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谭发馨 通讯员 侯丹丹 李谟宇
“这是一封我自己创作的,用‘三棒鼓’形式写的感谢信,感谢州民族医院肛肠科全体医护人员,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胜意!”连日来,黄女士的这条抖音不断有网友点赞。
抖音视频中,黄女士用“三棒鼓”形式,为州民族医院(州中心医院中医部)肛肠科医护人员送上一份特别感谢。黄女士还邀请该科副护士长谭继平一起演绎,展现了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
黄女士今年50岁,家住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2023年以来饱受间断便血症状的困扰。1月中旬,她来到州民族医院肛肠科就诊,被诊断为患有混合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黄女士最初打算春节后再入院治疗,由于症状加重,不得不在春节期间接受手术。
2月2日,经过一系列辅检后,管床医生卢进武为黄女士进行混合痔弹力线套扎加肛门成形术。住院期间,黄女士和另外8名患者因治疗需要不得不留院过年。让她没想到是,科主任袁恩、副护士长谭继平、值班医生李晶、护士谭艳等医护人员也坚守岗位,悉心照料他们。
为了让不能回家过年的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肛肠科医护人员特意为患者及家属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2月9日,农历大年三十,下午6时许,黄女士等9名患者和家属被邀请到医生办公室,当他们看到腊猪蹄、土鸡汤、土家扣肉等美味佳肴摆满一桌时感动不已:“本以为要在医院过个‘冷清年’,没想到医护人员这么细心,准备了丰盛的团年饭,让我们过了一个难忘的‘闹热年’!”大家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度过了一个温馨而难忘的除夕夜。
“我是一个文艺爱好者,经常编唱‘三棒鼓’。我想把这次的经历编成曲子。”黄女士把想法告诉给谭继平,并邀请谭继平和她一道表演。
三棒鼓,又称“花鼓”,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项集打击乐器、口头文学、技艺表演、武术杂耍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形式。
2月10日,治疗完的黄女士开始了创作。她既站在患者的角度抒发了患者对医生的感激之情,又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书写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爱之情。经过反复斟酌,一首朗朗上口的“三棒鼓”歌词创作完成。
2月11日,谭继平带着鼓来到科室,黄女士的丈夫就地取材,拿来不锈钢饭盒充当“锣”开始了表演。
“拍一个抖音,发一个视频,感谢护士和医生,感恩这份情;亲爱的大姐,莫感恩戴德,救死扶伤行医者,是我们职责。所有的护士,都尽责尽职,和颜悦色花仙子,再苦也坚持;工作虽然累,把病人陪伴,病人康复把家归,我们很欣慰……”病房里响起了富有节奏的锣鼓声,黄女士和谭继平一唱一和,唱出了浓浓的医患情,现场围观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纷纷拍手叫好。
2月27日,黄女士按时返院复查,并特意送来感谢信和永生花,再次表达她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