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朱雁飞 通讯员 吴文汝)近年来,通海县积极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的农业发展之路,其中在油菜种植方面,通过实施“蔬菜科技特派团”项目,试验种植集菜薹、菜油、赏花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助推种植结构调整。
在秀山街道大树社区,占地2.5亩的试验田里,由玉溪市农业科学院自主培育的油菜品种玉油1号、4号和云花油早熟1号等8个品种的油菜长势良好,菜薹长势正旺,工作人员正在分品种采摘菜薹、测产。
据介绍,通海县“蔬菜科技特派团”属省科技厅项目,由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项目包括松花菜薹、狮山菜薹同田对比,以及8个油菜品种的筛选试验。此次试验种植的油菜于去年9月底育苗,10月底移栽,12月中旬进入菜薹采摘期,今年2月迎来赏花季,产值可观。
“现在已经采收第四次,也就是最后一次,以后的要留着养油菜籽和观光旅游,种植油菜比种植其他蔬菜要省水、省肥、省工。”通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张娜说。
“按每亩菜薹一吨半计算的话,亩产值7500元,而过去油菜的产值只有1000多元。如果做成‘菜油游’的话,产值可能会超过2万元。”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杨进成说。
去年以来,通海县在杞麓湖沿湖大力推进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种植,今年全县栽种传统油菜2100亩。此次试验种植的油菜品种,有望实现集菜薹、菜油、旅游于一体的最佳效益,同时通过品种试验,丰富通海“菜篮子”品种,助推杞麓湖生态环境保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0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