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5-25 10:35: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藏海传》无论质量如何,都注定会成为爆款。因为有太多元素吸引观众。

对于年轻观众而言,古偶题材加上肖战主演就已经构成了不得不看的强硬理由。

对于中生代观众来说,《藏海传》这个片名加上总导演郑晓龙,不能不让人想起《甄嬛传》。

而对于我这个看着郑晓龙作品长大的老观众来说,能联想起来的东西就更多了。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过把瘾》……这一连串经典电视剧的创作者,都可以归入“郑晓龙和他的朋友们”这个圈子。

圈子里的这群人,又共同擦亮了一块招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以下简称“北视中心”)。

这个招牌下的作品,撑起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而郑晓龙导演的创作生涯,则讲述了一段中国电视剧往事。

国产电视剧探路者

YIQIYINGCHUANG

王朔曾评价相对于港台的“四大俗”,内地文化有四大支柱:新时期文学、摇滚、北影几代师生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十年。

在王朔看来,这四大文艺创作团体,抵抗了八九十年代港台文化的冲击。

这里特别强调的北视中心十年,也正是王朔事业最辉煌的时刻。而在这十年间北视中心的带头人,就是郑晓龙。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导演郑晓龙

1982年,北京广播电视局增加了一个电视艺术中心,主要的工作就是拍电视剧。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太知道电视剧该怎么拍,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整个八十年代,电视剧的辉煌属于央视,由古典名著改编的《红楼梦》《西游记》一诞生便是经典。

相比于财大气粗的央视,地方台很难复制这样的成功,于是北视中心盯上了场景人物都相对简单的室内剧。

1988年,郑晓龙找上王朔、李晓明等一帮青年作家住进蓟门饭店,他们一边吃着饺子,一边琢磨要讲一个女人的故事。

“传统的美德在这个女人身上都要有,再将各种磨难放到她身上”,最终他们聊出了一个名叫刘慧芳的女性,而这部剧就是《渴望》。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这可能是报纸上第一次用“万民空巷”来形容一部内地电视剧所引发的收视热潮。“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成为独特的时代记忆。

该剧收视率高达98%。据说每天连小偷都等着看,因此降低了犯罪率。为此,公安部专门给北视中心发了一面锦旗。

多年来,郑晓龙一直津津乐道于自己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渴望》降低了犯罪率,《北京人在纽约》降低了出国率,《金婚》降低了离婚率。

如今回看这部电视剧,故事并不算出色,其艺术价值或许还不如同名主题歌。但这部剧无疑具有开拓性,它第一次让内地电视剧拥有了竞争力。

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YIQIYINGCHUANG

尝到了甜头,郑晓龙和王朔趁热打铁,开始鼓捣另一部电视剧。这一次,他们打算以“文学编辑部”为题材弄一部系列喜剧。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还是创作《渴望》的老办法,一伙人住到宾馆里攒剧本。有了《渴望》的成功,这一回北视中心慷慨解囊,在180元一晚的友谊宾馆开5天房。

结果电视剧马上要开拍,剧本丢了。这下子王朔着急了,他还指着这部剧再火一把呢。但让他一个人把剧本弄出来也是强人所难。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毛遂自荐,他就是冯小刚。作为王朔的粉丝,冯小刚深谙王朔的写作风格,写出来的故事几可乱真。

有了冯小刚的帮忙,《编辑部的故事》顺利开拍,而导演工作则落在了另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身上,他就是赵宝刚。靠着《编辑部的故事》,这两位平民子弟,迎来了人生转折。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编辑部的故事》主创合影

两部剧的大火,让郑晓龙自己也颇有些技痒,打算亲自拍一部电视剧给弟兄们打打样。刚好那时候出国热,这就有了《北京人在纽约》。

因为在纽约拍摄,让这部剧的成本直线上升,而郑晓龙手里面根本没有钱,北视中心的钱都投在了电视剧《京都纪事》上面。

没办法,郑晓龙借助父亲的关系从三九胃泰那里拉来了50万投资,还破天荒地从中央银行争取到了150万美元的贷款。

电视剧拍完之后,又以国内、海外版权,换来了央视5分钟的“贴片广告”,这是中国电视剧的第一次市场化运作。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这部剧有多红,自然不用讲,很多中国观众第一次以如此细腻的视角看到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这部剧也为很多渴望出国的人兜头浇下一盆冷水。

