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代总督为何不敢拉旗造反?头上戴着四个紧箍咒,反只有死路一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0 15:09: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那会子,为啥子很少有地方政府胆敢反叛朝廷呢?这可是一位读者大人留给御史的问题哦!要是御史没记错的话,大概在两年前,咱好像写过类似的文章呢。不过,既然今儿个又提到了这档子事儿,御史就借着这个话题,再给大伙重新梳理梳理这方面的知识吧!

清代总督为何不敢拉旗造反?头上戴着四个紧箍咒,反只有死路一条

要说地方政府没有反叛过朝廷,那可真是不准确啊!就拿康熙初年的三藩之乱来说吧,那可是相当著名的一次反叛事件。不过呢,三藩之乱的性质和一般的地方政府反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吴三桂他们三个藩王可不是什么地方政府,从法律上讲,他们可没被赋予管理地方行政的职责,地方上的事还是巡抚来具体负责。只不过这三藩仗着手里有兵权,就开始趾高气扬,把地方行政大权都给侵夺了,最后竟然跟朝廷对着干。

嘿,你知道吗?自从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可是下了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再也不分封异姓王啦!当然,死后追赠的情况还是有的啦。后来的雍正、乾隆两朝,又开始对地方封疆大吏的权力动手动脚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削弱地方大员的军权,分散驻军并多层节制】

地方驻军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八旗驻防兵,他们主要驻扎在重要的城镇和交通要道,只有东北和直隶是分散驻防的。另一个是绿营兵,他们遍布全国各省,而且在每个省下面还分散布置,这和明代的卫所军、镇戍军可不一样。明代的每个驻防点都有很多军队,驻防点也没有清代这么多。

清代总督为何不敢拉旗造反?头上戴着四个紧箍咒,反只有死路一条

全国的绿营兵大概有60万人,分到每个省的话,大概有二万到四万人不等。按照规定,各省的绿营兵都得听总督的,总督名义上是各级武官的老大。

“节制”这个词挺含蓄的,跟“统率”、“领导”比起来,好像差了那么一点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监督。

然而,总督大人作为一把手,手握考核大权,提督、总兵等绿营高级将领也不得不对其俯首帖耳,通常情况下,哪敢与总督大人正面硬刚,凡是总督大人的命令,都得乖乖听话。

统治者好像也察觉到了各省总督可能带来的风险,于是就想了一系列的招来限制总督的权力。一是把各省的军队分散驻扎,还规定总督和提督、总兵不能在一个城里(只有四川总督和四川提督在成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分散的独立小军区,也就没办法形成反叛势力了。

清代总督为何不敢拉旗造反?头上戴着四个紧箍咒,反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点呢,就是总督虽然是地方上最大的军政老大,但朝廷却没给他调兵的大权。按照规定,要动用地方军队,必须得上报兵部,还得得到皇帝老儿的批准。要是没有紧急情况就擅自调兵的,那就得“卷铺盖走人,发配边疆充军”。

可是呢,只要朝廷一打仗,就会临时找个统帅,等仗打完了,再把这统帅给撤了。所以啊,大将军、将军、经略这些官衔,都是给带兵打仗的将领的,不是常设的官职。这也说明了朝廷对地方军权的掌控,可真是够厉害的啊!

【第二、严格限制地方财政大权】

无论干啥,前提都是得有钱。清代吸取了历史教训,对地方财政掌控得那叫一个严啊。明代的时候,各省赋税有一大半都留作地方公用了,所以我们发现,只要一提到明代国库的银子,往往只有几百万两,跟清代动辄数千万两相比,那可真是天壤之别啊!

清代总督为何不敢拉旗造反?头上戴着四个紧箍咒,反只有死路一条

在清朝,各省上交的赋税至少有80%都要上交给户部,留给地方政府的钱和粮食只够勉强维持日常开支。而且,就算是这部分钱粮的使用,也得经过户部的严格审核。不管你是总督、巡抚还是布政使,要是不请示、不汇报就擅自挪用各司库的钱粮,那可是要依法问斩的哦!

