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1-09 15:39:00 来源:极昼编辑部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文| 知识分子

作为早期从清零转向共存的国家,新加坡曾经多次面临疫情高峰,但现在仍是全球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一期的国别报告,新加坡累计新冠病例218万余人,1707人死于新冠,病死率只有0.0783%。截至2022年6月的统计显示,新加坡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超额死亡率只增加了万分之2.49。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根据霍普金斯大学新冠数据库的数据,过去三年中,世界新冠平均病死率为1.13%,高收入国家平均病死率为0.86%,香港特别行政区病死率为0.45%,日本为0.20%,新加坡的病死率几乎是最低的。而且纵观整个大流行三年,新加坡基本上一直保持着较低的病死率。

2022年8月29日起,除非搭乘公共交通或者进入医疗设施,新加坡政府不再要求民众戴口罩。10月10日起,所有疫苗接种差异化管理措施被解除,500人以上的活动、夜店ktv、餐饮场所都不需要检查疫苗接种情况。

放开口罩和疫苗限制后,新加坡现在的日常生活几乎和疫情前无异,新加坡政府还计划在春节后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彻底实现同新冠共存。

近期新加坡的疫情数据依旧平稳。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显示,9月22日至11月22日,新加坡新冠感染者的死亡率为:获得最低限度保护的人群(三针mRNA/亚蛋白疫苗或四针科兴疫苗)的总体死亡率为0.024%;在此基础上,过去一年接种加强针的人群的总体死亡率为0.025%(加强针优先照顾老年人和重病风险较高的弱势群体);未接种任何疫苗人群的总体死亡率为0.067%。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从清零转向共存,新加坡平稳过渡的经验值得借鉴。

1

每一步都和民众坦诚沟通

“关键在沟通,新加坡政府每走一步都会和民众透明地沟通。”谈及新加坡抗疫取得的成就时,新加坡眼董事长许振义这样回答。

透明、坦诚是新加坡在疫情期间始终坚持的沟通原则。疫情之初,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要求,把内阁每天收到的详细疫情报告,包括电子表格和数据页都在卫生部网站上公布。

时任卫生部长甘金龙表示,新加坡政府坚持“尽可能透明。我们知道的就是你们将知道的,我们告诉你的就是我们知道的。回答问题时,我们坦诚相待。如果我们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我们会去找出答案。”

在信息透明的环境下,民众了解新冠信息几乎没有门槛。打开新加坡卫生部网站,民众可以直接看到过去28天全国感染人数、死亡率、需要吸氧及ICU患者比率。

点开“更多统计数据”,民众能看到本地和外来毒株基因测序的结果,了解国内各类毒株所占的比例,XBB、BQ.1、BF.7这些毒株占比多少,根本不需要猜。民众还能看到过去一个月ICU病房使用率,包括新冠病人、非新冠病人和空置的比率,直观感受到疫情的严重程度。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想去医院,各大医院的床位占用率、入院所需的等候时间都能随手查到。如果担心疫苗有副作用,可以去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看月度疫苗的安全报告。

疫苗安全报告极为全面,从皮疹、眼睑肿胀、麻木、脉管炎、头晕及胸痛这类普通不良反应,到过敏和心肌炎等严重不良反应都有记录。并且区分了mRNA疫苗、亚蛋白疫苗、灭活疫苗,以及疫苗前两针和加强针的不良反应率[7]。

新加坡政府的信息服务同样非常周到。这几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书的梁同学,对这点印象深刻。即使不关心新闻,每天Gov.sg消息平台仍会给他按时推送疫情消息,学校会发邮件分享疫情政策。组屋电梯里几乎没有商业广告,都在轮播疫情的公益广告。“感觉信息是主动来找你的。”

连信息公布的时间都是沟通后的结果。疫情之初政府在深夜公布病例数,这让民众极为焦虑,白天开始传播各种小道消息。了解到这点后,政府把公布时间提前。

疫情严重时,卫生部每天都会公开详尽的疫情信息更新。在疫情最紧张的时间段,卫生部几乎每周都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卫生部长和其他官员向民众分享疫情进展。

许振义提到,在XBB疫情之初,新加坡卫生部曾估计高峰感染会达到25000人。这个预测数据披露出来这几个,引起部分民众对政府无法继续压制疫情的不满,以及政府会重新收紧防疫措施的担忧。但政府没有选择隐瞒这些预测结果。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这种透明度加强了公众对医疗系统的信任,即使事情没有按预期进行,它也是公开和诚实的。”许振义说。

