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
摸清、监测碳排放“家底”,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一环。然而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如何统计排放?如何精确计量?
8月14日,“走进新质生产力前沿”系列活动新型能源体系专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副主任徐厚东介绍,目前主流的碳核算方法是通过卫星监测和烟气监测实际测量,但投资大、运维成本高。而他们通过电量数据来分析测算碳排放,成为一项创新。
为何能通过用电量分析和测算二氧化碳排放?徐厚东解释,用电量和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有明显的相关性,用电量可以直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他给出一组测算数据,用电量和能源活动的碳排放量相关性达到0.95,跟工业生产过程的相关性也达到了0.81。
通过电力数据计算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的数据,从而快速准确计算出碳排放量,在数学和物理机理上是可行的。不仅如此,电力数据实现了数据的全面智能化采集、传输和处理,也为碳排放的核算提供了优质的基础数据源。
徐厚东进一步解释,电碳计算模型将历史电量、GDP、清洁能源占比等数据,与能源消费、工业产量数据进行训练,通过构建回归分析模型计算碳排放,主要思路是以电算能、以能算碳,最终得到区域和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去年6月,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通过验收。“我们正在建设运营省级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与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贯通,依托电碳计算模型,分析监测全省碳排放情况。”徐厚东说,下一步将为重点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做好碳排放的分析、计算和服务,助力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5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