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3-02 10:36:00 来源:澎湃新闻

电视剧《南来北往》在今年春节前后播出,收获相当高的收视率与点击量。在火车上发生的故事跨越大江南北和几十年时光,引发观众们的集体共鸣。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海报

对于导演刘璋牧来说,这个项目对他最大的吸引力是能与编剧高满堂、导演郑晓龙合作,但难度相应也很高。时间跨度大、人物群像多,呈现起来复杂性很高:“最大的难点就是在人物上,如何让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如何让演员的情感表达细腻准确,还有这么多演员,戏怎么能搭上?这是我第一考虑的问题。”为了把人物捋清楚,刘璋牧给每个人物写了导演版人物小传,“笔记本写满好几本。”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左一)在片场

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是典型的年代剧,而在刘璋牧看来,很多年代剧是在追忆过往岁月的苦难,“因为那个年代经济水平不高,物资匮乏,咱老百姓确实不容易。”但他觉得,既然已经有那么多正面描写苦难的作品了,这次就做点不一样的,“我们首先定下的基调是喜剧。”

他举例戏中姚玉玲低血糖引发的一系列喜剧段落,“姚玉玲低血糖,原因是她把仅有的粮票换成了布票,为了爱美,她宁愿自己饿着。爱美是她的性格,但背景事实是物资匮乏,吃都吃不饱,这是苦难,但我们让观众看到的是喜剧。”他表示,“我们不让观众直接看到苦难,但当观众去思考时,会发现这其中的艰难。”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刘璋牧与白敬亭、金晨在片场

定下了喜剧的基调,最重要的喜剧任务放在了两位主演——丁勇岱和白敬亭身上。“他们俩承载了故事的核心,是师徒,但一开始不愿意做师徒,从互相不情愿,到后来的默契和成为家人,这个过程是有很多‘斗争’的。而我要让‘斗争’的过程,变得‘逗笑’,让观众觉得好玩。”

他也坦言,喜剧对演员的要求确实很高,“喜剧是所有剧种里最难拍的,你过了,观众觉得是刻意‘挠痒痒’;你要是不够,观众笑点又达不到。所以咱们这两位演员都得功力深厚。”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刘璋牧与丁勇岱在片场

丁勇岱几十年的演艺生涯,表演经验非常丰富,但是正剧演得多,身上常有伟人风范,可只要人物捋清楚了,需求说明白了,丁勇岱和刘璋牧的默契很快建立。“导演和演员之间,因为陌生,因为创作风格不同,一般都要逐渐建立信任。我会给演员看我剪出来的片子,增加他们的信心,让演员理解我到底想要什么,信任建立了,就会产生非常好的默契。”而白敬亭则够勤奋机灵,“他非常聪明,又勤奋做功课,给这个人物做了不少设计,增加了喜感色彩。”

他还提到,《南来北往》几乎所有演员都在喜剧方面提供了不少创意,比如剧中蔡小年把要下车的乘客又给费力气推了回去,还傻乎乎地来了句“这是我应该做的”。“很多这类有意思的喜剧段落,都是大家集体的智慧,一人出个主意,整个戏的喜剧感就拔上去了。有这样的创作氛围和演员团队,对于导演来说很幸福。”但他也表示,“我一直不敢说咱们拍的就是喜剧,咱们只是拍了一个相对有幽默感的生活剧而已。因为纯喜剧太难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现实,就是不道德吗?”

姚玉玲这一角色,是《南来北往》中相当出彩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在几次情感选择上,引起不少观众的讨论和质疑,刘璋牧很理解部分观众的看法,但他提出:现实,就是不道德吗?

姚玉玲前期拒绝牛大力的追求和汪新在一起,汪新没工作了她毫不犹豫分手,又接受牛大力,但当贾金龙出现,她又离开了牛大力。刘璋牧承认:“在感情上,她是比较现实的,她这个现实可能会让观众讨厌,但我们希望做到让观众不讨厌。”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剧照

“现实,应该不是不道德吧?她也有爱,只是她爱自己爱的人,她更多爱的是自己。这其实在咱们当下社会是很正常的吧?我们不能用道德的制高点来断定一个人物是好人坏人。难道道德就是非要接受我不爱的人吗?难道对象条件好不好我还不能选择一下吗?然后有个条件更好的来追求,我就不能选他、我选了就道德低下了吗?从她的逻辑来讲,她的选择都很合理。何况,她也不知道贾金龙的身份。”

