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温馨的回忆,怀念恩师季羡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8-13 17:2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自从北京大学1964年秋季开学,我认识了敬爱的季羡林先生,此后45年时间,断断续续与先生有不少交往。从陌生到熟悉,我逐渐将季羡林先生奉为知己,当作人生楷模和精神家园。先生的教诲,让我终生受益。有许多细节,体现了先生对我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厚望,让我刻骨铭心,终生不忘。在季先生诞辰114周年之际,我愿将这些美好的回忆,作为心香一瓣,献给恩师,同时与各位朋友共享。

记得刚入学的时候,东语系男生宿舍在靠近西南校门的40斋。担任东语系主任的季羡林先生来看望新同学。他挨个房间和新生打招呼,问同学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他的记忆力十分惊人,有的同学在校时与他接触并不多,可是毕业后过了十来年再见面,他还能叫出对方的名字,记得是哪个专业的。我作为班干部跟在先生身后,也认识了不少别班的同学。走到楼道尽头的盥洗室,只见水泥台子上摞着搪瓷盆,还有几个瓦盆。季先生邹了邹眉,问:“怎么把尿盆放在这儿了?”我怯生生地说了句:“不是尿盆。”尽管声音很小,但先生肯定听到了,没有再说什么。我说的是实话。那时候为了防止沙眼传染,学校规定不许伙用脸盆。而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困难家庭,买不起两元一个的搪瓷盆,只能用五毛钱一个的瓦盆洗脸。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系学生会通知:“没有脸盆,或者用瓦盆的同学,可以领一个新脸盆。”原来是季羡林先生自掏腰包,给同学们买了20个脸盆。我虽然没有去领盆,但心里暖暖的,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位不仅学贯中西,而且心慈如父母的好老师。

温馨的回忆,怀念恩师季羡林

1979年夏天,季羡林先生应邀到新疆讲学。此时我在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工作。先生对工作人员说 :“通知梁志刚,来新疆大学一晤。”我一早赶到新疆大学,这一晤就是一整天。他对我说:“我的日程安排很满。我跟接待单位说好了,你就留在我身边。我该干什么干什么,你不必走开,抽空咱们就聊聊。晚上我回宾馆你再回家。”就这样,在座谈间隙,转换场地的路上,吃饭前后的空余时间,他问我:“在忙什么呢?”“有什么困难吗?”“成家了没有?”“媳妇儿做什么工作?”我一一做答。下午去图书馆鉴定善本书。季先生一进门就问:“哪位是图书馆负责同志?”说着,把我拉过来,介绍说:“这是我的老学生,在军区做调研工作。他需要相关资料,拜托您千万帮忙!千万,我谢谢您!”老先生的舐犊情深,溢于言表。原来他知道领导要求我开一门课,讲解苏联中亚几个加盟共和国的地理、历史、人文、社会情况。我找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历史方面的材料。中亚这个广袤的地区,千百年来,许多游牧民族犹如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难以说清楚。季先生指引,我跑了几家图书馆,终于找到一本巴尔托里德的《中亚简史》,解决了这个难题,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受到所在单位的嘉奖。

1985年,我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北大六院南亚研究所拜会季羡林先生。如同那次在新疆大学,我在先生的办公室待了一个上午。先生很忙,接受采访,批阅文件,接打电话,仍然抽时间问我的情况。当他得知,百万裁军,我面临转业时,嘱咐道:“多做几手准备,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中午了,他对我说:“你回(我)家去吃午饭吧,老祖(季先生的婶母)知道你来,已经做好饭了。我这里还有客人,就不陪你了。”我遵命去十三公寓,吃老祖特意烧制的藕夹。老祖对我说 :“你老师嘱咐过,你大老远从新疆来,一定要你吃好点”。

1992年,单位在颐和园北宫门附近给我分了个一居室,这下子离北大近多了。我带着爱人和孩子,去季先生家拜访过几次。季先生知道我爱人身体不大好,对她格外关心,每次赠书,总是先写她的名字。有一次,她在季先生家吃到山东捎来的大石榴,石榴的美味让她赞不绝口。季先生记在心里,此后老家捎来石榴,他嘱咐师母:“给志刚媳妇留几个,她喜欢吃。”这太特殊了吧?我们想谢绝,想婉拒,但是不行。老师发话了,师母执行可是不折不扣的坚决。

水果也曾经让我陷于尴尬。有一次逛承泽园南边的早市,看到了新上市的芒果和荔枝,就买了一些送到季先生家里。这时师母已经仙逝,在季家帮忙的是李玉洁老师。李老师一句话把我说懵了。“梁志刚,你怎么买这个?你不知道季先生对这玩意儿过敏吗?”我的确不知道,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季先生显然看出了我的狼狈,对李老师说:“别说了,快去拿盐来。志刚买来了,我总得尝尝啊!”盐来了,季先生剥开两个荔枝,拿起一块芒果,蘸了点盐,边吃边说:“好吃,挺甜。过敏不怕,蘸点盐就好了。”就这样为我解了围。

