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致死率排前三的饮食方式,就藏在你家餐桌上,吃错的人赶紧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08 10:26:00 来源:光明网

吃饭是我们每天的头等大事

如果吃得不健康

不但会诱发各种身体疾病

还可能会减少寿命、致死!

很多人觉得餐桌上的杀手是油和糖

其实很多人都想错了!

这三种饮食方式

才是国人餐桌上的“最大杀手”!

究竟是哪三种饮食方式呢?

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延长身体寿命呢?

小圈这就带你去详细了解一下!

王勃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划重点

01

哪三种饮食方式是国人餐桌上的“最大杀手”?

致死率排前三的饮食方式,就藏在你家餐桌上,吃错的人赶紧改!

2019年4月,《柳叶刀》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分析了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结果发现:

2017年全世界有20%的死亡人数(1100万人)与不良饮食有关,其中我国因不良饮食导致的癌症和心血管死亡率均位居榜首!

在15项不良习惯中,引起死亡率最高的不是过多的油脂和糖分摄入,而是高钠(盐)饮食、全谷物摄入过少、水果摄入过少。2017年因为钠摄入量高而死亡的人有300万,杂粮吃太少而死亡的有300万,水果摄入太少而死的有200万。

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等,反而在死亡贡献里排行靠后。

划重点

02

如何减少高钠(盐)饮食?

高钠(盐)饮食有哪些危害?

1.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

身体摄入过多的盐,会影响到淀粉的吸收速度,会让淀粉吸收速度加快,影响血糖数值。长时间高钠饮食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2.诱发骨质疏松

本身随着年纪增长,骨质大量流失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再加上高钠饮食,问题就更加严峻了。身体在排出钠离子的同时,钠离子会携带钙,会造成钙的流失。钙流失严重,骨密度下降,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3.危害肾脏健康

钠离子是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体外的,高钠饮食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钠离子。时间长了会给肾脏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肾脏功能。

4.影响血压

高血压患者想要控制血压,一般会建议他少吃点盐,吃得清淡一些。因为吃得过咸,摄入过多的钠离子,会让血管收缩变大,会让血液流通受到阻碍,血压会因此上升。

如何减少高钠(盐)饮食?

1.学会看营养标签/营养成分表

在购买食品前,记得看一眼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钠含量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食品,需要警惕,谨慎购买和食用。

2.少吃外卖

为了留住顾客的“胃”,很多餐厅都会在烹饪时使用大量调味品,达到鲜美的口感。更重要的是,外卖或外食食品中的钠不受我们控制,即使很多打着“减盐”标签的餐食,也可能暗藏很多钠。

3.循序渐进地减盐

减盐要循序渐进,按照目前的食盐用量,每天逐渐减少,最终达到每天不超过5克的目标,必要时使用限盐勺来控制食盐量。推荐使用低钠盐,低钠盐中将部分钠离子替换成了钾离子,而钾离子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风险,但肾脏疾病人群不适宜。

4.选用多样化的烹饪方法

多采用蒸、烤、煮、汆、拌等烹调方式,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不是每道菜都需要加盐。对于炖、煮的菜肴,由于汤水比较多,更要注意少放盐。

5.不要长时间让菜在汤汁里浸泡

有些菜肴本身不咸,但是汤汁很咸。出锅之后要尽快地把菜夹出来,不要让菜长时间在汤汁里浸泡,渗入更多的盐分。

划重点

03

如何增加全谷物摄入?

致死率排前三的饮食方式,就藏在你家餐桌上,吃错的人赶紧改!

全谷物摄入不足有什么危害?

精制碳水属于高血糖负荷的食物,吃多了会增加氧化应激,激发炎症因子,从而引发慢性炎症。这就像温水煮青蛙,会让免疫系统长期处于战斗状态、疲惫不堪,从而逐步击垮身体,肥胖、“三高”、心血管病、癌症等随之而来。

如何增加全谷物摄入?