在剧中,姚玉玲的丈夫贾金龙是毒贩,在被没收财产后,她选择自力更生摆摊卖烧烤。某次重逢如今发达了的牛大力,今非昔比,令人唏嘘。部分观众觉得这个结局太残酷,且有“当年爱搭不理,现在高攀不起”的男性视角意味。但在刘璋牧看来,这也许是对姚玉玲最好的结局。“在那个年代,贩卖50克毒品就是要枪毙的,她作为毒贩家属,在得到所有贩毒带来的物质享受后,难道生活上不该付出代价吗?其实为了让她在法律上不受牵连,我们已经在剧作层面上强调:她不知道贾金龙贩毒。她如果知道,那就是参与贩毒,那可不只是坐牢的事儿。”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剧末,引发观众争议的姚玉玲和牛大力的人物归宿

“现在这个结局,虽然财产被没收了,但人好好的,带着懂事的孩子,做着小本生意自食其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刘璋牧强调,“至于大家觉得‘今天爱搭不理,明天高攀不起’,我有必要解释一下,这是过分解读了。我没有这个意思,高满堂老师也没有这个意思。我们想表达啥?牛大力一直很爱姚玉玲,他公司叫什么,叫‘摇啊摇’,而且在他看到姚玉玲那个瞬间,那个眼神里不是得意,不是炫耀吧?”

他认为,这场戏的主要表达,不在牛大力,而在姚玉玲。“姚玉玲此刻不能面对牛大力,她转身走了,还倔强地理了下头发,这是她的自尊。她边走边流泪,不是表现她后悔没跟牛大力,而是触景生情,感慨自己这一生的坎坷。她看到地上一支燃烧的烟花,她捡起烟花又露出笑容,这是她对未来的希望和她爱美的天性。所以牛大力看着她拿起烟花离去,他释然了。她孩子这么大了,有自己经营的小生意,依然对未来有希望,他觉得挺好。他把一直想送给姚玉玲但没送出去的戒指,放在了炉子上,意思就是这一切过去了,他不会去打扰她的生活了。”

“是不是因为旁边站着牛大力的现任,让大家有‘炫耀’的误读?但我们真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故意让姚玉玲‘悲惨’,而是从法理人情各个方面,作为毒贩家属,她继续过一种富太太的生活,这是不合适的。现在这个自力更生的结局,对她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刘璋牧感慨,回忆姚玉玲的一生,她坎坷很多,起伏很大,也非常的精彩,但是她能善终。“我想说,人生中有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事,这个叫命运。在命运的大风中飘忽着,我们就是浮尘,不可能每个人都有完美结局。”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剧照

他表示,姚玉玲是高满堂在剧本中塑造得非常出彩的人物之一,因此他也希望把这个人物诠释得足够真实有趣且可爱。他表示,演员姜妍在这一人物上付出了许多努力。“在探讨人物时,我会按我写的小传做人物剖析,然后我发现姜妍会比我想得还多,设计得比我好,功课做得比我细。”他提到,姜妍是他合作过的这么多演员里,唯一一个自己准备道具的演员。

有一场戏,姚玉玲从哈城回来,她给街坊四邻都准备了小礼物,给老吴媳妇准备了两个肥皂盒,给老蔡媳妇准备了笔,还给牛大力准备了一个大列巴,然后自己嚼着一个巧克力,“那些道具全是她自己准备的”。

在剧组顺词儿的时候,姜妍就提出:大院里都是好朋友好邻居,那么多年了难得回来,我想给他们带点礼物。刘璋牧觉得这可行,就赶紧要道具组准备,没想到姜妍已经准备好了,“我一看她准备的那些道具,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演员真的太用心了。”他还提到,现在剧里比较出圈的贾金龙给姚玉玲送三样礼物、贾金龙喝醉酒姚玉玲拖他进房间、姚玉玲做噩梦等等的生活桥段,都是与姜妍探讨设计的。“姜妍是个创作型的演员,创作能力非常强。”

符合时代,做出差异

“年代剧我也看了很多,要怎么跟人家做出差异化,但又要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这是刘璋牧在创作中常常在思考的。做《南来北往》这个项目,他找了很多相关资料和画册。比如剧中呈现的车厢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剧照

“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都是蒸汽机车,那时候车厢,型号叫22B,这是我们在铁道博物馆的资料里查询到。”包括列车员和乘警的制服变化也查了很多资料。刘璋牧回忆,当时去铁路博物馆查资料,有位已经退休的老乘务员,在几十年职业生涯中,一直在搜集各种关于铁路的报道和照片,“几十年做了厚厚一大本剪贴报,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了特别宝贵的资料。”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剧照

“比如在1978年到1979年之间,咱们铁路制服的扣子从塑料换成铜的,服装的口袋上多了两条褶,代表铁轨。然后四个口袋代表四个方向,所以这种服装被铁路系统内部称为‘四通八达’装,这都是我们在资料上看到的文章。”这个细节后来被用在戏里,成了姚玉玲改服装的几场戏,爱美的姚玉玲私自修改了制服,引发一场小风波,这个有喜剧感的片段在抖音传播极广。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剧照

