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韩海建
召开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举行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示范……为提升城乡环境卫生,助力国家卫生县创建,今年来,江西省余干县打好垃圾分类“组合拳”,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办实垃圾分类“关键小事”,逐步完善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于一体的垃圾处理体系,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多维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蝶变跃升,营造出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余干人民的“新时尚”。
“沿街撤桶”文明靓丽。“爷爷奶奶,垃圾分类要分清,环境卫生齐参与,城市环境更美丽。”在日常检查巡查中,余干县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人员以志愿服务形式促进机关干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并进行大宣传、大动员,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县城市管理局针对城区主次干道实施环卫车定时、定点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服务,根据沿街垃圾分类收集情况,不断整合优化线路,着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执法队员章蒙告诉记者,沿街商户们听到提示音后,会将事先分类好的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一一倒入对应的垃圾桶内,整个收运过程井然有序,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出门即‘上车’”,“原先沿街摆放的垃圾桶已悄然‘退位’,街道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清爽有序,城区主次干道没有随处可见的垃圾桶,环境卫生状况反而提升了。”
“化繁为简”便民利民。该县按照“合理布局、简便易行、环境友好”的原则,在前期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小区居民户数、垃圾产生量、居民出行路线等因素,优化点位布局,推进投放点“撤桶并点”,将中心城区200多个居民小区原有的3500余个垃圾投放点位撤并成两分类桶点至1300余个,追加投放智能垃圾分类屋23座,垃圾分类亭、垃圾分类灯箱75套,有效解决了收集设施破旧脏、投放点卫生脏乱差等问题。通过定时定点投放、及时收运,重点落实“点对点、面对面”督导,从源头提升了分类质量。同时完善分类收转运体系,开展街面、小区以及中转站分类垃圾收集运输,建立多渠道监督检查机制,防止出现运输环节“二次污染”。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居民小区分类设施及桶点布设覆盖率达100%。
“敲门行动”深入人心。开展面对面交流宣传活动、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向居民发放绿色环保手提袋、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为充分调动小区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将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做深做实,县城市管理局深入垃圾分类“敲门行动”,“行动”小组制定好行动方案后,党员志愿者、垃圾分类劝导员分组对小区家庭开展入户宣传,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手册等和条例手册,引导居民主动学习、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截至目前,共开展上门入户宣传场次近1000次,户数约5万户,入户宣传率达到82%。通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增强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越来越多市民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好习惯。
“执法+普法”双管齐下。聚焦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薄弱等环节,该县以居民小区、沿街商铺、商业综合体为重点,加大垃圾分类服务指导和执法检查力度,形成“交办-反馈-复查-督办-复查-处罚”的闭环管理机制, 刚柔并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紧迫性和责任感,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为持续做好管理与执法有效衔接,县城市管理局还通过教育劝阻、书面警告与执法处罚相结合方式,促进管理责任人和个人积极履行责任。同时采取执法检查与宣传教育“双管齐下”的措施,促进辖区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助力城区环境品质提档升级。不仅如此,执法人员还通过案例普法、文明宣讲,引导越来越多的商户、民众认识到合理处置生活垃圾的重要性。“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限于执法部门的处罚监管监管,更需要大家的自觉参与。”市民李先生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9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