朝廷对地方大员的财权控制那叫一个严啊!严到什么程度呢?给您举个例子,按照奏销制度,除了常例之外,地方各级官员要是动用了三百两左右的银子,督抚就得向户部打报告审批;要是超过了五百两,那就得惊动皇帝陛下亲自审批了。

可以说总督在这种限制之下,就像一只被拔掉了牙齿的老虎,根本没有任何财政大权。没有了这个大前提,什么招兵买马、笼络人心都是空话,就算勉强拉起了大旗,也维持不了几天,就像一个没有燃料的火箭,飞不了多远就会掉下来。

【第三、总督无时无刻都处在监督之中】

顺治皇帝打从一开始,就对各省总督心存疑虑,但那时候主要的麻烦还是打仗,所以没工夫去处理这个问题。

清代总督为何不敢拉旗造反?头上戴着四个紧箍咒,反只有死路一条

康熙爷登基后,国家算是消停了,开始进入和平发展的时期,这才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行政、民政这些方面。从康熙爷中期开始,他就陆陆续续地派出了一些心腹成员到各省去充当密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江南三织造。

这三位织造,打着为皇帝采购衣服和贡品的幌子,实际上是来监督江南的地方大员的。康熙给了他们密折的权力,只要有点风吹草动,立马就有密报传到京城。

雍正之后,奏折制度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监视地方督抚的主要手段之一。皇帝老儿将这密奏权大肆铺开,布政使、按察使甚至是道员都有了,让他们担起了监督督抚的大任。

这总督的日子过得可真是不容易啊,先不说反叛朝廷这种大事了,就算是收点银子、娶个小妾这种小事,也得小心翼翼的。不过这种“以下制大”的措施,倒是有效地解决了督抚尾大不掉的局面。

清代总督为何不敢拉旗造反?头上戴着四个紧箍咒,反只有死路一条

【第四、人事调整十分频繁】

跟基层的知县、知州差不多,也是经常调来调去,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有名的封疆大吏,在好几个省之间跑来跑去。

本来嘛,人事调动太勤对地方治理没啥好处,毕竟新官上任得磨合好长一段时间呢。可清代的地方官就是这么悲催,往往刚磨合好,对地方政务有点子眉目了,就得卷铺盖走人咯。

皇帝心里跟明镜似的,但在他眼里,啥都不如皇位稳固重要,其他的都得靠边站,尤其是总督这类高官,老让他们在一个地儿待着,皇帝心里终归是不踏实的。当然也有例外,但能长期在一个地方当总督的,不是满洲贵族中的大佬,就是皇帝绝对信任的心腹。

清代总督为何不敢拉旗造反?头上戴着四个紧箍咒,反只有死路一条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局势变得内轻外重,地方督抚们逐渐掌握了军权、财权和人事权。然而,即便到了这种地步,也没人敢跟朝廷叫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年羹尧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何没实力反叛
...候要是年羹尧想要反叛,已经完全不可能了,也绝对只有死路一条。善于察言观色的朝廷官员们,一看雍正调年羹尧出任杭州将军,便已心知肚明,年羹尧彻底失势,雍正要开始对年羹尧下手了。于
2024-04-26 21:06:00
年羹尧真的是因为恃功骄纵而死的吗
...意罢免官员等。随便一项都是雍正所不能容忍的,故只有死路一条,雍正将其杀之。虽说大多数人认为年羹尧的骄纵是他最重要的死因,但历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知你对此怎么看呢
2023-05-15 06:21:00
...他子孙做个穷人,才合朕意。”如此看来,贪官们只有“死路一条”了?并不是。雍正朝的贪官,其实是连“死路”也没有的,他的政策是:“死了也不放过!”雍正四年,广东道员、福建道员均因
2023-03-15 14:29:00
李侍尧两次被判斩立决,又两次被乾隆宽恕,原因何在
...是这样就敢去贪污,就像前面所说的勒尔谨那样,只能是死路一条。
2023-02-23 14:56:00
石达开为什么选择江西为根据地?
...川河流抵御对手,却也容易受对手反包围。所以,这也是死路一条。选择江西、四川,都是死路一条,可石达开偏偏就选择了,其格局可见一斑;翼王不是王者的料,最多只能割据一方,当个土皇帝
2023-08-22 21:27:00
解放军喊话台舰:不要为“台独”卖命,“以武拒统”只有死路一条
...大的破坏,你们不要为‘台独’卖命,‘以武拒统’只有死路一条。”
2024-05-23 23:57:00
她从船妓到“海上武则天”,实力吊打清英政府
...势力受到打击,郑一嫂才决定去谈判。因为不谈判可能是死路一条,而谈判也许还有一线生机。第一次谈判的时候,张保仔想要保留自己的战船,清政府没同意,而后才有后面郑一嫂的第二次谈判。
2023-06-22 14:18:00
韦俊渡江投靠李秀清,为何洪秀全不敢下手?
...杀戮”。和州兵变爆发,韦俊彻底绝望了:留在太平天国死路一条,退隐山林也是死路一条,唯一出路就是投降清朝。换句话说,和州兵变,成了压垮韦俊最后一根稻草。 04、陈玉成领地意识
2023-08-22 16:26:00
...独”分子的下场没有任何改变:负隅顽抗、拒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即使他们侥幸躲过解放军空袭,大陆也已经准备好审判他们的法律。
2024-08-28 19: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