点矛盾,他们会上门化解……”
在岛上,但凡遇到谁的手机找不到了,邻居垃圾堆在门口不丢的……人们大多不报警,一个电话就打到民警们的私人手机上。哪个房子里住着谁,谁家有几个孩子,孩子成绩好不好,民警们都能如数家珍。
“爱岛一家人,守岛一条心。”这是永兴海岸派出所民警常说的话。他们主动与8个社区联合创立了“海上流动党支部”,设立5个岛礁警务室,组织成立50人的“南海义警”,打造“邻里守望”“一岛多警”联防联控机制,把岛礁社区治理变成了警民“大合唱”。
有人说,驻守南海岛礁,“躺着也是奉献”,可永兴海岸派出所的民警不这么认为,在他们心中守岛就是守国,也是守家,一年365天,必须天天用心用情。
家国
大海,时而暴怒,涌起万丈狂澜;时而平静,倾听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李振宝曾在码头上大哭过一场。2007年,爷爷和奶奶在一周内相继去世。他跑到码头上,对着家的方向跪下,哭了一整晚,几个战友在身后远远地陪着。
前不久,民警刘梦翔的父亲生了重病。接到家人电话后,他火急火燎地往家赶。一路上,刘梦翔乘船、乘飞机、乘汽车,走过万水千山,直到第二天才到达安徽老家。然而,父亲已经去世,成为他心底最大的痛。刘梦翔长跪不起、泪如雨下。原来,他的父亲是肝癌晚期,为了让他安心守岛,尽管经历了无数次剧痛,却始终没跟他说一声。
吴晨在码头上巡逻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对着大海哭泣的人。吴晨怕人出事,总上去劝,说来说去想到自己,话到嘴边,只化成一声叹息,“谁家没点事儿呢?”吴晨今年35岁。自从他18岁离家上岛,至今只回过老家6次。
永兴海岸派出所的休息制度是,驻岛1个月,下岛7天。但因人手不够,经常是驻岛40多天,才能轮上一次休息。所里每个人驻岛时间都在每年280天以上,所长、教导员则是300多天。
“四个老人,两个小孩,全是我老婆一个人管。”提起家人,民警伍慎支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这些人,对家人的亏欠太多了。”一次,妻子和两个儿子相继发高烧,他没能回去。妻子忍不住发火:“你啥时候能帮把手?”伍慎支没法还嘴,只能赔笑。妻子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了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伍慎支读着读着,眼眶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