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温馨的回忆,怀念恩师季羡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8-13 17:2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自从北京大学1964年秋季开学,我认识了敬爱的季羡林先生,此后45年时间,断断续续与先生有不少交往。从陌生到熟悉,我逐渐将季羡林先生奉为知己,当作人生楷模和精神家园。先生的教诲,让我终生受益。有许多细节,体现了先生对我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厚望,让我刻骨铭心,终生不忘。在季先生诞辰114周年之际,我愿将这些美好的回忆,作为心香一瓣,献给恩师,同时与各位朋友共享。

记得刚入学的时候,东语系男生宿舍在靠近西南校门的40斋。担任东语系主任的季羡林先生来看望新同学。他挨个房间和新生打招呼,问同学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他的记忆力十分惊人,有的同学在校时与他接触并不多,可是毕业后过了十来年再见面,他还能叫出对方的名字,记得是哪个专业的。我作为班干部跟在先生身后,也认识了不少别班的同学。走到楼道尽头的盥洗室,只见水泥台子上摞着搪瓷盆,还有几个瓦盆。季先生邹了邹眉,问:“怎么把尿盆放在这儿了?”我怯生生地说了句:“不是尿盆。”尽管声音很小,但先生肯定听到了,没有再说什么。我说的是实话。那时候为了防止沙眼传染,学校规定不许伙用脸盆。而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困难家庭,买不起两元一个的搪瓷盆,只能用五毛钱一个的瓦盆洗脸。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系学生会通知:“没有脸盆,或者用瓦盆的同学,可以领一个新脸盆。”原来是季羡林先生自掏腰包,给同学们买了20个脸盆。我虽然没有去领盆,但心里暖暖的,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位不仅学贯中西,而且心慈如父母的好老师。

温馨的回忆,怀念恩师季羡林

1979年夏天,季羡林先生应邀到新疆讲学。此时我在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工作。先生对工作人员说 :“通知梁志刚,来新疆大学一晤。”我一早赶到新疆大学,这一晤就是一整天。他对我说:“我的日程安排很满。我跟接待单位说好了,你就留在我身边。我该干什么干什么,你不必走开,抽空咱们就聊聊。晚上我回宾馆你再回家。”就这样,在座谈间隙,转换场地的路上,吃饭前后的空余时间,他问我:“在忙什么呢?”“有什么困难吗?”“成家了没有?”“媳妇儿做什么工作?”我一一做答。下午去图书馆鉴定善本书。季先生一进门就问:“哪位是图书馆负责同志?”说着,把我拉过来,介绍说:“这是我的老学生,在军区做调研工作。他需要相关资料,拜托您千万帮忙!千万,我谢谢您!”老先生的舐犊情深,溢于言表。原来他知道领导要求我开一门课,讲解苏联中亚几个加盟共和国的地理、历史、人文、社会情况。我找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历史方面的材料。中亚这个广袤的地区,千百年来,许多游牧民族犹如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难以说清楚。季先生指引,我跑了几家图书馆,终于找到一本巴尔托里德的《中亚简史》,解决了这个难题,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受到所在单位的嘉奖。

1985年,我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北大六院南亚研究所拜会季羡林先生。如同那次在新疆大学,我在先生的办公室待了一个上午。先生很忙,接受采访,批阅文件,接打电话,仍然抽时间问我的情况。当他得知,百万裁军,我面临转业时,嘱咐道:“多做几手准备,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中午了,他对我说:“你回(我)家去吃午饭吧,老祖(季先生的婶母)知道你来,已经做好饭了。我这里还有客人,就不陪你了。”我遵命去十三公寓,吃老祖特意烧制的藕夹。老祖对我说 :“你老师嘱咐过,你大老远从新疆来,一定要你吃好点”。

1992年,单位在颐和园北宫门附近给我分了个一居室,这下子离北大近多了。我带着爱人和孩子,去季先生家拜访过几次。季先生知道我爱人身体不大好,对她格外关心,每次赠书,总是先写她的名字。有一次,她在季先生家吃到山东捎来的大石榴,石榴的美味让她赞不绝口。季先生记在心里,此后老家捎来石榴,他嘱咐师母:“给志刚媳妇留几个,她喜欢吃。”这太特殊了吧?我们想谢绝,想婉拒,但是不行。老师发话了,师母执行可是不折不扣的坚决。

