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河网讯 树树皆秋色,山山挂秋果。霜降时节,万山红遍,林果香甜,在河南的千山万水间,标准化林业站正成为筑牢生态富民的“绿色堡垒”。
林业站已成为守护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近几年,河南持续推进乡镇林业站标准化建设,以看得见的成效在山水间铺展,不仅让生态文明的底色愈发鲜亮,更让乡亲们的日子像秋日枝头的水果,饱含着丰收的甜蜜。
强基丨筑牢林业“前哨”阵地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南阳市淅川县以林长制为抓手,全力推进“一室一站”能力提升工程。
全县17个乡镇高标准建成“一室一站”,并按“六有”标准(有办公场所、人员、制度、档案、考核、林长公示牌),打造出67个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示范阵地。
马蹬镇林业工作站便是其中的典型,当地投入120万元推进林长办与林业站一体化建设,划分出6个功能区,工作人员从3人增至6人,组建起113人的护林网格队伍,重点防火期实行24小时值班,筑牢森林安全防线。
“现在林站有了防灭火中心,护林员守着林子挣钱,每月巡林满25天就能领600块。”生态护林员李伟说。
近些年来,河南省将标准化林业站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优化布局、提升服务与管理效能,让基层林业力量持续增强。全省新建的86个乡镇林业站及林长办、林业站一体化站点,让基层林业阵地焕发出全新活力。

济源市坡头镇双堂村核桃种植园
增效丨科技引领林业产业升级
济源市以科技为先导,结合实际制定系列地方标准。
针对核桃产业“大资源、小产业、微效益”问题,2020年起对品种混杂的核桃园高接换优,替换为“礼品2号”优良品种,使青果售价提升,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
林业站还连续三年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建立了坡头镇双堂村和左山村、承留镇玉阳村等5个共1200亩鲜食核桃示范基地,带动周边9000亩核桃改接,催生“产业裂变”,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双堂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河南省森林特色小镇”。
双堂村核桃种植户刘向阳难掩兴奋,他种植的8亩核桃经高接换优后,青果一斤从1块多涨到3块多,一年多挣2万多。村里成了“森林特色小镇”,旅游的人多了,不少人开起农家乐,日子有奔头!

嵩县黄庄乡源达农业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
融合丨拓宽绿色富民之路
洛阳市嵩县黄庄乡围绕“优势经济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促进绿色富民。
利用“3S”技术开展造林规划等,黄庄乡实施环前坪水库绿化工程,绿化2600亩。
产业上,当地种植多种经济林,实施改培,发展中药材,以源达农业公司为龙头兴建食用菌种植基地,产值达7000万元,形成共富模式,还发展生态旅游。
黄庄乡王大姐笑着说:“在大棚里给老板种香菇,一天挣80块,管吃住还能学技术,农闲不用出远门,家门口就能挣钱。”
平顶山叶县常村镇则因地制宜,以千村堂医药公司为龙头,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带动群众增收的“引擎”。同时培育核桃、晚秋黄梨等名优特经济林,夯实乡村文旅基础,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咱们镇林业生态建设能取得好成绩,得益于镇林业站,经过标准化林业站建设,显著提升了履职能力,在林草管护、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常村镇副镇长李燕凯介绍道。
服务丨践行林业为民宗旨
“以前办采伐许可证得跑好几趟,现在公示栏写得明明白白,带齐材料一趟就能办好,真是太方便了!”新密市岳村镇村民老陈拿着刚办好的证件,难掩激动地说。
岳村镇林业站在创建国家级标准化林业站过程中,将木材运输、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等流程一一公示,既让办事环节更透明,也让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实实在在为群众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济源市则组建了53人的林业科技服务团,建起林农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专业服务随叫随到。邵原镇果农赵国平对此深有感触,前阵子桃树叶子发黄,他给服务团打了个电话,他们当天就赶来了,不仅诊断出是病虫害,还手把手教他防治方法。
“河南乡镇林业站是扎根基层的绿色堡垒,既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也铺就了百姓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河南省林业技术工作总站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河南未来的山林将愈发葱郁,乡村将更添秀色,百姓的日子也必将如满园红果愈发红火甘甜。(刘瑞朝 汪泽军 王世尧)
编辑:陈梦伊审核 :刘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