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6 10:25: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前言·】——》

大清皇后孟古青,前一秒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后一秒就被废黜,打发回老家,原本以为此生就此落幕,谁知回到娘家竟发现自己怀孕了!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一听,心思又活络了起来,想把她和未出世孩子接回宫中。可娘家这边却一句话撂下:“敢接人就开战!”这话说得硬气,但皇帝真的会善罢甘休吗?

一个被废的皇后,一场让人捉摸不透的家族对抗,这背后究竟又什么样的故事呢?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草原公主嫁进紫禁城

顺治八年春天,科尔沁草原上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蒙古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孟古青即将远嫁紫禁城。作为蒙古贵族之女,她从小在草原上长大,性格自由奔放。

临行前,吴克善赠予她精美的蒙古长袍和金银马镫,这些礼物不仅是父爱的象征,更寄托着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期许。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草原上的春风裹挟着新绿,吹拂着即将远行的孟古青。她的童年时光里充满了策马奔驰的欢乐,跟随父亲参加那达慕大会时的激动,以及与部落姐妹们在毡房中谈笑的温馨。

临行前夜,部落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牧民们载歌载舞,祝福这位草原明珠。吴克善不仅准备了大量嫁妆,还特意挑选了一批熟悉蒙古习俗的侍女随行。这些侍女不仅要服侍孟古青的起居,更要帮助她适应紫禁城的生活。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除了蒙古长袍和金银马镫,吴克善还赠予女儿一枚祖传的玉佩,上面刻着博尔济吉特氏的族徽,寓意着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源。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临别时,吴克善拉着女儿的手,殷切叮嘱她要在宫中谨言慎行,既要维护蒙古贵族的尊严,又要学会在宫廷中周旋。

部落的萨满为她举行了祈福仪式,祝愿她在陌生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守护本心。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皇后的奢靡生活惹怒龙颜

八月的紫禁城张灯结彩,迎来了这场盛大的皇家婚礼。婚后的孟古青很快展现出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她格外钟爱华服珠宝,喜欢在镶金的铜镜前梳妆打扮。

这种生活方式与崇尚节俭的顺治帝形成鲜明对比。在紫禁城的每一天,孟古青都沉浸在精致奢华的生活中。她特别喜欢让御用工匠按照蒙古风格改制宫装,将草原的豪迈与宫廷的典雅完美融合。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每逢节庆,她都要举办盛大的宴会,邀请后宫妃嫔欣赏蒙古歌舞。她的梳妆台上摆满了各式胭脂水粉,来自西域的香料更是应有尽有。

她甚至在御花园中辟出一片区域,搭建起蒙古包,时常在那里品茶赏月。这些奢靡的举动让以节俭著称的顺治帝十分不悦。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他多次委婉劝诫,但孟古青总是我行我素。她认为,作为一国皇后,理应维持相应的排场。

两人在生活方式上的分歧日益加深,顺治帝开始质疑这门婚事的政治意义是否已经超出了他能够承受的代价。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后宫争宠愈演愈烈

随着时间推移,孟古青的多疑和嫉妒让后宫气氛日益紧张。每当有妃嫔得到皇帝的青睐,她就会使出各种手段打压对方。

她惯用的伎俩包括在饮食中做手脚,散播不利于对方的谣言,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势刁难对方的家人。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这种极端的行为让后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宫女们战战兢兢,生怕被卷入这些纷争。

一次,她发现顺治帝经常去拜访一位新入宫的江南美人,立即派人暗中监视。当得知那位美人精通诗词,常与顺治帝讨论文学时,她竟派人毁掉了那位美人珍藏的诗集。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更有甚者,她指使心腹在御花园的水池中投放毒物,导致那位美人在赏荷时不慎落水,大病一场。

这些事情很快传到顺治帝耳中,让他对这位蒙古皇后彻底失望。朝中大臣也开始担忧,这种后宫不宁可能会影响到朝政。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废后风波掀起朝野震动

顺治十年,顺治帝决定废除孟古青的皇后之位。这个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紫禁城炸开了锅。不仅后宫震惊,朝堂上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臣们纷纷上书,有人担心此举会影响与蒙古各部的关系,有人则认为废后有违祖制。可顺治帝态度坚决,他在朝会上历数孟古青的种种过失,强调皇后的德行对后宫安定的重要性。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废后诏书很快颁布,孟古青被贬为静妃,不得不搬离熟悉的坤宁宫。昔日争相巴结她的宫女太监纷纷避之不及,连最信任的心腹也开始疏远。

