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3月16日,以重庆本土著名美术家、教育家万从木先生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从木传》作品研讨会在重庆市永川图书馆举行,万从木先生的曾外孙、《从木传》作者刘辰希以及中国作协等有关行业专家学者齐聚永川,围绕万从木生平事迹、文学创作、近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进行研讨。
图为研讨会现场。永川区宣传部供图
万从木1899年出生于重庆永川县大安场(今永川区大安街道),是近代著名美术家、教育家,重庆历史文化名人,别署竹山山人、停云阁主,因其擅画松树,人们又称他为“万松木”。
万从木早年就读于上海美专,后赴日本西京美术专门学校学习,1921年回国在景德镇作瓷画,后返重庆任教并创办《世界美术画报》,期间多次举办画展,在当时颇有影响。为振兴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改变旧社会的落后面貌,他与杨公庹等人于1925年共同创办了西南地区第一所实施新式美术教育的美术专科学校(今四川美术学院),任校长二十余年,培养了大批美术、艺术人才。
小说《从木传》以万从木的人生经历为故事线索,立足基本史实、紧扣时代脉搏,讲述从木早年求学、青年办学、晚年兴学,在国难深重的年代里以教鞭、画笔为武器,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美术事业,践行教育救国理想的传奇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张力十足、浓厚丰满的人物形象。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表示,《从木传》以万从木先生的求学办学经历为主线,将抗战时期大后方文艺和教育战线发生的故事通过文学形式表达了出来,既忠实于历史的真实又结合了小说的想象,笔法从容淡定,火候把握到位,极富张力地描绘出了个人、历史和时代的紧密联系,是一部很值得分析和探讨的优秀作品。
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重庆现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凌承纬分享说,万从木先生是西南地区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行者、开拓者之一,不能被忽略和遗忘。小说《从木传》从零散的、碎片式的史料入手,巧妙地处理了文学创作中虚与实的关系,以其笔下的文学创作成就且丰富了历史的真实,作为一部文艺作品来说非常可贵。
据了解,2007年9月,万从木先生女儿携家属回永参观,对永川文艺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当即表态捐赠从木先生遗作仿“十八描法”、《风尘三侠》等收藏品20余件,用于设置万从木先生作品展厅。至此,从木先生作品荣归故里、落户永川。2013年,重庆市举办题为《回响——重庆美术六十年》的大型艺术文献展,万从木的作品第一次走进了重庆美术馆。
“万从木作为重庆本土美术家、教育家,他的一生是中国一代美术教育人奋斗的缩影。扎根这片土壤,讲好这些故事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万从木先生的曾外孙、《从木传》作者刘辰希说。
“历史是城市独特的记忆,文化是城市流淌的血脉”。近年来,重庆永川区把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构建“五大高地”、实施“七大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重庆市永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小梅表示,接下来,永川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加大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持续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文化强市贡献更多永川力量。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重庆市永川区委区政府、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出版集团联合主办,中国作协等有关行业专家、市区级单位、高等院校学生等共计90余人参加。同期,永川博物馆还将举办“万从木书画展”等系列活动。
通讯员 丁威
编辑:王光建责编:秦雨审核:宋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6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