那时候我的孩子一个在八一中学读高中,一个在农大附中上初中。在孩子们心目中,有些高深的难题,只有季爷爷能解。因此,他们没少给老先生添麻烦。一次在季先生家里,李老师很严肃地对我说:“管一管你的孩子吧!有时中午,有时晚上,不管老先生是在吃饭还是睡觉,推门就喊:季爷爷,我有一个问题!”我答应回去教训他们。季先生却说:“不用。孩子能提出问题来,说明肯动脑筋,有出息,我喜欢。有问题随时来,我欢迎!

记得好像是1995年春节,我约了几个昔日同窗去给季先生拜年。那些搞科研的同学向季老汇报,完成了什么项目,获得了什么奖励,计划还要做些什么。我不禁自惭形秽,愧对恩师。因为我担任档案馆局的行政财务司长,每天都在忙活职工的吃喝拉撒,住房交通,资金物资,水电医疗,实在是庸庸碌碌,无地自容。只好说 :“先生,实在对不起您的厚望,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季老却说:“我看你们单位领导有点眼力劲儿,知道把好钢使在刀刃上。不能都当专家啊,都当专家吃什么?岂不要饿死?”这几句话对我来说,是鼓励更是鞭策,确实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我下定决心:甘当绿叶,争取作一块好钢,要像季羡林先生做学问那样,尽最大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做到上不愧对天,下不愧对地,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决不能辱没师门。

2005年底我退休了。退休后,我和老同学胡光利一起,为季羡林先生编纂了一套回忆文集,书名是《此情犹思》。反复校阅季先生的作品,我对季老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越发庆幸此生能遇见这样的恩师。如果不努力让更多的读者从中获益,我就太自私了,我决心竭尽绵薄,做一些抱薪传火之事。2007年3月21日,我去301医院看望先生。季老对我说:“你是个听话的学生,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干得很努力。现在退休了,你还有20年好日子,可以做点喜欢做的事。你想做什么呢?”我回答说:“第一,我想继续为您编点书。第二,我想写写您的故事。我看了几本您的传记,写的都不错,但我觉得不过瘾,有的不大像您。”季老说:“我的散文集已经出了七八种,大同小异,有的版本只差几篇文章,这是对读者不负责任。你不要凑这个热闹,人家不编的,你编。至于写我的传记,我从来不看,溢美之辞太多。他们能写,你也能写。你是老实人,不会乱写。你记住,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把一个真实的季羡林交给读者。你写好就可以发表,不用拿给我看。编辑如果问你,你就说我看过。”季老的这些话,明确了我退休后的任务,为我的晚年生活指明了方向。我编了人家不编的《季羡林谈义理》,2008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季先生很满意。他说:“这本小册子可能有点用途,有些观点是我的千虑一得。”这本曾经被认为没有销路的小册子,第二年被人民出版社收入“人民联盟文库”,又进了“农家书屋”。2009年5月,东方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处女作《人中麟凤:季羡林》,我给先生送上样书,可惜没有能等到先生反馈的信息。此后,以此书作为基础,我和胡光利合作,先后写出《季羡林大传》三部曲、《季羡林全传》上下册,编出《季羡林文萃》精选本和《季羡林游记》评注本等书籍,我还写了《我的老师季羡林》《季羡林的朋友圈》和《百年智慧——季羡林的110个故事》等书籍。这些书虽然不是什么“畅销书”却称得上是“常销书”。当然,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些作品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只要我还活着,没有患痴呆,就要遵照季老的嘱托,继续努力修改完善之,以求不负季老和广大读者朋友的厚爱。