1.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50克。

2.均衡搭配

要达到推荐的全谷物摄入量,在一日三餐中,需至少保证一餐的谷类食物中含有全谷物或杂豆类。烹调时,我们可以在蒸米饭或煮粥时混入全谷物,如制作二米饭、小米粥、八宝粥、燕麦粥等;或者在做面食时,在小麦粉中混入玉米粉、全麦粉等;也可以直接选择全谷物含量高的食物,如荞麦面条、全谷物面包、燕麦片等。

3.了解自己身体是否适合食用

消瘦、贫血、缺钙的人,胃肠道功能差、容易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和孩子,胃溃疡、胃食管反流、肠道出血、胃肠道术后等特殊疾病患者,不宜大量食用全谷物。

划重点

04

如何增加水果摄入?

致死率排前三的饮食方式,就藏在你家餐桌上,吃错的人赶紧改!

水果摄入过少有哪些危害?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性疾病预防中心关于《2013年中国25岁及以上人群水果摄入不足的归因死亡分析》的研究发现:我国因水果摄入不足造成期望寿命损失为1.73岁。25岁以上(包括25岁)人群的总死因中,约15%是由于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的,归因死亡数为134.84万。

如何增加水果摄入?

1.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国居民每天应该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注意,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2.推荐在两餐之间食用

推荐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10点或下午3~4点吃,或者至少要在正餐后半小时吃。餐后水果可选菠萝、木瓜、猕猴桃、橘子、山楂等。

3.少吃或不吃水果制品

市场上水果制品的种类很多,果干、果脯、蜜饯、果酱、水果麦片等,这些很方便食用的水果制品在经过加工后,和水果相比,营养物质损失了不少。不仅大部分饱腹感差,而且每百克的含糖量更高,不如直接吃水果更健康。

4.不要用水果代替主食

水果虽然有纤维素、果胶等,能支持饱腹感。但大多数水果都有较高的含糖量,用水果来代替主食,很容易摄入过多糖分。如果非要用水果代替主食,最好选用每100克果肉里含糖量小于10克的水果。

部分内容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腾讯医典、精准医学、家庭医学在线、中国疾控中心、人卫健康