她每日独坐宫中,看着日升日落,回忆着草原上的点点滴滴。最终,在多方斡旋下,她获准离开紫禁城,但这个决定背后其实暗含着顺治帝想要彻底摆脱这个政治包袱的考虑。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娘家的惊人反击

回到草原后的孟古青发现自己怀有身孕,这个消息像一阵旋风般席卷了整个科尔沁草原。清廷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出使团前往科尔沁,要求将这个未出世的皇子带回紫禁城抚养。

吴克善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认为清廷此举是对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尊严的践踏。他召集部落首领商议对策,一致决定要保护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孟古青的兄弟们更是扬言要集结骑兵,与清廷抗衡到底。整个科尔沁草原都沸腾了,各部落纷纷表态支持吴克善,声称若清廷强行带走孩子,必将面临草原各部的联合抵抗。

这种态度让清廷使团十分为难,他们意识到事态可能会演变成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最终,在权衡利弊后,清廷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意让孩子留在草原上成长。这个结果不仅维护了博尔济吉特氏的尊严,也展现出了草原部落的团结力量。

吴克善更是下令在部落中为这个未出世的孩子修建了专门的居所,准备将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草原王子。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结语·】——》

孟古青的人生轨迹,从草原公主到皇后,再到被废为妃,最终以未出世皇子的母亲身份对抗朝廷,展现了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缩影。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权力的游戏中,有时最强大的筹码不是显赫的地位,而是血脉的羁绊与民族的凝聚力。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顺治皇帝废后之谜:皇后被废后的生死与儿子之谜
...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时8月13日在北京紫禁城举行了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一次大婚。年轻的顺治帝与表妹喜结良缘,那年顺治帝才十四岁。新娘艳丽超群,聪明灵巧未想到,
2023-11-18 10:32:00
康熙汉族血统的母亲家族,是靠什么进入到中央集团的
...太极从寒冷的东北一路南征北战,终于夺得天下,坐在了紫禁城里。这个美丽又充满智慧的女人,往往在关键的时候能扭转乾坤。比如在山海关清军包围松山时,明朝大将洪承畴被俘宁死不降,皇太
2023-07-21 11:23:00
明英宗原配皇后钱氏究竟做了什么,能让这么多官员为她鸣不平
1468年农历七月初三,在北京紫禁城的文华门,上百名文武官员跪在地上大哭,声音几乎传遍整个紫禁城,这是明朝大臣集体上谏的极端方式,称为“哭谏”。在这些哭谏的大臣中,明朝勋贵阶层的
2024-05-21 16:31:00
满蒙联姻:清朝皇室与蒙古贵族的世纪纽带
...其中顺治帝的首位皇后孟古青,被贬为静妃后干脆离开了紫禁城,返回蒙古老家居住,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谜团。顺治两度废后顺治八年(1651年),14岁的顺治到了可以成婚的年龄,为他挑
2024-04-06 03:15:00
她为皇帝生下龙子,却被处以“铁裙之刑”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流传着许多不好的习俗,就拿女子举例,由于常年都有着男尊女卑的惯例,这导致她们生来就低人一等。不仅在出生之时就被父母灌输三从四德的观念,而且在长大之后还不能
2023-02-21 21:16:00
康熙的表姑为何不到十岁被纳入后宫
...候只有八岁,此时,不到十岁的博尔济吉特氏也被送到了紫禁城,不过,博尔济吉特氏还未到侍寝的年龄,所以只能暂时先养在宫中,称为“宫中待年”,有点类似于民间的童养媳。其实,孝庄太后
2023-08-05 22:16:00
端敏公主:顺治皇帝的养女与蒙古草原的联姻
...分问题。就这样,年仅14岁的孝惠皇后从蒙古草原来到了紫禁城。新皇后没能讨得顺治皇帝的欢心,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在一个了有夫之妇身上,这个女人,就是后来的董鄂妃。董鄂妃进宫,
2023-09-19 06:30:00
清朝只有这四个皇帝办过大婚典礼
在清朝十二帝中,只有四位皇帝在紫禁城举办过大婚典礼。这四个皇帝即位时年龄很小,等到成婚年龄时在皇宫举办大婚典礼,而其他皇帝在继承帝位前已经结婚,所以并没有在皇宫举办过隆重的大婚典
2023-06-10 08:29:00
清朝有座‘凤凰巢’?先后出过两代皇后
...等承恩公爵位。到了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慈禧太后在紫禁城西六宫储秀宫里的体和殿,为十八岁的光绪皇帝选定了二十一岁的静芬为皇后。静芬的父亲、慈禧太后的二弟桂祥于十月二十一日受封
2023-05-20 14: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