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回家!埋骨异乡71年,这名宿迁籍志愿军烈士等到了亲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13:11: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近日,宿迁市沭阳县章集街道烈士陵园的英烈墙前,工匠认真地刻下“朱保华”三个字,正式将埋骨异乡71年的志愿军战士朱保华“接回家”。在这场特殊的迎接仪式上,朱保华的侄子非常感慨:朱保华牺牲后,家人一直想要找到他的遗骨,70多年来,全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直到今年5月底,终于找到了他的下落,圆了家里三代人的心愿。

回家!埋骨异乡71年,这名宿迁籍志愿军烈士等到了亲人

记者了解到,朱保华祖籍是宿迁市沭阳县章集街道何杨社区,原东北军区第十八陆军战士,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勇往直前,屡建战功。1952年,他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斗中,身负重伤,在后方锦州医院医治无效,光荣牺牲,被安葬在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内。

当年,因年代久远、信息不畅,家人与朱保华烈士彻底断了联系。“知道他牺牲了,但具体发生了哪些事,安葬在哪,我们都不清楚。”朱保华烈士的侄子朱焕成介绍,朱保华烈士没有后人,唯一的弟弟朱保珍心里一直牵挂着他的消息,这些年来,反复叮嘱子侄辈们要找到朱保华。

如今,朱保珍已经年过90,由于身体原因,已经没有能力再寻找哥哥的下落。寻亲的这个接力棒就交到了朱焕成、朱开洲、朱焕春等晚辈手上。“起初都是大海捞针,没有任何进展,直到一年多前,终于有进展了!”朱焕成说,2021年11月,辽沈战役纪念馆推出了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朱保华”的名字赫然在列。

回家!埋骨异乡71年,这名宿迁籍志愿军烈士等到了亲人

随后的时间里,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和宿迁当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持续不断的努力下,最终确认名单上的朱保华烈士就是朱焕成一家苦寻多年的大伯,如今安葬在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内。今年5月底,朱焕成等3名侄子带着一张泛黄的烈士证明书赶到了锦州市。

“70多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如今看到大伯在这里安葬,我们终于安心了。”记者了解到,作为寄托,在这场跨越了71年的祭奠上,朱焕成等人特意从家乡装了一抔家乡的黄土,抵达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后,又在朱保华烈士的墓前,换上了锦州的黄土带回家中。

回家!埋骨异乡71年,这名宿迁籍志愿军烈士等到了亲人

他们一行回到宿迁后,为继承烈士遗志,弘扬烈士精神,章集街道烈士陵园将朱保华的名字刻上了英烈墙,让烈士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回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赵登亚 章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亲人墓前“相见” 思念终得安放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70年·70人”志愿军英烈专题寻亲持续进行 ——亲人墓前“相见” 思念终得安放孙芳夫妇清明前祭扫二叔孙德清。王悦谋 摄□ 本报记者 刘霞 刘春“二叔,我们来看
2024-04-04 05:37:00
英雄回家 | 跨过北纬40°,祖国带您回家
跨过北纬40°,祖国带您回家——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侧记中国军网记者 赵松岩 韩金宝 刘雅昕这是一条静止的纬线。从新疆到辽宁,从高原到平原,从陆地到海洋,北纬40°线静静
2023-11-24 16:13:00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人民眼·传承红色基因)
...烈士遗物。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供图孙嘉怿(左)看望志愿军老兵。 谢 好摄王建刚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清理杂草。程 聪摄引子2014年至今,我国已迎接10批938位在韩
2024-09-27 05:41:00
...新闻网当地时间11月23日上午,接运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的中国空军运-20专机从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起飞。长眠异乡70余载,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在沈阳市抗美
2023-11-23 17:00:00
...转自:闽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琳雅)近日,一则寻找烈士家属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方明伍,这位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至今仍在广西边境烈士陵园静待家人
2024-05-30 02:08:00
...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出品的8集微短剧《报告班长!山
2025-10-24 14:40:00
阜宁县成功帮助李振烈士寻找到亲人
...伍,194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月,李振入朝担任志愿军37兵站医院院长,1953年6月14日,遭敌机空袭光荣牺牲。牺牲后,遗体被护送回国,安葬在辽宁省丹东市抗
2023-11-30 17:16:00
74年后 英雄与家人跨时空“重逢”
...像。王茜摄刘志贵,1924年出生,1949年参加革命,生前为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战士。1950年10月,刘志贵为保家卫国阔别故土
2024-04-04 19:46:00
...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发起“70年·70人”志愿军英烈专题寻亲活动,走访9个省(市),行程总计3.2万余公里,为29位英烈成功寻亲。这项活动最近入选中央网信办20
2024-03-28 04: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