水果也曾经让我陷于尴尬。有一次逛承泽园南边的早市,看到了新上市的芒果和荔枝,就买了一些送到季先生家里。这时师母已经仙逝,在季家帮忙的是李玉洁老师。李老师一句话把我说懵了。“梁志刚,你怎么买这个?你不知道季先生对这玩意儿过敏吗?”我的确不知道,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季先生显然看出了我的狼狈,对李老师说:“别说了,快去拿盐来。志刚买来了,我总得尝尝啊!”盐来了,季先生剥开两个荔枝,拿起一块芒果,蘸了点盐,边吃边说:“好吃,挺甜。过敏不怕,蘸点盐就好了。”就这样为我解了围。

那时候我的孩子一个在八一中学读高中,一个在农大附中上初中。在孩子们心目中,有些高深的难题,只有季爷爷能解。因此,他们没少给老先生添麻烦。一次在季先生家里,李老师很严肃地对我说:“管一管你的孩子吧!有时中午,有时晚上,不管老先生是在吃饭还是睡觉,推门就喊:季爷爷,我有一个问题!”我答应回去教训他们。季先生却说:“不用。孩子能提出问题来,说明肯动脑筋,有出息,我喜欢。有问题随时来,我欢迎!

记得好像是1995年春节,我约了几个昔日同窗去给季先生拜年。那些搞科研的同学向季老汇报,完成了什么项目,获得了什么奖励,计划还要做些什么。我不禁自惭形秽,愧对恩师。因为我担任档案馆局的行政财务司长,每天都在忙活职工的吃喝拉撒,住房交通,资金物资,水电医疗,实在是庸庸碌碌,无地自容。只好说 :“先生,实在对不起您的厚望,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季老却说:“我看你们单位领导有点眼力劲儿,知道把好钢使在刀刃上。不能都当专家啊,都当专家吃什么?岂不要饿死?”这几句话对我来说,是鼓励更是鞭策,确实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我下定决心:甘当绿叶,争取作一块好钢,要像季羡林先生做学问那样,尽最大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做到上不愧对天,下不愧对地,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决不能辱没师门。

2005年底我退休了。退休后,我和老同学胡光利一起,为季羡林先生编纂了一套回忆文集,书名是《此情犹思》。反复校阅季先生的作品,我对季老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越发庆幸此生能遇见这样的恩师。如果不努力让更多的读者从中获益,我就太自私了,我决心竭尽绵薄,做一些抱薪传火之事。2007年3月21日,我去301医院看望先生。季老对我说:“你是个听话的学生,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干得很努力。现在退休了,你还有20年好日子,可以做点喜欢做的事。你想做什么呢?”我回答说:“第一,我想继续为您编点书。第二,我想写写您的故事。我看了几本您的传记,写的都不错,但我觉得不过瘾,有的不大像您。”季老说:“我的散文集已经出了七八种,大同小异,有的版本只差几篇文章,这是对读者不负责任。你不要凑这个热闹,人家不编的,你编。至于写我的传记,我从来不看,溢美之辞太多。他们能写,你也能写。你是老实人,不会乱写。你记住,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把一个真实的季羡林交给读者。你写好就可以发表,不用拿给我看。编辑如果问你,你就说我看过。”季老的这些话,明确了我退休后的任务,为我的晚年生活指明了方向。我编了人家不编的《季羡林谈义理》,2008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季先生很满意。他说:“这本小册子可能有点用途,有些观点是我的千虑一得。”这本曾经被认为没有销路的小册子,第二年被人民出版社收入“人民联盟文库”,又进了“农家书屋”。2009年5月,东方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处女作《人中麟凤:季羡林》,我给先生送上样书,可惜没有能等到先生反馈的信息。此后,以此书作为基础,我和胡光利合作,先后写出《季羡林大传》三部曲、《季羡林全传》上下册,编出《季羡林文萃》精选本和《季羡林游记》评注本等书籍,我还写了《我的老师季羡林》《季羡林的朋友圈》和《百年智慧——季羡林的110个故事》等书籍。这些书虽然不是什么“畅销书”却称得上是“常销书”。当然,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些作品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只要我还活着,没有患痴呆,就要遵照季老的嘱托,继续努力修改完善之,以求不负季老和广大读者朋友的厚爱。