就像电视剧开篇那句台词: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地狱。

这部剧的编剧冯小刚,则再一次毛遂自荐,成为执行导演,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而另一位导演赵宝刚,则把王朔的三部小说攒成一个故事,这就是王志文主演的《过把瘾》。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就这样,北视中心出道即巅峰,以一年一部爆款剧的速度繁荣着中国电视剧产业。

有业内人士打趣说:在电视剧制作超级火爆的年份,北视中心的会计和司机都被外聘成了编剧。

但是到了20世纪最后的年头,北视中心的招牌逐渐不再闪亮。究其原因,就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拍电视剧不再由国有单位一家独大,市场正式开放了。

而这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文艺工作者不能只考虑艺术上的自我表达,还要考虑成本和利润,要学会迎合市场需求。

更能准确把握市场的两位平民导演冯小刚和赵宝刚自此事业蒸蒸日上。而成就了他们的郑晓龙和王朔则失去了原有的位置。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YIQIYINGCHUANG

一直在说冯小刚和赵宝刚是平民子弟,这是相对于“郑晓龙和他的朋友们”而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圈风头正劲的那波人,无论是郑晓龙、叶大鹰、王朔、马未都,还是姜文、叶京、英达、管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称谓——“大院子弟”。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的学识、见识以及精英视角,而这些又通过他们的作品反应出来。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共性,便是北京大院文化。

影评人开寅这样评价北京大院文化:“它渗透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带着浓厚的批判现实价值观和个人理想主义气质;立足于某种卓尔不群的精英意识,却又时不时放低身段借用市民文化的表达手段;最终演变成指向性明显带着浅文本表达意识的‘半精英半市民’文化。”

半精英半市民的文化底色,注定了创作者对于市场的半推半就。就上了就能成为爆款,而推开了就可能没落。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剧照

相比之下,冯小刚和赵宝刚则具有大院子弟们所不具备的平民视角和柔软身段,他们更能读懂并更愿意去迎合市场需求。

所以无论是赵宝刚和海岩的强强联合,还是冯小刚的贺岁喜剧,都在市场上取得了持续的成功。

其中《甲方乙方》是最典型的例子。同样的故事,相比于原著《顽主》的辛辣,冯小刚则表现出王朔所不具备的脉脉温情。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顽主》剧照

最终,电影《顽主》留给影迷一个可以载入电影史册的结尾,而《甲方乙方》则留给市场更为广阔的前景。

这也是郑晓龙转身去拍古装剧和年代剧的原因,既然把握不住当下观众的需求,那倒不如去拍摄那些不太具有时代感又能承载他的精英意识的作品。于是就有了《甄嬛传》。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郑晓龙在《甄嬛传》拍摄现场

时至今日,不仅仅是郑晓龙,就连冯小刚也逐渐无法适应市场。这不仅是精英视角与平民市场的固有隔膜,还有时间挖出来的代沟。

郑晓龙并不避讳这一点:“我在现代感这方面跟不上,所以我很难拍这一类东西。如果看到有这样的好项目,我会推荐给我们公司的年轻导演,细节之类的,他们掌握得可能比我还多,拍出来就会更好看、更精彩、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但有时候,他也会对年轻人的关注点感到困惑。拍摄《幸福到万家》,他关注的是“女性法律意识的觉醒”“农村法律的普及”这些宏大叙事,而弹幕上疯狂刷屏的却是“何幸福什么时候离婚”。

吸引我看《藏海传》的不是肖战,而是导演

《幸福到万家》剧照

郑晓龙也不理解如今年轻人的追剧方式:“他们也这么速进地看《甄嬛传》吗?我觉得,文艺不能这样快餐化,搞成这样的话,我们不可能成。”

