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连栋大棚拔地而起,连片水塘碧波荡漾,自东平县委、县政府提出“双30万亩”发展目标以来,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和群众一起矢志不渝、艰苦奋战,激发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为更好地挖掘东平在落实“双30万亩”发展目标中的故事,大众网推出“沧海桑田看今朝”系列专题报道,大众网记者将走进东平县各个乡镇(街道)、村居,回顾发展历程、见证乡村变迁、讲好东平故事,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东平这块发展热土。
大众网记者 杨庆国 见习记者 杨飞 东平报道
“群众需要我们有什么组织,我们就成立什么组织。”“没有销路,我们就出去找销路。”“我们不带头,群众不放心。”……8月15日,大众网记者在东平县梯门镇采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时,得到了这样一系列回答。
近年来,东平县梯门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双30万亩”发展目标要求,结合特色农业发展实际,将党组织设在田间地头,将党旗插在特色农业一线,将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和可推广的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子。
梯门镇特色农业基地航拍图(见习记者 杨飞 摄)
有解思维 园区党委实体化
2022年,东平县梯门镇打响了一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并提出了建设万亩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的战略目标。
上万亩的体量,土地怎么流转、种植技术谁提供、种植出来的蔬菜怎么销售……发展之初,外界的质疑、群众的顾虑纷至沓来。
“如此大的发展体量,群众有顾虑是在所难免的,为打消群众顾虑,为下步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我们探索成立了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党委,统筹各方资源,努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梯门镇党委书记米厚章表示。
园区党委书记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分管组织和农业的副乡级领导任副书记,部分副乡级领导、管区书记、片区中心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在片区投资的工商资本负责人、产业规模种植大户任党委委员。园区党委负责统筹指导片区内的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并根据园区发展实际,设立土地流转服务、金融服务、物资保障服务、劳务服务、技术服务、市场销售服务、支部领办合作社服务等7个党支部,通过专人负责、部门参与,统筹园区内土地、资金、农资、劳务、技术、市场等多方面资源,实现园区党委政治和服务功能的双增强、双促进。
“园区党委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服务’这一核心,按照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的原则,帮助农户从泥泞的黄土上‘变’出坚固的大棚、香甜的瓜果、新鲜的蔬菜,让高效农业产业成为千家万户增收致富新方向。”梯门镇党委副书记、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党委书记陈丽告诉大众网记者。
直面难题 服务群众“零距离”
从农田道路水利设施配套,到技术保障、农资支持、金融服务,再到劳务保障、市场销售,在梯门镇特色农业发展大潮中,种植户们享受到了“保姆式”全周期服务。
“当时,我刚刚建好了第一批大棚,但由于不了解农资市场,不会选苗,害怕买到弱苗、病苗,赔了钱。”种植大户宗海滨说:“园区党委物资保障服务党支部得知这个问题后,直接找到了我,了解棚区用苗需求,对比多家公司,为我量身定制了最优方案。”
园区党委成员现场了解大棚农作物生长情况(见习记者 杨飞 摄)
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帮,针对涉足特色农业发展的种植户,梯门镇带领他们从“头”开始,一步步走向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整合各类政策资金和金融机构扶持贷款,将相关金融政策汇集成册,一一送到种植户手中,同时,出台“贴息”政策,所有种植户利用贷款发展特色农业产生的利息,全部由镇政府解决。同时,为解决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技术保障和劳务用工问题,该镇采取外聘技术员,内培“土专家”方式推进,6名专业技术指导员365天全年无休巡回田间地头,及时进棚指导;梯次培育劳务人员,召开蔬菜大棚种植培训班2次,并建立了近千人的劳务人员储备库。
大棚建设再好,能销售出去才是关键。“发展前期,我们首先沟通了周边大型商超,打通了当地直采直销通道,后期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先后开拓了省内潍坊、济宁以及省外北京、河北等多个市场,实现了大棚种植四季不停歇,种植户月月有进账。”园区党委市场营销服务党支部书记展长峰介绍。
引领发展 富民强村“带头人”
2023年7月,梯门镇召开庆祝建党102周年暨农村党员大会,会上对20名优秀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表扬。自梯门镇发展特色农业以来,以王兴宝、武传柱、李保全等为代表的“大棚书记”,以身作则、带头实干,奏响了“富民强村”的最强音。
2022年,梯门镇以东瓦庄村为中心,建设万亩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其他村庄共同发展。东瓦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宝充分发挥东瓦庄村自身优势,搭建了产业引领、党员示范、人才聚集、公共服务等“四个平台”,并投资200多万元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对有意向发展果蔬种植的村,无偿提供种植、管理、销售全方位市场技术服务。同时,他带领东瓦庄村发展出的“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为全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提供了样板,推动全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由单打独斗向规范运作“抱团发展”转变。
务工群众工作现场(见习记者 杨飞 摄)
顺应发展大潮,争当群众“引路人”。东沟流村党支部书记武传柱、西沟流村党支部书记李保全等一大批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打消群众发展的顾虑,带头流转土地、带头承包大棚,为全镇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梯门镇已成立42个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实现村村全覆盖。实行党员先行先试,从村党支部书记到党支部委员再到党员,率先承包大棚,全过程参与田间种植管理。开展党员帮扶行动,采取“党员+种植户”的形式,让种植大户“得实惠”,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截至目前,梯门镇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超过2.8万亩,逐步形成了以设施蔬菜、瓜果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格局……特色农业这篇绿色文章,未来可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