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3日 第 07 版)
本报电 (记者张鹏禹)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之“新时代古籍保护、整理、研究与版本目录学”学术会议在广西桂林举办,来自海内外收藏机构、研究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70余人与会。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介绍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古籍普查工作、改善古籍收藏单位库房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并提出对建设“古籍保护与文献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愿景。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对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的智能化发展提出建议,呼吁利用现代科技建设国家层面的古籍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整合全国古籍资源,打破图书馆间的“信息孤岛”。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仕忠以“俗文学文献的编目整理”为主题,对俗文学文献的分类、历史跨度、文本特色等进行了剖析,并介绍了日藏中国戏曲文献、子弟书等不同类型的俗文学文献的整理、编目与著录经验。德国藏书家学会会员杨天德对德国古籍的定义、地理分布、主要类别和现状进行了介绍,提出许多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近代德国涉华古籍,因语言隔阂等因素而未被充分利用,呼吁加强在德涉华古籍的系统保护和整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心主任汤文辉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古籍整理、古籍版本调查研究、海内外馆藏机构特色资源、古籍鉴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交流,为古籍工作者共同推动海内外古籍文献的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工作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