(供稿:梁志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4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导师的身影
...老师从零开始学习梵语这门艰深的语言。该学科的开创者季羡林先生有个著名的“游泳论”,即学梵语就像学游泳,把学生踹到池子里呛几口水,没淹死的就都学会了。这也正是段老师的授课风格,
2024-04-04 02:35:00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聊城大学2023年招生问答来了
...养模式?答:学校为加大对特殊人才培养的力度,成立了季羡林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实施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立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季
2023-06-25 13:31:00
北大学子魏应麟一行到聊城市临清市追寻季羡林足迹
鲁网6月30日讯6月30日,以季羡林先生为偶像“追星”的北京大学梵语巴利语专业的魏应麟同学在聊城临清团市委邀请下,来到季羡林先生故乡——临清,追寻偶像足迹,了解偶像事迹。魏应麟一
2023-06-30 22:23:00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季羡林清华旁听时——冰心“不解风情”,陈寅恪笑脸相迎◎姚秦川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学习。当时,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规定得有条
2024-01-24 00:26:00
...月12日电 (韦衍行)为纪念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由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五
2024-07-12 17:42:00
临沂北园路小学举行读书研行活动
...,坚定地走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汪艳老师分享的《季羡林散文集》,让大家领略到了文学大家的风采。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读他的散文,仿佛跟
2024-10-15 15:48:00
人到晚年,手上有这两样“东西”,养老不愁也不受罪
...到晚年要对自己负责,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感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正如季羡林先生在其著作《心安即是归处》一书中所说:“人这一辈子,不管活成什么样
2023-04-19 22:31:00
过好自己的日子,深情一点,方能得“自在”
...,时间,从来不语,却会回答你心头的所有问题。就如,季羡林先生说的一段话: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不完满,才是人生。——《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
2023-01-06 21:51:00
...学术丛书《东方文化集成》30年出版200本本报讯 为了缅怀季羡林先生,继承老一辈“集成人”的精神,把弘扬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事业传承下去,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10
2023-11-02 11: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
“郎奶奶,我们来了,您好好休息一下吧。”近日,来自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班的三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八五零小区
2025-11-13 07:58:00
一块手表的英雄城奇遇
手表不见了!来自江苏南京的向女士是一名竞技跑者,在11月9日举行的2025南昌马拉松中获得半马女子第六名的好成绩。拿到奖牌后
2025-11-13 06:45:00
“同学你好!经学校信息统计,你的BMI指数偏低。请携带有效证件,到学生综合服务楼一楼大厅咨询台领取两张营养券。”这条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短信
2025-11-12 11:46: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重点领域深度开放、融资支持、权益保障等提出13条针对性举措
2025-11-12 11:47:00
近年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持续强化,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一环。然而,当防护网越织越密,一些执行层面的做法,是否在无形中模糊了必要的边界
2025-11-12 11:48:00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金融办《关于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以案促稳”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防范非
2025-11-12 12:55:00
【执笔下乡 墨香满村】文化指导员走进潍坊临朐县柳山镇,为乡村振兴添“文艺范儿”
鲁网11月12日讯初冬暖阳洒进院落,临朐县柳山镇庙山村的乡村文化站里,墨香袅袅,笑语盈盈。11月11日,潍坊市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
2025-11-12 14: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每年“双11”,直播间都是商家必争之地。今年,在一些直播间一片“为家人们谋福利”的口号下,记者发现
2025-11-12 15:02:00
河北日报讯(王永晨、刘子辉)“父亲生病住院花了一大笔钱,出院后通过职工医疗互助报销了5000元,真是太暖心啦!”10月31日
2025-11-12 16:07:00
贵州·人物 | 苟家坪:十年公益路 一片助学情
多彩贵州网讯 在遵义市播州区,提到苟家坪的名字,人们总会联想到奉献与担当。1979年出生的他,现任播州区石板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八级职员
2025-11-12 17:07:00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二季正式开幕
作为2025年北京文化交流领域的引领性事件,“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一季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良好口碑。经过近半个月紧张的筹备工作
2025-11-12 17:1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张骥
2025-11-12 17:33:00
主讲老师:石家庄第二十八中学邢甫
2025-11-12 17:41:00
第八届进博会再次印证:这里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展台,更是全球创新成果登陆中国、链接世界的“入海口”。从尖端医疗设备到绿色低碳技术
2025-11-12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