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汝愚对福州西湖的治理及其市民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9 0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丘新洋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与外戚韩侂胄不和的赵汝愚以集英殿修撰出任福州知事。淳熙十年(1183年),他奏请朝廷开浚福州西湖。

或许因为东湖、南湖或淤塞或被占的遭遇,使得赵汝愚尤为重视西湖对福州农田灌溉防洪之利。他在奏疏中说,福州地狭民贫,“全仰岁事丰登,田畴广殖,小有荒歉,难以枝梧。况田并湖,弥望尽是负郭良田,自从水源障塞之后,稍遇旱干,则西北一带高田,凡数万亩皆无从得水。至春夏之交,积雨霖淫,则东南一带低田,发泄迟滞,皆成巨浸”。

南宋朝廷批准赵汝愚关于福州西湖疏浚治理的请求,并从州府财政中开支,“岁不过损州公使库池户数百缗”。获得朝廷支持后,赵汝愚立即着重开展对福州西湖的治理工作,其方法大体分为三方面:其一,申明政令,退田还湖,加强湖区的监督管理,打击地方豪绅,以免湖区面积被占;其二,疏浚湖泊,控制西湖水流蓄泄,进而恢复防洪灌溉之职能;其三,广植树木,兴修亭台楼阁,使福州西湖成为市民休闲游赏之处。

为避免池户占据湖地,赵汝愚特地申明,严禁侵占湖区面积,把西湖管理收归公有,并于西湖设置五个闸口,派专人看管,“湖之闸高六尺,长二丈三尺,板二重,各五片,高五尺,长一丈一尺五寸,开元寺看管。第四闸,高六尺,长二丈三尺,板二重,各五片,高四尺五寸,长九尺,安国寺看管。第五闸,高六尺五寸,长三丈五尺,板二重,各四片,高四尺,长一丈七尺,东禅寺看管”。

闸口常常被锁住,只有大潮涨起的初三、十八才打开闸门,让民众船只进出。此种方式限制了民众在湖区内的活动,达到保护西湖之目的。除增设水闸外,赵汝愚还在西湖修建凤池桥堰一座,高五尺,长二丈四尺。当西湖附近的池塘枯竭时,允许民众用水车把湖水引入池塘,以助当地农田水利灌溉,不但使附近农田免受干旱之苦,而且保证了部分与西湖相通的河道或沟渠的充足水源,进而延伸了西湖对农田的灌溉面积。

并于西湖岸边的凤池桥、鼋潭等处建立三所巡铺屋,每屋均驻守由延祥寨派遣的四名军士,十日轮换一次,对民众或豪绅占据湖区面积起到威吓的效果,也便于监督湖区周边民户的日常生活,阻止他们入湖捕鱼或从事其他活动。湖区本应综合开发,以利民生,但因此前有民众借口捕鱼进而侵占湖区,也有民众广植菱芰加速淤积的现象,赵汝愚不得不下令近湖居民不得入湖放置捕鱼网具。

赵汝愚把西湖现有湖区面积等数据记载下来,编录西湖新买官地、砧基簿十本,其中四本分别藏于福州府、侯官县、怀安县、闽县的档案库,其余六本则分藏于雪峰、鼓山、东禅、西禅、支提寺、紫极宫等寺,作为以后湖区面积的资料凭证。此外,还直接干涉西湖植被种植,“自迎仙桥至南湖,及上斗池,惟许种莲,不得别种他物”。

赵汝愚的疏浚治理工作,恢复了西湖昔日的灌溉功能,使侯官县、闽县、怀安县共计七千三百一十一亩的良田得以灌溉,其中闽县三千五百九十八亩,侯官县一千六百八十三亩,怀安县二千三十亩。资料记载,福州三县承食水利民田总计一万四千四百五亩,其中西湖灌溉七千三百一十一亩,东湖灌溉怀安县七千九十四亩。但是,到王应山主编《闽都记》时已错讹为“城外西湖溉三邑民田,至一万五千余亩”,后方志多以讹传讹。

朱熹盛赞其西湖疏浚治理之功为“越王城下水融融,此乐从今与众同”“百年地辟有奇功,创见犹惊鹤发翁”。罗愿亦有诗言“四时镜净登临美,万顷云垂灌溉通”。实际上,翌年八月福州即遭淫雨霏霏两个多月,幸好西湖已疏浚治理,三县民田免受洪涝之害。

对西湖疏浚治理后,赵汝愚还试图恢复其昔日繁盛的光景,并辟其为市民休闲游赏之处。为此,于威武堂故址基础上临水兴建澄澜阁,与西湖楼并之,又修建迎仙桥、凤池桥和鼋潭三桥,重修闽国王延钧时之水晶宫,凡此种种亦获朝廷赞同。

福州西湖得到赵汝愚等人的治理疏浚后,虽然面积没有恢复闽国时期的环湖四十余里的旧貌,但它成为时人游玩娱乐的场所。当时有诗云“浮来烟岛纷相就,引出沙禽好自游”“月摇花影鳞鳞碧,风入荷花苒苒香”“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梅柳两堤连绿荫,芰荷十里散香风”等。时人留存的大量诗词,为后人了解福州西湖的风景面貌提供十分宝贵素材。

