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永远的祭奠——从红安到醴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15:3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渌江之畔,大屏山下,蔡申熙军长,就出生在这块孕育过无数英雄豪杰的现醴陵市(原醴陵县)。花麦冲地处醴陵东乡,是千山万岭相夹形成的一条大冲。初春时节,油菜花黄、麦叶滴翠,故被命名为花麦冲。花麦冲距县城25公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号称鱼米之乡。绵延七八公里的大冲里,散落着一些以种田、养殖、狩猎和伐木为生的农户,蔡申熙的父母就在这里以农为业,含辛茹苦,养儿育女。

从鄂东老区红安,千里迢迢来到湘东醴陵,从蔡军长壮烈牺牲的仙人洞,到这块给予蔡申熙将军以生命与血性的花麦冲。追踪将军的革命足迹,回朔将军短暂而精彩的人生,我恍然看到了许多年前的一天,一片油菜花黄的田间小路上,一个瘦小少年在若即若离的虚幻中,撑起一把春天的雨伞,歪歪斜斜的脚印,留在弯弯曲曲的路上、风风雨雨的泥泞中。期待辉煌,向往成功,天降大任的潇洒意念,从此融进他的生命,时时扣击他理想的圣坛。雨是连绵不绝地下着,少年轻微的跫音,在长长的黄土路上,被吞没在雨声之中。没有人为他送行,他沉静而孤单的身影渐渐隐入无边无尽的雨幕。他当然不知道,许多年后,他会是这一方水土的一份骄傲、一份荣耀。

美丽醴陵,仙山矗立,芳洲静卧,云山苍苍,渌水泱泱。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如湘东原野上一根巨大的琴弦,弹出了一方的富足与安逸、清雅与恬然。醴陵自古便是“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人文胜地。渌水河畔,先后兴起了莱山书院、近思书院、文成书院和渌江书院等讲学育才之所。一代代卓异醴陵子弟,携着渌水的灵气与睿智,经世致用,走进青史。从隋朝至清末,仅醴陵一个县,便有进士40多人。在醴陵在近现代波澜壮阔的人文画卷上,众多风云人物傅熊湘、李立三、朱克靖、左权、蔡申熙、张子意……从这里奋然而起。从“萍浏醴起义”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里走出了一位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李立三)、两位军事家(左权、蔡申熙)、三位国家领导人(程潜、刘斐、耿飚)、三位开国上将(杨得志、宋时轮、陈明仁)。醴陵是全国唯一同时涌现众多国共两党重要军政人物的地方。

蔡申熙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积难深重的时代。列强环侍,政府无能,官吏腐败,战祸频仍,天灾疫病肆虐,农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1906年2月12日,蔡申熙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西乡枧头洲失鲤浦肖家老屋,一个贫苦佃农的家庭。原名升熙,字旭初,乳名“润伢子”。当年醴陵遭遇大灾,蔡申熙全家,常以野菜充饥、糠草度日。迫于无奈,祖母抱着蔡申熙四乡乞讨,幼小童年便开始上山拾柴,打猪草,放牛,下地劳动。7岁时,靠父亲东拼西凑的钱,蔡申熙进入本村私塾读书。少年蔡申熙,深知读书不易,特别用功,再加上他天赋不凡,悟性甚高,每天的课文,读几遍就能背诵,而且还能理解清楚。也许是天地造化,世代目不识丁的蔡家,竟然出了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全家人都对他寄托无限希望。在私塾读了一年后,蔡申熙转入花麦冲附近的初级国民小学学习。由于聪颖勤奋,他两次跳级,只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初小4年的学业。

1919年春天,13岁的蔡申熙因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先后到本村一位道士家去当学徒,不久又转而学过“郎中”,均因不堪压榨而愤然回家劳动。在此期间,蔡申熙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不公,看到军阀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人民造成的空前浩劫。他后来和夫人曾广澜谈起这些童年的痛苦生活时,曾广澜说他是“有父母,无童年”。蔡申熙的童年是不幸的,不过这段艰难困苦的生活,也给他提供了认识生活的机会。在蔡申熙幼小的心灵播种了贫穷与悲伤,也在这位未来军事家的内心,萌生了痛恶和反抗军阀、官僚、豪绅的种子。

1920年秋天,蔡申熙由族中长老推荐、亲友资助,考入县城醴陵县立中学,与左权、邓文仪等同学。开始阅读《新青年》《社会进化论》等进步书刊,进一步接受新式教育。在这个中西文化激荡的学堂里,蔡申熙知道了地球是圆的,月亮是绕着地球转的,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初步孕育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后来在同窗好友,共产党员张际春的介绍下,蔡申熙在学校与县立中学同学陈觉、陈恭、左权、宋时轮、王亚文、萧石朋等30多人,组织了“社会问题研究社”,主办了《前进》周刊,宣传新思想,并积极参加党组织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1924年,蔡申熙在黄埔军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黄埔军校的第一次东征,从此走了一个革命家的“不归之路”。

