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走进德保县鉴河水利风景区,只见绿树成荫,百花争艳,长桥古色,静水流深,游船轻轻划开一道道白色波痕……景区东西贯长23.3公里,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依鉴河水域及其相关水利设施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近水·戏水·亲水
“合理规划,科学发展,稳步建设,注重生态,是鉴河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目标,为此,我县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鉴河水利风景区规划纲要》《德保县城区水系生态综合治理规划》等,在整体规划设计上,注重人与水的和谐发展,体现近水、戏水、亲水特点,科学调整河道沿线。在保证防洪、灌溉等基本功能前提下,重视休闲和观赏效果,整个规划设计力求科学、合理。”德保县水利局局长黄鲜丽介绍说。鉴河水利风景区内分布着鉴河源头景区、小西湖曼贝侬景区、响水瀑布、县城区防洪治涝工程、芳山文体公园、那龙水电站休闲区等景区景点。
近年来,该县争取到中央、自治区等乡村振兴专项补助和建设资金,同时统筹县本级财政资金约1.01亿元,通过水利、文旅、住建等有关部门实施鉴河那温河段治理工程、鉴河步行街立面改造及河堤亮化工程、德保县那温村脱贫攻坚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芳山文体公园改造、曼贝侬景区提升改造等工程;以鉴河为中心,完善景区沿河绿道、滨水公园及相关配套设施,持续增强水利风景区滨水空间可达性和亲水性,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环境。
安全·保洁·生态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河长制工作,完善安全管理设施、开展河道保洁、生态保护等,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软硬件水平,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景区内全方位设置旅游导览标识,标识内容以水文化为主要元素。在公共区域设置安全警戒标识,委托相关部门对景区内所有工程设施和游乐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在河岸等处设立了醒目的安全标识,配有必要的安全救生设施及设备。
此外,该县还创新景区河道保洁方式,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该县水利局副局长黄荣幸说:“2018年至今,县级财政每年投入210万元用于河道保洁工作。我们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由第三方保洁公司负责河道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利用县级财政资金开发311个河长助理公益性岗位,岗位补贴为每人每月1000元,每年投入373.2万元用于河长助理公益性岗位补贴,进一步提升了河长助理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实现全县辖区内河流村级河长助理或保洁员全覆盖。”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鉴河水利风景区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升,河道环境焕然一新,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该县市政服务中心每年投入514万元用于县城区绿化管护养护、补植补种等;每年投入2400万元用于城区保洁服务,提升环卫保洁精细化水平,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区环境,为居民群众、游客提供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观光·科普·就业
鉴河水利风景区注重弘扬水文化,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景区合理设置滨水休闲区、游泳区及美食区,合理布置亲水便民配套设施,满足居民亲水需求。据了解,景区年游客总量4.2万人次,日最高接待量可达5246人次,年营业收入约18万元。
景区还依托德保红枫旅游节、“壮族三月三”、中国水周等活动,组织专家和志愿者开展水利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宣传节水、爱水、护水理念,提高公众对于水利知识的认知,增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河库管理保护,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江河湖库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那温村景区结合“绿水”“青山”生态优势,打造那温人家乡村旅游景区,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充分挖掘景区内生态资源,动员农民以土地、劳务等要素入股参与景区花卉种植,实现利润分红,吸纳脱贫户参与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带领脱贫户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增收。2016年以来,那温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居住环境等均得到极大改善。2019年,那温村获评“广西十大最美乡村”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那温人家乡村旅游景区获评“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