车内拍摄,刘璋牧和团队也想了很多办法,尽量让观众觉得真实,“包括冬天在东北行驶的火车,由于内外温差大和湿度变化,窗户上会结冰花,车厢过道接缝的位置会有冷气钻进来,会结冰有冰霜,我们把这些细节全考虑在内了。”

还有剧集一开头两个孩子在人挤人的车厢座位底下玩游戏,这是刘璋牧的亲身经历:“小时候,我爸妈带着我坐火车,真是把我从窗户先扔进去,然后他们再爬上来。车厢里挤满人根本没地儿坐,大人能挤着站,孩子怎么办?两张报纸往座位下一铺,把我塞座位底下去了。”

《南来北往》的故事跨越40年,要呈现季节变迁和时代变化,还要考虑服化道演各个部门工作和档期协调,在棚内拍摄的季节表现上,一是常规的打光变化模拟季节的变化。二是通过一些植物的变化,比如刘璋牧在剧中设计了大院里的一棵树,“那棵树也有观众吐槽说假,颜色不对。这里我想说明一下,这种树叫紫叶李,4到5月开小白花,花落后长叶,刚开始叶子嫩绿,到长成后,它叶子就是紫红的,冬天呢,叶子落光。紫叶李耐寒,所以在北方也是有的,我在沈阳都见过。”

“我从来不觉得短视频low”

这次《南来北往》在电视台和网络平台播出,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与短视频平台上的宣传与观众自发二创分不开关系。虽然是长剧集创造者,但刘璋牧对短视频态度很客观:“我从不觉得短视频low,它只是媒介形式不一样,传播方式不一样。短视频有它很厉害的地方,无论是感官的刺激,还是它视听的节奏,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

他坦承,自己有时候也会思考短视频为什么能让观众喜欢,“我会去学习,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他表示,“当然,长剧集有我们自己的优势,就是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的深度,这方面是短视频暂时达不到的。短视频能让人爽、让人笑,但长视频的一个主要的优势是情感共鸣。”

专访|《南来北往》导演刘璋牧:喜剧背后,思索苦难

《南来北往》剧照

“时代在进步,我们确实应该多学习。但它弊端也有,太容易让人沉迷了,包括我在内。”他笑说,之前有时候点开,本来只是想看看大家对《南来北往》的一些反馈,结果短视频刷着刷着,五六个小时过去了。“刷多了真觉得脑子浑浊,思考不了问题,得重新把自己放空,沉静下来,才能找回状态。不同的媒介形式会驯化我们的大脑。”