信任是抗疫成败的关键。《柳叶刀》2022年初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国的新冠感染率和死亡率不能用经济水平、政治制度、国家能力、社会不平等甚至医疗保健水平来解释,最有解释力的因素是社会对政府的信任。

帮助新加坡政府赢得信任的,还有他们沟通上的技巧和诚恳的态度。

新加坡曾是坚定执行清零政策的国家,被多家媒体誉为抗疫典范。要想转向共存,转变民众心理是重要的一环。

第一步是提出路线图。2021年6月24日,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三位领导联名发表了《与冠病共处,如常生活》,提出新冠可能成为地方性流行病,要转向和新冠共存。

转向的关键是疫苗接种。新加坡政府计划到7月初,三分之二的居民要接种至少一针疫苗。2021年8月9日之前,三分之二的居民要接种两针。

共存后的新常态有如下特点:轻症患者不住院、不大规模追踪密接者、监测重点从病例数转向重病人数,插管人数和ICU人数、恢复大型活动、开放边界。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疫情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新常态下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向新常态转变的关键因素和时间点是什么?看完这篇文章,民众已经对这几个问题有了大致的预期,不会被突然的开放打得措手不及。

之后,卫生部长宣布从2021年8月10日开始正式分四阶段迈向“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常态。在这份路线图里,每一阶段持续多久,会放开什么样的限制都有清晰的规划。

新加坡政府改变民众态的第二步是,引导公众的注意力,改变关注的重点。

在宣布共存前,新加坡就开始了宣传上的准备。根据《金融时报》专栏的说法,宣布共存前新加坡,已经将关注重点逐渐从感染数转为关注重症感染者。

《联合早报》每日疫情图表在2021年6月10日后增加了“ICU&输氧病例人数图”。卫生部公开的新冠监测图表显示大部分病人都是轻症或无症状,自然引导民众去关注重症情况。财政部长黄循财公开表示“新加坡要调整,只关注重症病人。”

在提出共存路线图不久,新加坡爆发了大规模的聚集性疫情。但新加坡没有采取清零时期常用的半封城措施,只是部分收紧防疫措施,这让不少习惯封锁的民众感到焦虑。卫生部长王乙康则在随后部长声明中表示,由于德尔塔病例的传染性,清零是不可能也不可持续的。

王乙康将解释的重点放在重症率上,以缓解民众对感染数激增的恐惧。“过去几周每日感染人数急剧上升,但需要吸氧或入住加护病房(ICU)的重症患者人数仍然相对较少...我们已经成功削弱了感染与重症之间的联系。”

第三点是诚恳的态度。翻看这两年的新加坡抗疫新闻,尤其是高级官员的讲话,谅解、坦白、感谢、辛苦都是高频词。

放开后,新加坡不出意外地赢来了第一波爆发。这波爆发来势凶猛,新加坡被迫停止放开,再次收紧防疫措施。

在疫情高峰时,李显龙出面安定民众情绪。他承认之前预计不足,并且坦陈目前的压力。“由于德尔塔变种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病例的增幅比我们所预期的高出了许多...未来几个月会是艰难的。我预计在接下来几周,本地的每日病例仍会持续增加。我们的医疗体系将继续承受压力。”

这不是李显龙坦言的唯一错误。许振义回忆,李显龙承认抗疫过程中犯了三个错误,第一是没有尽早强制大家戴口罩,第二是过去对入境旅客的隔离太宽松,导致病例外流,第三是2020年新加坡客工宿舍疫情管控没有做足。

许振义表示,承认眼前的困境和决策的失误,也是赢回认同的方式。“他承认犯错,获得民众谅解的可能就高一点。另外,知错能改,以后犯错机会的可能就会少一些,你会对他稍微多点信心”。

2

我们将会有控制地开放,

我们不想来个大爆炸

新加坡政府在沟通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这只是民众心理层面的建设,如果没有充实的物资准备,在现实的压力面前这些心理准备只会瓦解。

李显龙在2022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应对新冠危机,新加坡学到的重要一课是提前计划。他说,“无论眼前的问题有多紧迫,都要提前预测和计划。在整个新冠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提前考虑几步,并为不同的突发事件做准备。”

“在我们每天有几十个病例,每天做几百个PCR测试的时候,我们开始考虑当我们有几百个病例,每天需要做几千个PCR测试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李显龙说,"这些应急计划和行动必须提前做好。如果我们等到病例真正激增时才采取行动,那就太晚了。"

