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蜀吴三国最擅长射箭的三人,最终居然都死于暗箭,他们是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4 10:31: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的猛将非常多,他们精彩的战斗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大家往往关注的是这些武将的近身作战能力,很少关注这些武将的远程作战能力,那么大家知道魏蜀吴三国最擅长射箭的人都是谁吗?他们的结局如何?

魏蜀吴三国最擅长射箭的三人,最终居然都死于暗箭,他们是谁?

一、黄忠

可以说,魏蜀吴三方的武将中,最擅长射箭的人,就是黄忠!虽然很多人都看不上黄忠,甚至吼出“不与老卒为伍”的话语,但这并不能掩盖黄忠的超强能力。

刘备攻略荆州时,曾让关羽去攻打长沙城,当时的长沙太守是韩玄,而黄忠就是韩玄手下的头号猛将。在此之前,诸葛亮已经提醒过关羽,要小心点这个黄忠,别看他年纪大,但是他的战斗力仍然非常恐怖,而且他的箭术也是非常精湛的,结果关羽高傲,根本不听诸葛亮的话,在和黄忠的交手过程中险些被杀!

关羽和黄忠交战,首先是短兵相接,两人打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之后关羽准备用拖刀计斩杀黄忠,哪知道黄忠的战马出了问题,直接把黄忠摔倒了,关羽见胜之不武,决定先不杀黄忠,让黄忠换马再战。黄忠换了战马后,准备先进行诈败,将关羽引诱过来,再用弓箭射死关羽,按照黄忠的箭术来看,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事实也证明,黄忠确实是有能力做到这一切!

魏蜀吴三国最擅长射箭的三人,最终居然都死于暗箭,他们是谁?

原文:将近吊桥,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前面军齐声喊起。云长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今日只射盔缨,正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也。

看看黄忠的这一手箭术,对移动目标进行射击,还能射中头盔上那么细的缨根,这种能力,谁人能比?大多数射箭高手,都是射静止目标,或者射移动的大目标,像黄忠这种射击移动小目标的,技术上明显要高超得多!也幸亏黄忠放了关羽一马,不然关羽此战必死!

遗憾的是,如此擅长射箭的黄忠,在伐吴之战中,却死在东吴小将马忠的暗箭之下,真的是天天玩鹰,最终却被老鹰给啄了眼。

魏蜀吴三国最擅长射箭的三人,最终居然都死于暗箭,他们是谁?

二、太史慈

太史慈是东吴的头号猛将,战斗力非常强,而他除了强悍的近战能力,远程的攻击技术也非常高超!当年太史慈为了救援北海的孔融,独自出城去往刘备阵营请求援兵,而围困北海的黄巾军,肯定是不愿意太史慈冲出去的,于是派了很多人来围堵太史慈,结果太史慈箭射八方,直接射得黄巾军不敢近身,眼睁睁看着他离去。

除了箭射黄巾军,太史慈在投靠东吴后,还有一项非常出色的射箭记录,那就是说射哪里就射哪里!

太史慈说射城上裨将的左手,就射裨将的左手,这等能力,令人叹服!不过遗憾的是,太史慈最终也死在了暗箭之下!当时太史慈带人去偷袭合肥城,结果张辽派人埋伏在城墙上,一阵乱箭射下来,直接把太史慈给射死了,一代名将,就这样稀里糊涂死去了。

魏蜀吴三国最擅长射箭的三人,最终居然都死于暗箭,他们是谁?

三、甘宁

三国演义中,甘宁应该是用弓箭杀敌最多的猛将了,在和东吴作战时,他一箭射死了凌统的父亲凌操;加入东吴后,甘宁又一箭射死了名将黄祖;三江口水战,甘宁一箭射死蔡壎;濡须口之战,甘宁一箭重伤乐进,搞得乐进再也没能走上战场。从甘宁的战绩来看,他是在实战中把箭术玩得最溜的人,只不过他和黄忠太史慈的命运也是相同的,玩了一辈子箭,最终竟然也死于了箭下!

刘备伐吴之战的前期,蜀军士气旺盛,大败吴军,吴军四散溃逃,甘宁被裹挟其中,路上正好碰到了追击吴军的番王沙摩柯,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最终死于树下。

原文:甘宁见其势大,不敢交锋,拨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

结语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最擅长射箭的只有三人,分别是黄忠、太史慈、甘宁,这三人箭术高超,在战场上表现非常优异,然而他们最终的结局居然都是死于暗箭之下,太令人遗憾了,这真的是印证了那句俗语: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鹰啄瞎了眼睛!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中了几次箭?
...守将韩福与牙将孟坦商议,由孟坦引诱关羽来追,然后用暗箭射他,掉落马下后就擒拿关羽。结果孟坦引诱关羽的时候,没想到关羽赤兔马太快了,直接就被关羽追上给砍成两断了,然后关羽回来的
2023-08-24 16:22:00
...往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毕竟武功再高,也怕流矢暗箭。在没有现代枪支之前,百步之内弓箭最快,百步之外弓箭也可以做到又准又快。整部三国演义中,也有非常多关于弓箭的名场面,甚至
2023-01-02 14:27:00
三国四大神射手,太史慈、吕布、黄忠和赵云,到底谁的箭术更高?
...负!吕布命人将他的方天画戟摆在营门口,然后自己搭弓射箭,并和刘备、纪灵说,自己要是能够射中方天画戟,那么双方必须就此罢手,否则自己就会参战,要是射不中,他自行离去,纪灵和刘备
2023-08-26 10:04:00
三国正史中谁才是真正的神箭手?此2人最厉害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射箭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是人尽皆知的,尤其在冷兵器时代,射箭是最高效的打击方式,通过精准的箭法干掉对方的主将,可谓一箭定乾坤。射
2023-06-08 11:06:00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5次“神射”,这4次“神射”表现了射箭者高超的射箭艺术,却没有一次是射死敌人的。那么,这4次“神射”都是哪4次呢?其一,辕门射戟。这是吕布为了劝解袁术帐下纪
2024-04-29 16:49:00
古代打仗暗箭伤人是常事,为什么虎牢关之战刘备不暗箭伤吕布?
...到。.分析全文不难得知,在虎牢关之战中,刘备能够用暗箭击伤吕布,取得不错的战果,只是他一时冲动参战而已。机会。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为了尊重历史,二是为了维护刘备的人品,三
2023-02-14 17:30:00
三国演义中,哪些名将的单挑能力比较强?
...人大战两次合计150回合,但是庞德在与关羽单挑时,使用暗箭射伤了关羽,导致关羽败给了庞德,虽然用暗箭伤人显得不那么光彩,但是战场上只讲胜负,不讲光彩,所以关羽出局了。2、许褚
2023-08-25 06:24:00
...是小巫见大巫。所以说啊,以后穿越回三国,记得先练好射箭技术,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今天,“史书凌轩阁”就用这篇文章聊聊《三国演义》里的八大箭法高手!第八:徐晃曹操在铜雀台大摆
2024-04-18 22:00:00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盘点三国中箭身亡的大将
...死。大多数的武将武功高强,刀枪并举,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少名将都死于弓弩之下。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在三国中死于弓弩之下,中箭身亡的将军,实在个个可惜!张辽,字文远。曹操手
2023-06-11 18: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