通过上述诗词可知,彼时西湖堤岸上已种植不少品种的树木,有杨柳、松树、杉树、桃树、李树、梅树等,湖内亦植有荷花,鱼游湖底,楼台棋布,津桥横卧,公园景致初具规模。词人辛弃疾游玩福州西湖后,亦留有“说与西湖客,观水更观山”“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等名句。

宋时社会稳定,城市商业娱乐兴盛,文人墨客宴饮雅集盛行。福州西湖虽属外城,但仍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前至,他们或泛舟湖上,或吟诗作对,或弹琴吹唱,游者身影中不乏南宋名臣贵胄,如李纲、辛弃疾、朱熹、陈康伯、李觏、罗愿、陈俊卿等。李纲湖亭会宴,朱熹书院传学,西湖旁成立有文人组建的西湖社,所谓“诗人尽入西湖社”,夜游西湖也成为当时文人的休闲活动之一。

除文人骚客外,福州城市居民亦常光顾西湖,修葺后的西湖园林获得游客赞誉,诗载“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若逢端午时节,福州常以龙舟竞渡的方式纪念屈原,是时龙舟竞飞,百舸争流,钲鼓喧阗,共斗轻驶,如蔡襄所写的“尽日旌旗停曲岸,满潭钲鼓竞飞舟”。由此可知,西湖俨然成为南宋福州市民赏玩的公共空间。

赵汝愚为何将其辟为公共园林,供市民阶层游赏?笔者以为有两点:其一是赵汝愚文人士大夫气质所致,对景色风光充满遐想,其游览杭州西湖时亦留有诗篇,云“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天香暗逐风回,正十里荷花盛开。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其二是宋时城市已由汉唐的行政型转换为商贸娱乐型,以及宋代人民文化和精神需求的与日俱增,加之彼时正值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之际,福建农业商业获得空前发展,故而催生出市民阶层游赏活动与精神消费文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福州西湖金秋菊花展开展 吸引市民及游客观赏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1月3日,福州西湖第60届金秋菊花展拉开帷幕。3万余盆约千种菊花在西湖公园、左海公园集中展示,引得众多市民及游客前来观赏该菊花展。市民观看福州西湖金秋菊花展
2023-11-03 15:08:00
“福”鱼跃“龙门” 西湖闹新春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福”鱼跃“龙门”西湖闹新春福州金鱼展在晨曦广场开展福州金鱼展吸引众多市民“打卡”。本报记者 池远摄本报讯(记者蓝瑜萍通讯员吴旭晖)八方来福的“福寿”、潇洒飘逸
2024-02-20 08:22:00
福建福州:共治共享 让城市更美好
本文转自:新华网11月12日,福州市园林中心、西湖公园管理处管理人员在福州西湖公园向“市民园长”陈素芬(右二)了解群众对西湖公园的意见和建议。近日,福建省福州市园林部门与市管公园
2023-11-12 20:43:00
金鱼“游”西湖 快来饱眼福
...。本报记者 池远摄本报讯(记者蓝瑜萍实习生陈君沂)西湖畔,和着新春的鼓点,50组鱼缸整齐排布,上百尾金鱼“登台”亮相,一时间吸睛无数。昨日上午,2023年“福鱼迎春、福气满城
2023-01-30 08:04:00
...三两漫步,与掠过的水鸟不时偶遇……冬日暖阳下,福州西湖公园如诗如画。享有“城市会客厅”美誉的福州西湖,也经历过痛苦的涅槃。曾经,受多方雨污排入影响,西湖逐渐变得“憔悴”。20
2023-11-26 07:48:00
“龙舟白马 西湖入画”2024鼓楼新春内河游活动元宵节C位出圈
...协办,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闽都文旅执行的“龙舟白马 西湖入画”2024鼓楼新春内河游活动在福州市鼓楼区西湖公园隆重举行。为庆贺元宵佳节,活动当天举办了2024鼓楼新春内河游免费
2024-02-24 22:42:00
“西湖百货”老树发新枝
...福州日报发扬国货之光,坚持便民服务,融入文旅生态“西湖百货”老树发新枝柜台经营者为市民修理高压锅。本报记者黄凌摄在商务部16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要让修鞋、
2023-02-23 08:22:00
绿满榕城福满怀
...日,家住鼓楼区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林子航,跟着家长走进西湖公园的大门,望着路旁一棵棵垂柳,情不自禁地背诵了语文课上新学的古诗。“仙桥柳色”是福州西湖八景之一,加上柳堤两侧随春风盛
2024-03-17 08:03:00
西湖菊展吸睛 超50万人次争睹菊展风采
...闻网11月7日讯(记者 李琪/文 周昊/图)上周,第60届福州西湖菊展开展。记者从西湖公园管理处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周末
2023-11-07 18: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