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之后长安城王气尽失,跟老天爷没有半毛关系,皆为人为造成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8 11:43:00 来源:戏说三国

很多人不解,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为什么从唐朝之后,他的王气就散了,就再也没有当过首都呢?

唐朝之后长安城王气尽失,跟老天爷没有半毛关系,皆为人为造成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作王气,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最简单的一句总结,那就叫做进可攻,退可守。西安外有山川之险,四周围都是山,易守难攻。内有沃野之地,八百里秦川,粮食丰盈。这就是它的王气所在。所以我们早期封建王朝定都必选之地即是西安。

唐朝之后长安城王气尽失,跟老天爷没有半毛关系,皆为人为造成的

可是从唐朝之后,西安就再也没有成为国家的首都了,这就是说到唐朝的时候,西安的王气就用尽了。明明这块地没有变化,山也没塌是地也没陷,好好的西安王气怎么就能散呢?

有人认为古代王朝在经济上、财政上的一些算计所致,但是这些都是外部原因,西安城自身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越到后来西安就越没有资格再去做首都了。其中最重要一个原因,那就是自然环境的变化。

唐朝之后长安城王气尽失,跟老天爷没有半毛关系,皆为人为造成的

周秦汉唐上千年的都城都在西安这个地方,这些王朝对于西安这块土地的消耗那是巨大的,比如说砍树。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开上头第一句叫做“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建造个阿房宫,把蜀山上的树都给砍秃了,这得用多少木头啊?这还只是秦朝一个朝代,再往后哪个朝代来了,都得大量地建造宫殿,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唐朝大明宫。

中国传统建筑都拿木头盖房,这些宫殿用哪的木头合适呢?当然就是西安城周围的木头,用着方便。秦岭大山深处的参天古木,虽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这树木的生长周期,他远远赶不上朝代的更迭,来一个王朝,他就得去山里边大量砍树,再来一个王朝,还得去山里边大量的砍树。除了皇宫里边用,当官的贵族地主也要盖房。周秦汉唐持续了上千年的砍伐,多少树经得起这么糟蹋?所以,到唐朝唐玄宗在位的时候盖宫殿,长安城周围就已经没有合适的木头了,都得跑到外省去运。

唐朝之后长安城王气尽失,跟老天爷没有半毛关系,皆为人为造成的

木头一减少,最直观就是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自然灾害逐年的增多,自然灾害增多,粮食就要减产。根据唐朝的《通典州郡》记载,西汉的时候,关中地区能受到灌溉的农田4.45万顷,但是到了唐朝中期,这个数字就锐减到了0.62万顷,这就是变化,王气也就消散了。

唐朝之后长安城王气尽失,跟老天爷没有半毛关系,皆为人为造成的

粮食减少的同时,人口还在增加,这就一定会导致沉重的财政负担。这还是其一。再比如说水资源的破坏,因为长安长期作为首都,生活着大量的人口,这些人他在城里边,又不种地,吃喝拉撒,制造垃圾,生活废水怎么处理呢?总不能到大街上吧,古代人他也没有什么环保意识,就直接挖井。把井挖得又大又深,把什么粪便、动物的死尸,生活垃圾都往井里边扔,成百上千年都这样处理,这就导致长安的地下水遭到了污染,到隋朝的时候,《隋书》里边就记载长安城的水“水皆贤鲁,不甚宜人”,已经没法喝了。

唐朝之后长安城王气尽失,跟老天爷没有半毛关系,皆为人为造成的

到宋朝已经过去一两百年了,有官员给朝廷上奏,还说长安城井水大半咸苦,居民不堪食,老百姓都不想喝的水,皇上贵族他能喝吗?

唐朝之后长安城王气尽失,跟老天爷没有半毛关系,皆为人为造成的

总之,种种原因加在一块儿,长安城到后来就不再适合当首都了。所以说长安的王气之所以不在,跟老天爷没什么关系,全都是人为造成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窦少君是如何一步登天的
...后思弟心切,不断地派人四处寻访,但毫无线索。不料,长安城中突然有了窦少君的消息。毕竟十多年没见面了,慎重起见,窦皇后对自称窦少君的青年男子经过几番问询和验证,在确认无误后,一
2023-07-25 21:58:00
汉成帝刘骜从优秀青年,到冷血皇帝的转变
...个不争的事实。他出生在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那时,长安城未央宫的主人是汉宣帝刘洵,而刘骜同志的父亲刘奭只不过是个唯唯诺诺的太子。当太子嘛,搞不好就能继承帝位,成为新领导,但
2024-01-22 13:11:00
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误会了:长安没有改名为西安,长安一直都存在
...设置在这里,并且建造了长乐宫和未央宫,此地正式成为长安城,大汉的强盛,让长安举世闻名,后来西汉被取代,汉朝宗室刘秀建立了东汉,都城已经不在长安了,而是换到了洛阳,长安都城地位
2024-02-27 23:50:00
...成为西汉帝国的都城。萧何营建了未央宫作为皇宫,位于长安城内,长安的寓意是“长治久安”,这个名字既吉祥又好听,长安二字并非是萧何、刘邦所起,而是早就存在的一个地名。《史记秦始皇
2024-07-20 15:45:00
“长安” 那么好听,是谁把它改成了“西安”
渐渐开始每晚梦到故事里的长安,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每当提起长安城的时候,人们总会想起数百年前的那个盛世大唐的风貌,也总会想起那些在长安城盛名已久的诗人。不过长安城现在
2024-04-05 17:16:00
“长安”为什么要改名成“西安”
...烈把他的第三子封为安西王,镇守在长安一代,并在原先长安城焚毁的地方,修建安西王府,改称安西国。这个“安西”,显然就是把长安作为元朝西边来加以安定的意思,而不再具有政治上的中心
2023-05-14 15:33:00
唐朝末年,为什么长安皇宫没有被破坏?
...盛唐开始,长安皇宫就已经遭受过不少破坏。安禄山打进长安城的时候,就纵容士兵对长安城,包括对皇宫进行烧杀抢劫。后来,唐德宗时期,又爆发了朱泚之乱,唐德宗匆匆忙忙逃到汉中避乱,乱
2023-08-17 16:55:00
“国风古韵长安云·营城智慧‘最中国’” 长安云端午迎来国际访客
长安云·西安城市规划馆在端午节假日期间迎来国际访客:以城市规划为窗,以国际交流桥,展现中国“营城智慧”的开放姿态。6月2日,由长安云·一带一路城市展示体验中心与“丝路绽放·遇见陕
2025-06-08 11:54:00
2023风行长安全民健步活动圆满举行
...镇健步路线、长安公园、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健步路线、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兴庆宫公园、灞桥湿地公园、航天基地塬边公园、清凉山公园、渭河河堤路。
2023-10-21 03: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
百岁抗战老兵胡西:破路拆石,让敌人“一块砖都找不着”!
在贵州省荣军优抚医院的走廊上,身穿深蓝色毛线背心,103岁的胡西老人缓步而行。他身上那件深蓝色的毛线背心,已经穿了十多年
2025-09-02 00:3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