2020年疫情之初,新加坡民众也曾经在超市抢购方便面、卫生纸、消毒液,在线上抢购口罩。但从清零转向共存这段时间里,药品、抗原、血氧仪之类抢手的防疫物资,却没有抢购断货一类的情况出现。

许振义也表示,疫情之初口罩和消毒液曾经缺货。但在他的印象里退烧药、特效药、疫苗从来没有缺货,只是特效药需要医生处方,会分配给危重病人。

这要归功于政府的准备工作。在正式放开前一个多月,新加坡政府控股的淡马锡基金开始为所有家庭发放免费血氧仪。各家的邮箱都收到了带兑换券的传单,居民可以在一个月内去各网点兑换血氧仪,出了问题可以更换。血氧仪的说明书不仅说明了用法和指标,还专门提到了“沉默性肺炎”的风险。

新加坡政府还在2021年8月到9月向每个家庭分发了6套抗原,并在10月到12月期间又分发了10套抗原。需要居家隔离自测抗原的密接人员还可以凭身份证件,从新加坡上百个24小时营业的售货机上领取3套抗原。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转向开放前后,疫苗是新加坡抗疫的重点。新加坡的疫苗防线构筑很及时,2021年9月2日,已经有80%的民众实现完全接种,83%的人至少打过一针。脆弱人群的保护尤其到位,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覆盖率达到84%,60-69岁老年人口覆盖率达到90%。

9月中旬,新加坡开始推动加强针接种,首先是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为了推进加强针的接种,李显龙公开接种加强针,并说“冠病疫苗专家团已建议像我这样的60岁及以上人士、乐龄护理设施住户及有免疫缺陷者接种多一剂疫苗。”

截至10月7日,已经有大约72%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经预约或接种了加强针。在10月4日和9日,加强针的接种范围逐步扩大到50-59、30-49岁的成年人。

绝大多数人都接种了mRNA疫苗,科兴疫苗占比不到2%。虽然新加坡承认科兴疫苗,但新冠疫苗接种委员会还是建议优先接种mRNA和亚蛋白疫苗,因为它们保护力更强[20]。

新加坡能快速推动疫苗接种,也是建立在前期的准备上。

在世界各国围绕疫苗的争夺战中,新加坡抢在了最前头。早在2020年6月,新加坡就抢先下订单,甚至出溢价购买了莫德纳疫苗,当时各类疫苗还没有完成临床实验。2020年8月,新加坡又和科兴及辉瑞达成协议,12月辉瑞疫苗就到达新加坡。后续新加坡政府还在和其他公司协商,购买其他疫苗作为备份和应急之用。

许振义表示,新加坡政府曾经承认,抢先下单疫苗是新加坡政府下的赌注,冒着部分疫苗研发不成功或者交付失败的风险,但好处是可以第一时间拿到疫苗,为新加坡民众接种。

李显龙曾在演讲中表示,为了实现确保疫苗供应的承诺,新加坡在不同的候选疫苗上花了一大笔钱,而且不是都有回报,但“为了保护新加坡人和加快我们向新常态的转变,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代价。”

2021年8月31日,新加坡正大力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疫苗接种工作。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上,新加坡外交部还捐助了50万剂辉瑞疫苗给澳大利亚,可见新加坡的疫苗储备充裕到了何等程度。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对新冠口服药物,新加坡也是亚洲最早下手的一批国家。

2022年1月初,新加坡开始和辉瑞药厂谈Paxlovid订单,同时对药品进行审核。2月初,Paxlovid已经到货新加坡,用于治疗住院的新冠患者,3月初更把Paxlovid下发到社区。有重症风险的患者(例如有心脏病、癌症和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可以在症状出现5天内去公共卫生准备诊所 (PHPC) 开药。卫生部全额支Paxlovid费用。

新加坡能迅速作出引进药品的决定,可能依靠了内部信息的帮助。台湾学者指出,淡马锡基金是辉瑞的最大领投股东,新加坡很可能参考了辉瑞公司内部的临床数据,帮助政府做出决定。过去全球抢订押宝疫苗时,新加坡就曾经借助过这种优势。

有了各方面的充足准备,“短缺”没有成为新加坡迎接第一波冲击的关键词。

在充足准备的基础上,新加坡的放开仍然非常谨慎。在2021年7月底放开管控措施前夕,卫生部长王乙康曾经说过,“我们将会有控制地开放。我们不想来个大爆炸,然后可想而知地被炸掉。”