(供稿:梁志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4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导师的身影
...老师从零开始学习梵语这门艰深的语言。该学科的开创者季羡林先生有个著名的“游泳论”,即学梵语就像学游泳,把学生踹到池子里呛几口水,没淹死的就都学会了。这也正是段老师的授课风格,
2024-04-04 02:35:00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聊城大学2023年招生问答来了
...养模式?答:学校为加大对特殊人才培养的力度,成立了季羡林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实施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立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季
2023-06-25 13:31:00
北大学子魏应麟一行到聊城市临清市追寻季羡林足迹
鲁网6月30日讯6月30日,以季羡林先生为偶像“追星”的北京大学梵语巴利语专业的魏应麟同学在聊城临清团市委邀请下,来到季羡林先生故乡——临清,追寻偶像足迹,了解偶像事迹。魏应麟一
2023-06-30 22:23:00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季羡林清华旁听时——冰心“不解风情”,陈寅恪笑脸相迎◎姚秦川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学习。当时,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规定得有条
2024-01-24 00:26:00
...月12日电 (韦衍行)为纪念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由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五
2024-07-12 17:42:00
临沂北园路小学举行读书研行活动
...,坚定地走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汪艳老师分享的《季羡林散文集》,让大家领略到了文学大家的风采。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读他的散文,仿佛跟
2024-10-15 15:48:00
人到晚年,手上有这两样“东西”,养老不愁也不受罪
...到晚年要对自己负责,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感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正如季羡林先生在其著作《心安即是归处》一书中所说:“人这一辈子,不管活成什么样
2023-04-19 22:31:00
过好自己的日子,深情一点,方能得“自在”
...,时间,从来不语,却会回答你心头的所有问题。就如,季羡林先生说的一段话: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不完满,才是人生。——《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
2023-01-06 21:51:00
...学术丛书《东方文化集成》30年出版200本本报讯 为了缅怀季羡林先生,继承老一辈“集成人”的精神,把弘扬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事业传承下去,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10
2023-11-02 11: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邢台广宗:欢乐骑行 喜迎国庆
10月1日,骑行爱好者在邢台市广宗县滨河廊道上骑行。10月1日,骑行爱好者在邢台市广宗县东围堤路上骑行。10月1日,骑行爱好者在邢台市广宗县东围堤路上骑行
2025-10-04 18:32:00
科技赋能国庆行 小疏忽有“大守护”
10月3日,太原公交一公司三车队上演了暖心一幕:借助智能公交系统的高效联动,一名乘客遗落的重要电脑包在24小时内便物归原主
2025-10-04 17:04:00
武汉网球公开赛组委会3日晚宣布,中国网球名将郑钦文因身体未恢复到最佳状态,退出本次赛事。郑钦文在声明视频中表示,她的身体仍未恢复到最佳状态
2025-10-04 14:41:00
华商网讯 据北京交警消息,10月3日15时许,在海淀区朱各庄路与万寿路交叉口,陈某(男,43岁)驾驶小客车由北向南行驶时
2025-10-04 14:45:00
鲁网10月4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临沂北园路小学三年级四班的教室被装点得格外喜庆,一场以“童声双语颂华诞,方寸画笔绘山河”为主题的双语迎国庆活动正精彩上演
2025-10-04 16:02:00
房县图书馆开展“巧手拼地图 同心颂祖国” 国庆专题活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郭梅 通讯员 杨阳 胡燕)丹桂飘香迎国庆,家国同心庆团圆。10月4日上午,房县图书馆活动室里热闹非凡
2025-10-04 15:51:00
无极县中医院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罚款6.5万元
近日信用河北官网显示,无极县中医院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因使用劣药、过期医疗器等问题于2025年9月26日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罚款6
2025-10-04 14:48:00
武当山“即丢即清”保洁模式绘就景区最靓底色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汪伟 通讯员 张新杰)10月4日,武当山景区在连绵秋雨中迎来旅游高峰,一群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穿梭在人群中
2025-10-04 14:49: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爱家乡”书画摄影展启幕
河北新闻网讯(康丽、于明慧)9月29日上午,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文化馆图书馆内古琴悠扬,“‘双争’有我 画说河北”北戴河区“爱家乡”书画摄影展在此拉开帷幕
2025-10-04 13:12:00
著名画家吕士民先生辞世 享年88岁 去世几天前还在画画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画家吕士民老先生于2025年10月4日0点39分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八岁
2025-10-04 11:49:00
重视健康,积极干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选择南郊医院终结困扰
近一年来,“卵巢巧克力囊肿”成为这位患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2024年12月,她因腹痛在外院检查时,首次发现了这个直径约3
2025-10-04 08:09:00
“解锁”肢体枷锁 重塑生命活力——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助脑梗患者打破肢体禁锢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一位特殊的患者正经历着一场生命的“解锁”。三年前的一场脑梗,使他的左侧肢体仿佛被无形的绳索紧紧捆住——关节挛缩
2025-10-04 08:10: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1日、2日,每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太原植物园乐天广场上音乐角悄然启动
2025-10-04 07:17:00
不止足球!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vs保定,“方圆驴火” 之战即将打响~沧州方驴火酱香浓郁,保定圆驴火酥到掉渣~舌尖与赛场的双重对决太上头!
2025-10-04 07:24:00
10月3日,经过激烈角逐和权威评选,金狮奖等奖项揭晓。掌声如潮,中外杂技人士激情祝贺、彼此相拥。不远处,古老运河蜿蜒流淌
2025-10-04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