在这样一个扁平化、内容垂直分类的时代,如何做出老少咸宜、人人爱看的大众向内容?“首先我要把自己当观众,我不能代表大众,但起码我是大众的一员。”他答道。

“就抛开自己干这行的身份,我得被这场戏打动。拍喜剧我笑了吗?我都没笑,那不行。拍动作戏,我紧张了吗?我都不紧张,那肯定不行。”他表示,“这次看很多观众对《南来北往》的喜爱,给了我很多信心。未来也会很坚定这一点:首先我能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观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潘斌龙专访:电影《第二十条》中的“最强NPC”
...持这部精彩作品。另外,潘斌龙参演的年代情感群像剧《南来北往》目前也在热播中,还请大家多多关注他的剧中的表现吧~来源:光影星播客作者:Zi编辑:慕悠
2024-02-15 16:19:00
《一雪前耻》主演乔杉,未来也有自己做导演的计划
...不算很多,但越拍喜剧氛围越浓,“东北人吧喜欢笑着讲苦难,不喜欢那么沉重。大家凑到一块,又是东北籍的演员、东北籍的导演,就弄的挺开心的了。如果你要单讲一个这样的事儿的话,就觉得
2024-09-21 15:06:00
《南来北往》承载着时代印记和命运变迁
2024开年大剧《南来北往》落幕,这部承载着时代印记和命运变迁的合家欢作品,在春节团聚之际给观众提供了温馨的陪伴和谈资,而意味深长的收尾更是令人唏嘘,显得后劲十足。该剧导演刘璋牧
2024-03-01 15:12:00
解决五个难题,导演刘璋牧把《南来北往》讲成喜剧
2024年2月20日刊| 总第3517期应该怎么去形容《南来北往》呢?公安剧?年代剧?生活剧抑或是喜剧?都可以,但都不全面。剧中有太多的时代观察和历史切口了,稍微挑出点来就是普通
2024-02-20 14:13:00
《抓娃娃》主演史彭元:喜剧赛道让05后小孩哥闯进去了丨专访
...幼就在父母为他编制的剧本中生活。因为接受了长时间的苦难教育,小马不负所望成长为一个善良、懂事、有责任感的好孩子,而且还是个学霸。但随着他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发现身边的人们越来越
2024-07-22 13:38:00
专访《来福大酒店》导演刘博文:不想消费苦难赚取观众的眼泪
...文不想走这一路线,他说道“我不愿意去加深某种意义的苦难,甚至消费苦难来赚取观众的眼泪”。在电影前半部分,有不少喜剧的演绎方式,提供了好几个捧腹大笑的场面。用温情和轻松的方式去
2024-06-01 10:21:00
想对标《人世间》+《狂飙》2.0,这剧还差多远?
...,高满堂编剧,白敬亭、丁勇岱、金晨等主演的年代剧《南来北往》登陆央8黄金档,讲述新老两代乘警的一系列成长故事。这部央视的开年大剧可谓是黄金班底、万众期待,从定档之日起,就被寄
2024-02-08 16:21:00
开播两个小时收视率破3!2024开年神剧来了
之前只觉得《南来北往》的演员阵容不错,没想到开播了之后,感觉是哪里都“对味儿”,哪里都挑不出毛病。郑晓龙导演的年代神剧南来北往已经开播,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收视率就直破三,这样的
2024-02-11 19:37:00
央视播出!40集年代剧来袭,众多熟脸戏骨坐镇,观众:有好戏看
...年代剧久矣。好消息是,很快就要到2024年,开年大剧《南来北往》也官宣定档,即将上线央视。这几年来,每年年初的开年大剧,总会有一部年代剧脱颖而出,甚至最终成为年度“剧王”。
2023-12-19 22:33: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2025微博大眼音乐节创南京音乐节单日人数纪录,星粉共创引领音乐节新潮流
11月9日,为期两天的2025微博大眼音乐节在南京高淳火热落幕。作为微博打造的首个音乐节IP,本次音乐节打造20个限定主题舞台
2025-11-13 15:10:00
为满足歌迷群体出行需求,11月17日凌晨,福州火车站将加开福州南至厦门G9805次“歌迷专列”。
2025-11-13 18:44:00
近日,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大麦娱乐灯塔研究院共同发布《2025中国电影市场及观众变化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
2025-11-13 22:06:00
人艺三代演员同台演绎《小郡之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11月13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年末大戏《小郡之秋》在曹禺剧场首演,为“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画上圆满句号
2025-11-13 21:50:00
《贝家花园的秘密》:取材自真实故事,“轻载体承载重历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1月12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网络微短剧《贝家花园的秘密》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11-13 19:20:00
「梦」张远2025「白」巡回演唱会特别版正式官宣
今日,歌手张远正式官宣其个人第三轮巡回演唱会计划中最具特殊意义的篇章——「梦」张远2025「白」巡回演唱会特别版。这场备受期待的特别版live
2025-11-13 17:13:00
视频摄制/孔新花“以前去长城,就是为了拍照留念。”电影《寻砖》今天下午在石家庄举行专场放映,主演张亮说拍完电影后,想法有了改变
2025-11-13 21:44:00
上饶市广信区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11月11日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小小勇士·强国有我《红蓝CS真人对抗赛》”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开营仪式上,教官们刚劲有力的战术动作展示
2025-11-13 15:17:00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以1949年至1950年的台海为背景,首次将吴石、朱枫等烈士的事迹搬上荧屏,还原了国民党参谋次长吴石在台湾白色恐怖中传递核心情报
2025-11-13 14:16:00
索南扎西:歌声传情,善行筑梦
在娱乐圈的聚光灯下,有一位名叫索南扎西的著名创作型青年歌唱家,甘肃省文化使者、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宣传大使、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2025-11-13 15:10:00
非遗合香亮相《不该停止的追问》首映礼 香气携勇气沁润全场观众
反性骚扰现实主义电影《不该停止的追问》全国首映礼于本月中即将启幕,而浙江非遗品牌 “湖上香局” 与之联合打造的《杭城香韵》情绪治愈系四季香盲盒
2025-11-13 14:08:00
作为优酷头部年番动漫,《师兄啊师兄》历经长达两年不断更的匠心打磨,终于迎来万众瞩目的第115集混沌海副本剧情。这一集不仅见证了寿云CP的甜蜜突破
2025-11-13 13:07:00
2025年11月12日,由成都月轮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眉山东坡老家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天府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阜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制的奇幻都市爱情短剧《这个仙尊不太冷》于成都正式开机
2025-11-13 12:37: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为青年影人铺路,为优质项目搭台。昨晚,2025年金鸡报晓仪式暨国贸之夜在厦门国博会议中心举行
2025-11-13 08:5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在每年数千部电影的激烈竞争中,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叩开国际顶尖电影节的大门?昨日,金鸡电影市场首次举办金鸡国际圆桌对话
2025-11-13 0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