对于放开,王乙康最爱用的比喻就是骑自行车下坡。如果任其发展,车会越来越快,最终失控翻车。所以需要不时踩刹车减速,以确保安全到达。管控措施就是放开阶段的刹车。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牛津大学团队制定的严格指数,是新冠管控政策严格程度的指标。从新加坡的数据图上看,转向共存并不意味着180度转弯,一口气取消全部管控政策。而是对接种疫苗(绿色线)和没接种疫苗(红色线)的人群采取不同策略,接种疫苗的人群可以先享受宽松的防疫政策,到下个阶段没接种疫苗的再跟上,一个一个台阶下得非常稳健。

2021年8月10日后,新加坡放宽了防控政策,正式向共存转变,但很快病例开始呈指数级增长。新加坡政府于9月27日后再次收紧防疫政策:居家办公、居家上学、堂食人数限定在两人等。

这次收紧,新加坡卫生部明确提出“必须不断调整我们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医疗保健系统,并确保它不会不堪重负。” 李显龙也表示,“这么做是为了减缓病例的增幅,让医护人员有喘息的机会,让医疗体系能够稳定下来。”

王乙康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讲得更为明确,放开后抗疫的重点是减少重症病例,确保医疗设施不会不胜负荷。“要是不能够的话,我们就要坦白跟民众解释,需要收紧防疫措施。”

3

以重症医疗资源为核心,

调整防控政策

在2021年11月底疫情高峰回落后,卫生部做了一次总结,他们判断疫情状况的主要指标:患者存量、传染率、重症患者数和重症患者率,所有政策都是围绕这四项指标进行调整。

分流轻症患者,把资源留给重症患者,是减轻医疗压力最紧迫的步骤。卫生部曾经表示,放开后重症病人增长率符合之前的预计,但过多轻症患者出于焦虑去医院看病,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因此,新加坡整合了已有的医疗资源,建立了为新冠患者提供护理的四层系统。

最严重的病人在ICU接受治疗。新冠治疗设施(CTF)是系统第二层,主要接收老年人和患有潜在的慢性疾病的脆弱人群。

CTF本身没有太多的医疗资源,更多是一个护理和监测设施,和医院相辅相成。如果这里的病人原有的疾病恶化,或者任何有新冠病情恶化的早期迹象,就会被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CTF大概承载了10%的患者。新加坡最多同时有9家CTF,这些机构都是在放开后一个半月内建成的。

再下一级是社区护理设施 (CCF),这里主要是安置轻微症状或没有症状,但又出于各种原因和家人需要隔离的患者。如果居家隔离不方便,可以由患者主动申请到CCF隔离,这里大概承载了20%的患者。

对其他几乎所有患者,居家隔离都是默认选项。2021年9月15日新加坡政府规定,只要完全接种疫苗的12至69岁成年人,没有严重的合并症或疾病,有独立房间,没有超过 80 岁或属于脆弱群体的家人,患病都要居家隔离。

作为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它做对了什么?

10月中旬开始,除非是1岁以下80岁以上,或者50岁以上没打过疫苗,其他所有患者都默认居家隔离。在《传染病法》的要求下,绝大部分病人都能按要求居家隔离。仅在十月初,居家隔离的人数已经超过总病例数的一半。

此外,新加坡对最脆弱、最容易出现新冠重症的人群进行了着重保护。

9月中旬,政府决定禁止探访养老院,并敦促养老院加快打疫苗的进度。去医院探病也受到了限制,只有孕妇、小孩、无行为能力和危重病人可以允许探访。危重病人可以同时接受五人探访,其他三种病人只能接受一人探访。

新加坡还通过了疫苗接种差异化安全管理措施(VDS),限制没有接种疫苗人群的的行动范围,特别是对老年人常去的小贩中心、食阁和咖啡店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这不仅是为了感染拉平曲线,更是保证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安全。

为了应对感染高峰,卫生部一直在积极与公立、社区和私立医院合作,为新冠患者预留更多床位。从2021年7月到10月,新冠患者病床的数量从 900 张增加到2500张,到10月底病床数增加到3700张。其中约有170张是ICU病床,另有100张可临时处理ICU病例。

在疫情最紧张的11月初,ICU病床依然没有出现短缺。当时新加坡各医院一共有380张ICU病床,新冠患者占据了三分之二。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叶振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平衡点”,新加坡吸取了韩国和美国ICU床位短缺的教训,保留了必要时扩充病床供应的能力,又没有空置床位导致资源浪费。

医护人手是另一个难题。政府向社会招募了大量人力,并且询问了新加坡护理委员会注册但暂时没有执业的护士,仅在10月初就募集了900人补充医护人手。甚至新加坡武装部队医疗队的医务人员都被动员参与医护工作。同时,医院通过推迟择期手术和减少非紧急护理服务,空出了20%的总负荷。