精英意识和年龄,构成了郑晓龙与当下电视剧市场的双重障碍,但年过七旬的郑晓龙仍然尝试着拥抱当下,于是就有了《藏海传》,一部介于历史剧和偶像剧之间的作品。

而他的那些朋友们,也都如明日黄花,面对市场变化颇有些力不从心。给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之感。

但把他们的作品放到更长的时间里去衡量,某些潮流冲刷不掉的价值便显现出来。就像我们无论怎样书写中国电视剧的历史,都绕不过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这个名字。

作者丨牛角

永远的新文化报评论员

排版丨汪津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起映创的新老朋友们:

我们专注影视教育12年,提供300+门课程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助力超100万爱好者与从业者成长。现在发起"学电影"用户调研,填写问卷即赠100元课程券。您的意见将帮助我们更好陪伴电影人"一起硬闯"!

扫码填写问卷(1分钟),领取福利>>

益 起 推 荐/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5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被京圈捧红的7位女明星:有人靠大佬“上位”,有人自带公主光环
...文的演员被这部剧深深吸引,借用各方关系参演郑晓龙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姜文由此爆红之后,与京圈核心王朔结识。凭借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成功跻身京圈,这部电影原版就是王朔的
2023-02-07 14:48:00
屌丝上位的冯小刚:欺下媚上,两样都很擅长
...演和总制片人,不过,他最划时代的代表作应该是早期的电视剧《渴望》、《北京人在纽约》。郑晓龙出生于总后大院,是冯小刚羡慕的大院子弟。当时,郑晓龙在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主抓生产,当
2024-02-26 00:16:00
搭讪郑晓龙结识王朔联手刘震云,贺岁片教父冯小刚人生是部励志书
在冯小刚还没有成为“京圈老炮儿”之前,是一段写满荆棘的底层小人物的奋斗日志。从混圈子的马屁精,到贺岁片之父,再到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冯小刚完全诠释了野路子硬闯“大院儿”的生猛。
2024-07-28 18:29:00
“京圈”中的七位大哥:名门之后、实力雄厚,没有他们就没有京圈
...便衣警察》。不久后,《便衣警察》就被改编成12集同名电视剧,并一举斩获当年的飞天奖三等奖、金鹰奖等众多知名奖项。作为原著的海岩,也通过这部电视剧荣获“金盾文学奖”,也是从这时
2023-04-23 14:45:00
“京圈”中的四位大哥:名门之后、实力雄厚,各个都是京圈顶梁柱
...诺诺的时候。在2004年的一部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电视剧开拍后,甭管是亲友也好,还是网友也罢,都觉得冯小刚会像往日那般大发雷霆。因为什么?因为这部电影或多或少,都夹带着对
2024-01-15 15:02:00
66岁葛优起诉“葛优躺”获赔百万
...亲的认可不过葛优真正大火,还是因为冯小刚。当时国内电视剧热播,冯小刚跟王朔一起创作了《编辑部的故事》。而葛优就是冯小刚心中“李冬宝”的最佳人选。剧本一写完,冯小刚就拉着王朔去
2023-05-05 09:30:00
事实证明,65岁的冯小刚,已经被电影圈“抛弃了”
...今挤不进主流电影圈里,但也在积极找“出路”,比如拍电视剧,就是65岁的他的出路。2021年,冯小刚纾尊降贵拍了电视剧《北辙南辕》,拍的还是大热题材“女子群像”,但因为台词过于
2023-05-25 20:00:00
马未都:80年代和王朔吃涮羊肉,一进门就点20斤,服务员都愣了
...海马影视创作室”的合作中,共同打造了多部备受瞩目的电视剧,如《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冯小刚则是在80年代末加入这个大院子弟的群体。他于2015年导演的《老炮儿》通
2024-08-06 18:19:00
两场晚会,将冯小刚现在的“窘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过了就是惊蛰。或许是想摆脱影圈的困境,冯小刚还回归电视剧圈,拍起了网剧《北辙南辕》《回响》,但依旧成绩不理想。剧情经不起推敲不说,也没啥出圈的名场面,被网友们嘲他的导演能力与
2023-06-11 19:00: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国庆档过半!长影电影包揽前三名 吉林“观影+”玩出新高度
大片争锋,谁点燃了国庆档?国庆档赛程刚过半,电影市场表现如何呢?截至10月5日17:00,全国总票房突破10亿,而吉林省票房冲破1000万大关
2025-10-05 18:05:00
