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海归博士返乡深耕智慧农业 借华创会拓宽创业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07 16: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黄冈11月7日电 题:海归博士返乡深耕智慧农业 借华创会拓宽创业路

记者 马芙蓉

坐在办公室,左手咖啡,右手手机,在轻点屏幕间,完成水稻种植、管理、收割、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操作……这是海归博士潘新星憧憬的智慧农业场景。在家乡湖北黄冈浠水县散花镇,他正努力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海归博士返乡深耕智慧农业 借华创会拓宽创业路

潘新星(中)查看水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今年37岁的潘新星曾在爱尔兰留学、工作11年,其间获得人工智能博士学位,并在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员。2020年3月,因父亲意外离世,潘新星便辞职返乡,接手父亲经营了17年的水稻专业合作社,打造智慧农业。

“我们开发了‘智慧农田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建模,确定了耕种、收稻、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潘新星近日受访时介绍,在系统指令下,各个环节照章办事,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不确定因素干扰的风险。

海归博士返乡深耕智慧农业 借华创会拓宽创业路

潘新星驾驶插秧机在田间劳作。受访者供图

目前,合作社利用“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管理着500余亩示范稻田,效率、产量得以提升。潘新星以早稻为例指出,今年合作社早稻亩产量基本达到1000斤,而往年平均亩产量约700斤。

借助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潘新星还改造升级大米生产车间,提升整米率;用智能自动化机械提升米粑产能;建成湖北大米线上运营中心,通过电商将大米及米制品销往全国各地。2022年,合作社仅大米销售收入就超过6000万元。

回望三年多的创业路,潘新星坦言并不容易。尤其是回国之初,不了解国内市场,加之缺少人脉,他有些迷茫,好在政府、侨办、侨联等及时提供支持,帮助他顺利走上正轨。而与华创会结缘,更是让他受益良多。

海归博士返乡深耕智慧农业 借华创会拓宽创业路

潘新星参加2022年华创会并与参会嘉宾合影。受访者供图

潘新星首次参加华创会是在2022年,结识了不少金融、农业、科创等领域的朋友,大家分享创业经验,相互介绍人脉、市场。其中,一个投资领域的朋友在潘新星资金周转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另一个朋友帮他牵线搭桥,促使他与武汉某高校食堂签订大米长期供应订单。

在2022年华创会上,潘新星还与荷兰、德国、缅甸、泰国等国家参会代表建立联系,围绕设施农业、农机产品及大米产品走向海外、大米品牌化打造等合作进行洽谈对接,为后期合作打下基础。

2023年华创会即将开幕,潘新星将再度参会,并推介“智慧农田管理系统”。

在潘新星看来,中国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优化、农田种植水平提升、农产品品牌化过程中,均需要数字信息化技术支撑,因此“智慧农田管理系统”应用前景广阔。

海归博士返乡深耕智慧农业 借华创会拓宽创业路

潘新星查看水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智慧农田管理系统’还需不断迭代升级,这离不开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持,而华创会正好可以提供对接的平台。”潘新星期待借助今年的华创会,结缘更多有识之士,将“智慧农田管理系统”打造得更加成熟,推广应用至更多地区。