远处山峦静默,像一道道凝固厚实的屏风,只有苍翠在绵绵漫溢。暖风习习,芳草凄凄,这是一个阳春三月的下午,太阳在层层薄云之中穿行,时而露出温馨的笑脸,池塘的水面上,泛起轻轻的绮涟,田野上的小草,在暖风中摇曳。我们将车停在村头的马路边,穿过一座小院,走进蔡申熙故居。蔡将军的故居,是一间红砖青瓦、两房一厅的农家居室,如今已经是一座空宅,虽然栋宇完好没有毁坏,但明显是年久无人居住模样。面对被时间渲染过的寂寥,遥想当年蔡将军血与火的热烈,令人感慨无限。所幸的是,蔡军长生前所有的苦难,所有的辉煌,都在这间陈旧的老屋,凝固成为一尊灿烂无比的雕像,幻化成了一种光彩夺目的永恒。应该说,一个人的归宿,能够是他一生所钟爱的那片故乡的风景,也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1932年9月,当红四方面军向西线黄、麻地区转战,到达原黄安县河口镇(现红安县上新集镇)以东地区时,敌人两个纵队又两个师围追上来,红二十五军一部为掩护大部队突围转移,蔡申熙亲临一线指挥部队作战,不幸身负重伤,肠子流出来了,流血不止,他坐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他因流血过多,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最后一滴血。蔡申熙牺牲时只有二十七岁,是红军最年轻指挥员之一。正如徐向前同志在他的《历史的回顾》中说:“蔡申熙同志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蔡申熙是一位普通人,也是一位与军民共同奋斗在前线的红军将领。他的英勇事迹永远标炳史册,他的光辉形象在军队、在百姓的心目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围绕山坡宽窄不一的单行便道,遍布绿意盈盈的杂草与灌木,顺着一条小道向前走,便是蔡申熙烈士纪念广场。高大挺立的花岗石墓碑,在风中肃穆无语,象征着烈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周边排列整齐的青松,透露着将军一身的庄严与正气。没有鲜花,没有祭品,没有喧闹,这里的一切都是这样地平平常常,安安静静。没有任何炫煌的装饰,十分熨贴地融入这苍郁空矿的环境。我们这些来自蔡军长牺牲地的祭奠者,在这个睛朗静谧的春日,终于来到了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来到了这块被世人永怀崇敬之情,虔诚拜谒的墓地,会晤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蔡申熙烈士纪念广场,本来就应该属于蔡申熙将军,他忠诚坚贞的品格和英勇无畏的一生,都在清楚地告诉我们,他生命的真谛全系于这一方土地,他自幼吮吸着这里的雨露精华,所以,他的生命永远朴实凝重,充满丰富的文化底蕴。

往事如烟,往事并不如烟。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就像手指间的流沙渐渐地消失了,然而,前辈们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那些激昂壮烈的时刻,会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后人常常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从不同侧面认识蔡将军,辨名析理的哲人,喜欢他的军事思辨,放达不羁的名士,欣赏他真率自然的人格。而真正让人们所敬仰的,恐怕还是将军视死如归的殉道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类追求正义之心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泯灭。所以,对于那些以生命实践“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人们都会超越阶级、民族、信仰与时空的差异而肃然起敬。这也是蔡将军永远为后人敬仰的奥秘所在。

历史的黄卷,留下了多少英雄的故事。人生漫漫,岁月匆匆,有些人来了,去了,长命百岁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蔡将军来了,又匆匆地去了,他只活了27岁,生命短暂却光彩夺目。山坳间、阳光下,高大的墓牌肃立在眼前,无论经历过多少严寒酷暑,它始终巍然不动的矗立着。同事们渐渐离开,而我却久久地踟蹰在广场的石阶上。我在想,我们活着的人都会一天天变老,而蔡将军却永远不会,在千秋万代的历史记忆中,他永远都是27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7:45: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醴陵市举办“踏着左权足迹去当兵”国防文化晚会
...情……”在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到来前夕,9月14日晚,醴陵市军地联合策划组织了一台高质量的全民国防教育晚会欢送2023年下半年欢送新兵。晚会以“‘青春报国强军有我’·踏着左
2023-09-17 01:50:00
...4日至15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组织人员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开展“走进英雄故里、传承红色基因”音画情景剧《左权将军》巡演,演出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好评。湖南省是抗日战争时期
2023-12-17 20:07:00
从红安到醴陵 寻访烈士蔡申熙的英雄足迹
...日报蔡申熙烈士相王世军渌江之畔,大屏山下,地处湖南醴陵东乡的花麦冲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初春时节,油菜花黄、麦叶滴翠。我从蔡申熙军长的牺牲地鄂东老区红安,千里迢迢来到他的故乡湘
2024-05-21 08:30:00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醴陵有效提升农村灌溉能力计划新增蓄水75.2万立方米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俞强年8月2日清晨,醴陵石亭镇姞仙村党委委员朱锦良赶到渌水边的一处机房,拉闸开阀。随着一
2023-08-06 08:38:00
邮储银行筹建醴陵市左权镇及李畋镇富里两营业所获批
...局发布批复称,同意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醴陵市左权镇营业所、李畋镇富里营业所。其筹建地址分别为:湖南省醴陵市左权镇篾织街社区;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李畋镇富里社区88号
2024-08-14 13:52:00
醴陵市文化馆组织市皮影队走进左权镇兰谊小学
...地了解和体验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月24日,醴陵市文化馆组织市皮影队走进左权镇兰谊小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乌鸦喝水》《龙虎戏耍》《金鸡斗蜈蚣》《
2023-11-24 22:59:00
苦瓜炒仔鸭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原载“醴陵新闻网”苦瓜炒仔鸭株洲味张洁微苦的苦瓜,搭配上清甜的鸭肉,在舌尖恰到好处的融合,那一口味道,萦绕在离乡的人心中,是醴陵的味道,是念念不忘的家的味道,
2023-06-09 08:18:00
...(全媒体记者/刘毅 通讯员/倪建军 丁时伟) 9月14日晚,醴陵市2023年下半年欢送新兵暨全民国防教育晚会举行,市委常委、株洲军分区政委周杰出席活动。晚会主题为“青春报国
2023-09-16 08:13:00
...整治、河道生态修复等50个涉水治理项目;渌水湘赣边、醴陵城区及渌口城区“三个示范河段”加快建设,醴陵市和湘东区建立常态化执法机制,成立湘赣边界水事联络办公室。
2023-08-22 07: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