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回家!埋骨异乡71年,这名宿迁籍志愿军烈士等到了亲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13:11: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近日,宿迁市沭阳县章集街道烈士陵园的英烈墙前,工匠认真地刻下“朱保华”三个字,正式将埋骨异乡71年的志愿军战士朱保华“接回家”。在这场特殊的迎接仪式上,朱保华的侄子非常感慨:朱保华牺牲后,家人一直想要找到他的遗骨,70多年来,全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直到今年5月底,终于找到了他的下落,圆了家里三代人的心愿。

回家!埋骨异乡71年,这名宿迁籍志愿军烈士等到了亲人

记者了解到,朱保华祖籍是宿迁市沭阳县章集街道何杨社区,原东北军区第十八陆军战士,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勇往直前,屡建战功。1952年,他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斗中,身负重伤,在后方锦州医院医治无效,光荣牺牲,被安葬在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内。

当年,因年代久远、信息不畅,家人与朱保华烈士彻底断了联系。“知道他牺牲了,但具体发生了哪些事,安葬在哪,我们都不清楚。”朱保华烈士的侄子朱焕成介绍,朱保华烈士没有后人,唯一的弟弟朱保珍心里一直牵挂着他的消息,这些年来,反复叮嘱子侄辈们要找到朱保华。

如今,朱保珍已经年过90,由于身体原因,已经没有能力再寻找哥哥的下落。寻亲的这个接力棒就交到了朱焕成、朱开洲、朱焕春等晚辈手上。“起初都是大海捞针,没有任何进展,直到一年多前,终于有进展了!”朱焕成说,2021年11月,辽沈战役纪念馆推出了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朱保华”的名字赫然在列。

回家!埋骨异乡71年,这名宿迁籍志愿军烈士等到了亲人

随后的时间里,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和宿迁当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持续不断的努力下,最终确认名单上的朱保华烈士就是朱焕成一家苦寻多年的大伯,如今安葬在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内。今年5月底,朱焕成等3名侄子带着一张泛黄的烈士证明书赶到了锦州市。

“70多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如今看到大伯在这里安葬,我们终于安心了。”记者了解到,作为寄托,在这场跨越了71年的祭奠上,朱焕成等人特意从家乡装了一抔家乡的黄土,抵达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后,又在朱保华烈士的墓前,换上了锦州的黄土带回家中。

回家!埋骨异乡71年,这名宿迁籍志愿军烈士等到了亲人

他们一行回到宿迁后,为继承烈士遗志,弘扬烈士精神,章集街道烈士陵园将朱保华的名字刻上了英烈墙,让烈士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回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赵登亚 章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亲人墓前“相见” 思念终得安放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70年·70人”志愿军英烈专题寻亲持续进行 ——亲人墓前“相见” 思念终得安放孙芳夫妇清明前祭扫二叔孙德清。王悦谋 摄□ 本报记者 刘霞 刘春“二叔,我们来看
2024-04-04 05:37:00
英雄回家 | 跨过北纬40°,祖国带您回家
跨过北纬40°,祖国带您回家——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侧记中国军网记者 赵松岩 韩金宝 刘雅昕这是一条静止的纬线。从新疆到辽宁,从高原到平原,从陆地到海洋,北纬40°线静静
2023-11-24 16:13:00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人民眼·传承红色基因)
...烈士遗物。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供图孙嘉怿(左)看望志愿军老兵。 谢 好摄王建刚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清理杂草。程 聪摄引子2014年至今,我国已迎接10批938位在韩
2024-09-27 05:41:00
...新闻网当地时间11月23日上午,接运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的中国空军运-20专机从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起飞。长眠异乡70余载,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在沈阳市抗美
2023-11-23 17:00:00
...转自:闽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琳雅)近日,一则寻找烈士家属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方明伍,这位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至今仍在广西边境烈士陵园静待家人
2024-05-30 02:08:00
阜宁县成功帮助李振烈士寻找到亲人
...伍,194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月,李振入朝担任志愿军37兵站医院院长,1953年6月14日,遭敌机空袭光荣牺牲。牺牲后,遗体被护送回国,安葬在辽宁省丹东市抗
2023-11-30 17:16:00
74年后 英雄与家人跨时空“重逢”
...像。王茜摄刘志贵,1924年出生,1949年参加革命,生前为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战士。1950年10月,刘志贵为保家卫国阔别故土
2024-04-04 19:46:00
...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发起“70年·70人”志愿军英烈专题寻亲活动,走访9个省(市),行程总计3.2万余公里,为29位英烈成功寻亲。这项活动最近入选中央网信办20
2024-03-28 04:44:00
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归祖国,2位烈士为潍坊籍
...前,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相关情况。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前11批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比对,并成功为
2025-09-12 16: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