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福田区园岭街道百花儿童友好街区。这里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一米高”的风景和友好:童梦乐园应用教育学理论,提供自然的场地,不按照成人设想界定的游戏规则,允许孩子释放天性、自由探索,无拘无束地攀爬、跳跃;打开850平方米封闭式绿地,活化成百花门户花园,“画”上多彩的糖果色、可爱的猫咪字体;在大树的树干上画上猫头鹰和小狗等小动物的图案,让孩子们自主地去探索藏在大树上的艺术,让街区的艺术成为城市与自然的媒介,把创意和童趣交给孩子……
正午时分,阳光透过树缝洒下来,树底下的孩子们脚踩泥土、沐浴阳光、追逐嬉戏,拥抱这个广大的世界,尽情享受自然与生命的馈赠。风儿把他们的欢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在这个最“宠”娃的街区,从一米高度看过去,俯仰皆是风景。这让记者想起一个故事:妈妈带着年幼的女儿逛街。回家后,妈妈问女儿开不开心。女儿却回答说,今天只看到一根根奇怪的柱子。妈妈追问下才恍然大悟,原来女儿个头矮,在人来人往的商场里被成年人的大腿挡住了视线,没有享受到购物的乐趣。
的确,购物商场大多是为有消费能力的成年人设计的,在成人眼中美好的“购物天堂”却不是儿童眼里的乐园。城市背后的设计理念其实与商场类似:对成年人友好的城市,未必对儿童也一样友好。从这个角度说,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关键在于理念的转变,在城市建设中真正以儿童为中心,更注重倾听儿童的声音、满足儿童的需求,更好支撑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这种城市设计理念上的转变,折射出城市文明的进步。儿童是城市的未来,一个对儿童友好的城市一定是有温度的、充满希望的城市。当我们“蹲”下来,看看“一米高”的城市是什么样,或许更能观察到城市的文明程度。
如今,不光在福田区园岭街道,在深圳很多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出行系统等,都随处可见对儿童的友好。前不久,深圳发布了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标准《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提出了细致的指标体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18:26: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