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几天发了一个关于周穆王给宠妃盛姬隆重办丧礼的事。其中讲到周穆王和盛姬违背了周代同姓不婚的原则。周王室“姬”姓,周穆王叫“姬满”。盛姬也是“姬”姓。两个人都是“姬”姓,在周代原则上是不能结婚的。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叫“盛姬”不一定是姬姓。
盛姬是盛国国君盛伯的女儿。盛国就是“姬”姓国,出自于周文王。爸爸是姬姓,那女儿为什么不是姬姓。反驳的话,需要一个理由,告诉我为什么父女不同姓。还有就是有的人认为,关于“姬”,就是指美女,或是身份地位高贵的女子。这得看是什么时候,要是汉代,没问题。放在春秋,没有这种称呼。
“盛姬”不是名字,是典型的春秋时期贵族妇女的习惯称呼:母国国名,叫上“姓”。母国是盛国,姓“姬”,所以叫盛姬。这种称呼在春秋很多。比如齐国有很多齐姜,母国是齐国,齐国“姜”姓,所以叫“齐姜”。这个不稀罕,讲个稀罕点的。
春秋三小霸里的楚武王和郑庄公的夫人都叫“邓曼”。“邓曼”也是母国名加上“姓”。这两位君夫人都是邓国国君的女儿,邓国是“曼”姓。所以两个人都叫“邓曼”。
郑庄公的母亲叫“武姜”,这就是另一种称呼了。这是丈夫谥号加上自己的姓。武姜的丈夫是郑武公,“武”是谥号,所以夫人叫武姜。齐国那么多齐姜,其中有一个“宣姜”,就是齐僖公的女儿嫁给了卫宣公。本来是要嫁给公子伋的,被卫宣公自己占有了。卫宣公谥号“宣”,所以叫“宣姜”。
这么多“姜”里还有一个“芮姜”,号称春秋时期的妇好,芮国在陕西韩城,那儿有一个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可以去看看这个芮姜夫人的随葬品,太豪了。“芮姜”又是一种称呼,丈夫的国名加上自己的“姓”。芮姜嫁到芮国,自己姓“姜”,叫“芮姜”。
还有一个“声姜”,齐国人嫁到鲁国,鲁僖公的夫人,鲁文公的母亲。“声”是她死后的谥号。所以,用自己的谥号加上自己的姓,这也是一种称呼。“声”作为谥号男女通用,女子以声为谥号多半不是什么好的评价。鲁国有个泉台,宫殿。就在声姜死的时候忽然有十七条蛇作祟。鲁国人觉得这和声姜的死有关。“声”就是出了怪异的事,奇闻异事,或是丑闻,反正不是好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