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在学生的眼中,薛其坤严慈相济、没有丝毫架子。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他极其严厉、认真,对学生的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要把烧杯洗到自己以为最干净的程度;进组五六年之后,操作大型的物理实验仪器要像骑自己的自行车一样,闭着眼都能骑;学生写报告时,不能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
薛其坤认为,物理实验的成功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有科研机会来的时候,你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去争取它;二是在掌握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仔细分析数据,寻找规律,训练科学眼光。”
严师的另一面是慈师。当实验过程非常艰难或者缓慢时,薛其坤会多多鼓励学生,告诉学生“你很厉害”。
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们去国外开会,薛老师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发零花钱。他手里存不住东西,经常有哪个学生夸他的东西好,他当场就送给人家。”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团队成员王亚愚说。
他鼓励学生努力去发现实验的乐趣,“比如你学自行车,刚开始学,没有成就感。等你学会了,骑自行车速度快了,就觉得很愉快”。在薛其坤看来,做实验不是简单重复,它每一步都是变化的,都有意外,都有新的东西出现。
“做有挑战性的实验,压力大是一种常态。作为导师和长辈,首先就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薛其坤表示。
“要有学术自信”“要敢于挑战重大科学难题”。他对科研的激情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鼓舞着青年人才。
薛其坤十分注重培养团结合作能力。每次得奖,他都“往后缩”,把年轻人推上去,也注重平衡每个人的机会。他让这些科学界的新生力量明白,做科研不能“单打独斗”,只有紧密协作,才能发挥“1+1>2”的奇效。
如今,薛其坤的团队成员和学生中,已有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30余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6月24日,薛其坤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媒体采访。当被问到“对在考试中暂时发挥得不是很理想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时,薛其坤说:“其实人生的道路非常漫长,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希望年轻人把这种不顺利当成锻炼自己的机遇,在这种考验中成长,不要一下子丧失了斗志。”
综合央视、中国新闻教育网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