来源:CCTV生活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油一换,肝癌几率少一半?医生提醒:这3种油不要用了!自查更换
...油真的要少吃!你做到了吗?》.中国妇女报.5024-05-03 3.《致死率排前三的饮食方式,就藏在你家餐桌上,吃错的人赶紧改!》.中国妇女报.2023-09-09未经作者允
2024-08-27 17:58:00
...的饮食模式,则可以预防52.1%的胃肠道肿瘤发生。 二、致死率前三的吃法,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吃?饮食对于健康的影响非常大,说到不良的饮食习惯,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摄入大量高
2024-05-28 09:12:00
1毫克即可致死!夏日警惕餐桌上的“致命杀手”
昨日(7月16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紧急提醒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用超过保质期的湿米粉长时间泡发的木耳、银耳警惕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米酵菌酸是什么?1毫克即可致命!“米酵菌酸”由
2024-07-18 13:42:00
柳叶刀:中国“饮食杀手”不是油和糖,致死率前三的吃法,尽快改
28岁的小雅从事医疗器械销售工作,业务能力出众的她已经是部门经理,不过工作也是真忙,经常需要与客户应酬、加班,经常自己回去的晚了还会点烧烤等食物来当夜宵。无肉不欢的小雅,还特别偏
2023-08-15 15:34:00
11万人研究发现:经常吃这些食物,更容易患糖尿病!竟不是油和肉……
...终身服药,更痛苦的是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终都是死于糖尿病并发症。2023年11月,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在中华
2023-12-26 10:36:00
11万人研究发现:经常吃这些食物,更容易患糖尿病!竟不是油和肉……
...终身服药,更痛苦的是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终都是死于糖尿病并发症。2023年11月,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在中华
2023-12-26 14:26:00
大规模研究证实,多吃绿叶菜、补充叶酸,可降低肠癌风险
...织(WHO)统计,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排名第三、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癌症类型。结直肠癌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只影响5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轻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很低。然
2023-12-04 16:20:00
古典时代的雅典饮食方式
...物制品可能是简单的面包,也可能是精美的糕点,供应在餐桌上,使得饮食更加丰富多样。在古典时代的雅典,精英阶层的饮食习俗受到了各种食物的丰富和品质的影响。他们能够享用肉类、鱼类、
2023-08-05 17:29:00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的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不过此种疾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呈逐年增高态势,已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加重疾病负担。以下通过科普此疾病的相关知识,旨在能让更多人认识与了解
2023-09-13 09: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年6款疤痕贴推荐:全肤质适配
《自然・生物医学工程》2025 年发布的全球疤痕修复白皮书指出,场景化祛疤产品市场规模已突破 200 亿美元,年增长率达 230%
2025-10-17 10:06:00
正典燕窝与中国检科院达成溯源合作,引领行业全链透明时代
10月16日,在正典燕窝肽杭州生产线投产仪式上,青岛正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正式签署溯源服务协议
2025-10-17 10:06: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特色诊疗:了解不一样的艾灸——葫芦灸
在古代,艾灸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黄帝内经》中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艾灸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
2025-10-17 11:07:00
骨痛灵酊为啥贴60分钟?中药药液+透气胶贴,起效快、药效久
随着气温降低,不少骨痛患者会依赖外敷贴剂缓解膝盖、腰部、颈部疼痛,却常被传统膏药“贴一整天、敷一整晚”的繁琐时长所困扰
2025-10-17 11:51:00
酵母蛋白:低嘌呤的高品质蛋白新选择
在追求健康饮食的今天,高嘌呤食物成为了许多人,尤其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关注的焦点。传统观念中,高蛋白食物往往与高嘌呤含量相联系
2025-10-17 14:17:00
2025年口碑榜NMN抗衰品牌热门产品前十名,主流NMN抗衰产品介绍推荐
慢慢走进大伙视线的NMN,在当代健康领域里,是与细胞能量代谢过程及衰老相关的重要物质。其核心价值在于作为NAD+的直接前体
2025-10-17 14:18:00
荣治床垫:打造健康舒适睡眠新体验
在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睡眠问题逐渐成为普遍困扰:有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有人被夜间翻身的噪音惊醒,还有人睡醒后仍觉腰背酸痛…… 这些看似常见的睡眠痛点
2025-10-17 14:20:00
馒头里竟藏着“实验室”?看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学子如何用面粉“发酵”科学梦想!
鲁网10月17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66级新高一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厨房科学实验”。他们系上围裙、拿起面盆
2025-10-17 15:37:00
金乡县第二人民医院:脊柱侧弯筛查进校园 护航青少年脊柱健康
为关爱青少年脊柱健康,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近日,金乡县第二人民医院组织专业医疗团队走进高河街道中小学校,为学生们开展了脊柱侧弯筛查活动
2025-10-17 16:11:00
拥有这款6款“毛孔级”控油因子的洗发水,蓬松效果更持久
清晨刚洗的头,到了下午就塌成 “油饼”;发缝宽得能透光,扎马尾像 “秃了半截”;头油味混着汗味,和客户近距离沟通都得刻意保持距离…… 越来越多油头
2025-10-17 17:22:00
护肝产品品牌排行,Livereliv科学配方精准养护肝脏
现在不少人都开始注意到了护肝的重要,但面对五花八门的不同品类,很多人都无法下手。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难题,此次筛选了10款不同品类的选手
2025-10-17 17:23:00
菲律宾胰腺癌患者跨国寻医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蒋林君为生命接力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国际患者——来自菲律宾的53岁男性D先生(化名)。罹患胰腺恶性肿瘤伴转移的他,在广泛了解医疗信息后
2025-10-17 17:24:00
秋风起“emo”来?3招破解“悲秋综合征”,别让情绪跟着落叶飘
“落叶飘下来就莫名心慌,晚上多梦睡不沉”“明明桂香满城,却提不起劲出门”——如果你也被这样的情绪缠上,或许正遭遇“悲秋综合征”的侵袭
2025-10-17 17:26:00
东城中医医院陶广正主任:肿瘤更喜“痰湿体质”的人!防瘤?祛湿应先行
陶广正,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获国家特殊津贴,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银质奖章。陶广正教授既承家学
2025-10-17 18: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大伟:痰湿体质最典型的四个特征
专家介绍: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胆囊炎、肝囊肿、胆结石、胆囊息肉、乙肝、甲状腺结节、桥本病、甲状腺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
2025-10-17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