不过,当医疗系统的紧张程度有所下降时,新加坡很快开始计划放松管控、回到放开。在9月底收紧疫情政策之前,财政部长黄循财就承诺过,“一旦我们的医疗系统稳定下来,一旦新的医疗能力到位,我们将继续我们的重新开放计划。”

第一波疫情回落后,卫生部立刻放松了管控。卫生部考虑了时机因素,认为放开如果离过年太近,放开管控和回家的人群叠加会引起新的感染潮。另外,卫生部担心,随着时间流逝疫苗保护力会下降,推迟放开会错过这个疫苗高保护力的窗口,导致更多感染。

度过第一波高峰后,由于免疫屏障的建立和医疗系统的完善,2022年奥密克戎和XBB两波疫情高峰都没有对医疗系统造成第一波那么大的压力。XBB疫情甚至没有达到预测中的峰值,使得卫生部提前预备的800张床位出现了300张空缺。政府也没有再度收紧防控政策,只是限制了医院和养老院的探视。

在新加坡读书的梁同学回忆,放开后第一波疫情高峰时,华人社区对新加坡政府的骂声不少。但到了今年,新冠话题已经在新加坡没有太大讨论度,影响甚至不如前一段时间的登革热。

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梁同学说:“刚来新加坡的时候,还是会对疫情有所担心和畏惧,后来觉得新加坡这边是比较务实,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事实告诉我们,新冠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本近一个月新冠死亡人数飙升,发生了什么?
...2022年8月29日起,除非搭乘公共交通或者进入医疗设施,新加坡政府不再要求民众戴口罩。10月10日起,所有疫苗接种差异化管理措施被解除,500人以上的活动、夜店ktv、餐饮
2023-01-14 13:05:00
现在,国外真躺平了么?
...兰和新加坡。疫情爆发三年以来,新西兰全国新冠肺炎总病死率只有0.03%,远低于流感。新西兰2019年和2022年去世者的年龄分布,变化不大原因也很简单,新西兰有极高的疫苗接种
2023-01-11 13:06:00
“与新冠病毒共存”:半年过去了,新加坡怎么样了?
...bp\"/>新加坡实行“断路器”防疫时的商场(图源:新加坡政府官网,Tan Yong Lin摄)经过56天的抗疫,新加坡社区病例终于不再有新增。虽然总有反复,但仍然处在社会医
2022-12-08 15:38
不恐慌不挤兑,新加坡度过奥密克戎波靠的是“三大件三小件”
...员集中检测,而是采取“自我检测”的模式。一年多来,新加坡政府已给全国每户家庭派发四次抗原检测棒,第一次是2021年8月,最近一次是今年11月至12月,每户派12支。除了政府派
2022-12-23 18:22:00
对抗奥密克戎感染“冲击波”,全球有哪些经验可借鉴?
...密克戎为主后,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步放开。今年3月15日,新加坡政府宣布,社会管控措施将进一步放宽,新加坡将进入新阶段。8月末,新加坡正式取消了在室内强制戴口罩的规定,在10月8
2022-12-21 15:40
感染之后,6个国家与新冠的共存之路
...果接种疫苗后身体出现问题,将赔付现金。到 2021 年底,新加坡政府为进一步推动民众接种疫苗,只有接种过疫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才能得到免费治疗。 新加坡还采取许多方法动员老年
2022-12-08 10:47
公共卫生专家:医疗系统最大的威胁是我们对病毒的恐惧
...甚至生活难以自理。他们如果感染以后,重症率、病死率会增加,要集中我们现有的资源,强化对这些人的保护,积极推进这些群体的疫苗接种。对这些群体,社区层面首先要做好摸底排查,他们可
2022-12-14 13:21
公卫专家黄严忠:“快速达峰”会引起不必要的重症和死亡
...?黄严忠:这倒不一定。奥密克戎的毒力已经降到低点,病死率很低。虽然传播力在高点,但只要各地区的医疗资源挤兑峰值曲线不完全一致,比如A地于2023年1月1日达到峰值,B地在2月
2022-12-26 10:40:00
张文宏最新演讲发出两个呼吁 称我国具备把疫情转变为地方性流行的能力
...传染病的致命性。比如新加坡,超额死亡已接近0,新冠病死率近期也非常低。张文宏认为,新加坡之所以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超额死亡人数大幅降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德尔塔变异株
2023-01-09 12:4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