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刘英
惟妙惟肖的玉兔、绚丽多彩的花瓶、韵味十足的花灯长廊……大年初一(1月22日)晚上6点刚过,济南趵突泉景区内57组花灯次第点亮,华彩尽现,花灯的倒影在流动的泉水中跳跃,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一直在等这一天!终于盼来了!”时间回到当天上午8点,趵突泉景区电工班班长刘震比以往更早到岗。再过10小时,暂别三年的趵突泉灯会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刘震和同事们这些灯会“守夜人”也将再度上岗。
从趵突泉南门进入,向西穿过白雪戏楼,刘震工作的变电室隐现于一片竹林中。从外面看,这座古色古香的二层建筑与公园融为一体。建筑内部分为高压和低压两层区域,保障着灯会和景区日常用电的正常运转。
“景区忙起来才是常态。”刘震今年54岁,从事景区电路维护工作已有30多年。“过去趵突泉灯会年年办,济南人都习惯了,我们也习惯了。”对刘震和同事们来说,巡查、应急演练、线路维护,“为灯会守夜”就是过春节的印记。
2023年趵突泉灯会沿用“第42届”的称号,免费和预约入园成为最大的特点。“今天景区来了好多游客,怎么也得有3万人次吧!”游客越多,刘震的工作也越忙,要时刻巡检灯组的线路有没有被损坏,以确保用电安全。
“今天景区里一个指路牌的灯线被大风刮低了,影响游客通过,我顺手把线往上挂了挂,路过的游客还以为我是游客中的‘雷锋’呢。”刘震觉得,虽然他的工作不直接和游客打交道,但游客的感受直接反映出这份工作的意义。在灯会带给人们美好回忆的背后,离不开用电安全的全方位保障,这其中始终有他们这些“守夜人”的身影。
有一次,在巡检工作中还闹了笑话,让游客感觉刘震和同事们“很另类”。2019年的灯会高峰期,有天趵突泉东门附近传来一股焦糊味,“当时游客太多,我们不敢贸然给灯组停电,于是就走近每个灯组仔细检查,甚至趴在上面闻。有游客就说,别人都是和花灯拍照,你们怎么要闻一闻?”经过排查发现,焦糊味是从别处刮到公园的。“但我们直到全部检查一遍都没问题了,才放下心来。”刘震说。
下午5点,员工食堂开餐,菜不错,刘震却吃得匆忙。“马上要点灯了,我得去园子里守着。”灯会期间,电工班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常态。
伴随着夜幕降临,趵突泉景区内华灯闪耀。“太美了!”刘震和同事们的身影,在观赏花灯的人群中穿梭。晚上8点半,游客陆续散去,进入灯组维护时间,灯会“守夜人”的忙碌,正式回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3 1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