“父亲在世时,希望有一天我能把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知识用在种地上,现在我做到了。”潘新星表示,在父亲手上,合作社修建田间水泥公路,乡亲们实现“开着小汽车去种田”的梦想。他相信,随着“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让乡亲们坐在家里,用手机、电脑就能把田种好的日子,也不再遥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万才返乡聚合力 振兴家乡谋发展​——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 艾粤敏 吴海兰 覃飞翔系统识别就能自动施肥,动动手指就能种菜……在兴宾区
2023-09-21 07:48:00
博士种草莓 高管养肉牛!“新农人”将现代科技引入传统农业
...推广。在贵州“雁归兴贵”政策支持下,像李世瑶这样的返乡创业者正不断涌现。为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
2025-06-23 11:26:00
“归雁经济”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农民日报》头版关注贵州大学生返乡创业
...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返乡入乡就业创业,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发掘新功能、新价值,利用新理念、新创意,创建新产业、新业态,以青春力量激活乡村经济,在实
2025-06-18 13:54:00
“乡”约菏泽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在行动
...发展新模式;做客“青‘村’会客厅”,学习基层治理和返乡创业的先进案例;前往牡丹产业基地,寻访“一朵花绽放一座城”实现“花样”致富的振兴画卷,探访“青年友好型街区”,了解城市与
2023-08-10 18:38:00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新农人袁良辰返乡创业,带动农民致富—从打工仔到“兔博士”通讯员 王玉卓5月28日,在邓州市桑庄镇鲁大寨村的肉兔养殖基地内,一只只膘肥体壮、憨态可掬的小兔子在一排
2024-05-30 02:34:00
...农业农村局等共同承办。大赛自5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返乡农民工、海归博士、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的众多乡村振兴项目参赛,经过严格的项目计划书评审,竞争激烈的初赛,15个项
2023-09-19 15:23:00
济南博士返乡创业,一年卖出3000多万元
...,造起了无人机。跟随他回来的,还有物联网领域的11名返乡硕士。这名曾取得西北工业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电子和信息专业双博士学位的海归,开始书写他的返乡创业记。“理工男”回到家乡
2023-11-03 16:31:00
...长春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回乡创业生涯。决定返乡创业,王逸夫正是看到了家乡政府抛来的橄榄枝,看到了一系列优厚的政策以及未来发展机遇,他坚信家乡的这片热土必定大有可为。王
2023-11-05 00:47:00
人才返乡为村庄注入活水
...转自:北京日报第七届北京市农村创新创业大赛收官人才返乡为村庄注入活水本报讯(记者 王可心)9月15日,第七届北京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收官,10个优秀项目现场获得表彰。今年,参赛
2023-09-17 04: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速度”和“效率”所裹挟,以至于忘记了生活中最珍贵的温度。近日
2025-10-21 13:56:00
探寻创业密码,临沂市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
为学习推广方舟创园、百沃生物等先进园区和企业的成功创业经验,10月17日,临沂市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各县区(开发区)高层次创业人才代表
2025-10-21 05:13:00
“光荣泡”见证共青城从荒滩变新城
10月15日,江西省共青城市,深秋的凉风掠过窗台,拂过案上那本泛黄的相册。相册的主人是86岁的倪新华,他双手有些颤抖地翻开相册
2025-10-21 05:52:00
问政快报(2025.10.21)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9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06条,其中,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2025-10-21 05:52:00
江西27个项目入围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大赛总决赛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记者从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
2025-10-21 05:52:00
南昌市新建文化中心开馆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锣鼓铿锵奏响文化新声,非遗画卷铺展千年底蕴。10月19日,南昌市新建文化中心正式开馆。这座总建筑面积达13001平方米的文化新地标将免费开放
2025-10-21 05:52:00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营业执照、社保登记、一次性创业补贴全办齐了,全程不到两个小时。”日前,在太原市小店区“创业一件事”专窗前
2025-10-21 06:19:00
10月20日太原公交公司消息,随着新建路通车,途经该路段的21条公交线路恢复原线行驶。随着新建路全线通车,途经该路段(包括横穿水西门街
2025-10-21 06:49:00
10月19日从太原学院获悉,太原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16日揭牌成立,这是太原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大健康产业战略、精准服务地方经济
2025-10-21 07:20:00
10月19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向全校9000余名学生,详细介绍了该校毕业生李耀华利用所学知识,建设格鲁吉亚首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B2桥)与横跨高加索山脉深谷的超大跨径拱桥(B3桥)
2025-10-21 07:20:00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唐福刚)今年以来,开滦股份范各庄矿持续深化“双控”机制建设,组织开展“零”隐患单元创建活动,以点带面
2025-10-21 07:31:00
河北新闻网讯(李志云)巷道里两个连续的急弯,一度成为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公司(简称“开滦钱矿公司”)掘进的“拦路虎”。如今
2025-10-21 07:33:00
河北新闻网讯(程珺、王育民)聚焦基层审批服务突出问题、深度剖析典型案例、还原复盘业务场景……近日,唐山市行政审批局组织全市行政审批系统开展“周末大讲堂”专题培训活动
2025-10-21 07:37:00
四川甘孜文旅推介会在南京举行“网红局长”刘洪向市民发出“邀请函”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希望明年在甘孜的大街小巷,看到更多南京的朋友
2025-10-21 07:44:00
去企业、进校园、看“苏超”,2025CHINATIV创新中国之旅代表团首站欧洲青年在南京感受创新活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10月16日—18日
2025-10-21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