黄子弘凡寄出一封“音乐信件”,叩响千年月光信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在线记者 温维娜)如果月亮是一个信箱,它一定收到了太多人间的信件:李白的愁思、苏轼的祝愿,以及无数人抬头凝望时
2025-10-05 20:36:00
海报 | 月华清辉下 家国共此时
中秋之夜,一轮明月穿越千年时空,将清辉遍洒塞北江南,既照亮万家灯火的团圆时刻,也温暖着每个游子的思归之心。万家团圆映照大国崛起
2025-10-06 00:12:00
左手潮玩,右手历史 这才是春京西正确打开方式
10月5日,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长春春京西历史文化街区依旧人潮如织,“京喜双节嘉年华”点燃市井烟火,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则以千余件珍贵展品守护着精神根脉
2025-10-05 23:51:00
中秋档添一员猛将!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原创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明日上映
10月6日,由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原创科幻冒险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将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吉林动画学院献给青春
2025-10-05 23:52:00
中秋前日 想来长春的心达到了巅峰
10月5日,中秋前一天,长春市各大文化场所以一场场浸润着古韵与巧思的活动,将中秋的浪漫与温情悄然铺展,让市民在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中
2025-10-05 23:19:00
文博邀月,共品秋韵——伪满皇宫博物院举行中秋主题文化系列活动
“原来在博物馆过中秋是这种感觉。”一位家长感慨地说。10月5日,伪满皇宫博物院“文博邀月,共品秋韵”中秋主题文化活动在M+创意街区及博物馆之眼艺术宫上演
2025-10-05 23:20:00
视频提供丨唐山投控(文旅)集团双节同庆,培仁暖秋。国庆假期,唐山市培仁历史文化街将推出好物市集、国潮乐队Live、曲艺表演、互动打卡、少儿评剧展演等50余项活动,让您在这里邂逅温
2025-10-05 20:50:00
克莱恩、李慕婉、叶修……哪个网络小说角色最圈粉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百万IP角色,谁是你心中的“光”?日前,“阅文十周年·角逐IP之光”揭晓总榜
2025-10-05 14:05:00
歌手吴克群“空降”新人婚礼现场献唱并随礼999元 经纪人回应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下午,吴克群惊喜现身南京一对新人的婚礼现场,首唱新歌《没了命爱你》并随礼999元。10月5日晚,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吴克群经纪人郭女士
2025-10-05 19:47:00
“好戏安徽”上演黄梅戏《雷雨》 传统戏曲焕发时代光彩
大皖新闻讯 好戏安徽,好戏连台。10月4日晚,安徽百戏城大剧院地方戏剧场内座无虚席,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精心复排的黄梅戏《雷雨》正在这里上演
2025-10-05 17:59:00
上海美术馆为全年龄段提供全时段、全场景艺术体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一迪)国庆假日期间,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以“3大爆款美展+1场MR沉浸式首秀体验+4大板块活动”
2025-10-05 14:05:00
在“减法旅行”中寻找快乐,《快乐趣吹风》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由优酷出品的欢乐游戏冒险真人秀《快乐趣吹风》,于近日开播。秦昊、大张伟
2025-10-05 14:05:00
机器人炫技“点亮”科技嘉年华!“鹊华智启·燃动奇械”机器人主题活动精彩举行
鲁网10月5日讯身披彩狮战衣的机器狗摇头摆尾、伏地探步,阿尔法机器人随节奏整齐划一跳跃,碰撞机器人在赛场激烈角逐、机器人巡游引市民驻足互动……10月4日
2025-10-05 17:56:00
舞剧《永和九年》亮相广东佛山城市艺术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郭倩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在广东佛山大剧院上演
2025-10-05 14: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