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胸怀大爱 无悔付出
——记全国文明家庭朱彩焕家庭
人生有彩金不换。1999年,年仅16岁的朱彩焕被聘到师宗县丹凤敬老院照顾弃婴,2001年师宗县儿童福利院成立后,她便开始从事孤残儿童保育工作。二十多年来,她既是一名保育员,又是90余名孤残儿童的全职“妈妈”,用平凡的举动诠释着人间真、善、美。
“福利院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孩子们穿得不干净、不整齐,旁人只会笑话我们当‘家长’的不负责。”朱彩焕把孤残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做孩子们的贴心“妈妈”。不论是面对嗷嗷待哺的婴儿、青春叛逆的“捣蛋鬼”,还是孤残儿童,朱彩焕总是既细心又有耐心,用纤弱的双肩扛起作为一名“家长”的责任,事无巨细地照顾着每一个孩子。而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她却亏欠得太多太多……
2002年5月,朱彩焕的父亲不慎跌倒摔断4根肋骨住院治疗,当时妹妹还小,由于缺少人手照顾,焦急的母亲多么希望自己的女儿朱彩焕能够留在身边搭把手,可当时有一个弃婴正在昆明做心脏手术,也需要人跟随照顾。这该如何取舍?朱彩焕一度纠结,最终在工作责任心的驱使下,她选择了照顾弃婴。“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女儿,我对不起爸妈,但我别无选择……”在梦里,朱彩焕多少次自责不已。
2005年,朱彩焕和丈夫赵石才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丈夫在离家100公里以外的地方工作,常年难以照顾家庭。2007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孩子的到来给一家人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也让朱彩焕和丈夫压力倍增。夫妻二人共1400元的工资收入让他们不得不将襁褓中的女儿送给公婆照顾,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看着家中年幼的孩子和年过七旬的老人无人照料,亲戚朋友曾多次劝朱彩焕放弃福利院收入微薄、又脏又累的工作,但她总是坚定地摇着头说:“我习惯了,这没什么。”就这样,朱彩焕陪福利院的孩子们度过了7300多个日日夜夜,早已把这儿当成了“家”。
市文明办供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7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