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图源:中国青年报
走秀的T台上有锄头、鱼篓,晚会的奖品是熏鱼、腊肉,舞台的主角是不同年龄的村民……近日,#农民工组乐队回乡办村晚获全村支持#冲上热搜。
据报道,这场别开生面的“村晚”在湖南凤凰腊尔山镇夯卡苗寨举行,由湘西本土乐队“苗人三蛮”发起,他们曾经是厨师、水电工、司机和屠夫,长年在广东和浙江等地打工。春节临近,几个人决定参与“主播办村晚”活动,在老家为乡亲们办一场聚会。这场“村晚”通过线上直播,观看人数已经超过780万。
“村晚”,顾名思义是“乡村春晚”的简称,是春节期间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晚会。早年间,“乡村晚会”还是较为罕见的新鲜事,最近几年,文旅部持续推动“村晚”示范活动,“乡村晚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村庄,渐有蔚然成风之势,红红火火的过节氛围丝毫不输地方卫视的春晚。
没有绚丽的舞台,没有专业的演员,小小“村晚”为何散发出巨大魅力?“村晚”无疑是从村民的需求中诞生。说起来浙江还是“村晚”的发源地,“浙派村晚”已经举办了43年。若说当年丽水月山村“村晚”与农村文化供给较为匮乏有关,如今遍地开花的“村晚”,除了简单淳朴的欢快热闹,更多的是将乡音、乡情、乡愁浓缩到一个舞台,使过年的意义变得具象化,情绪表达变得温暖可触。
客观而言,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过年的仪式感越来越弱,年味变淡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打工人回家过年,无非是吃吃喝喝、打麻将、玩游戏,让人感觉农村的年也越过越寡淡。但搞个“村晚”就不同了,节目总要提前策划、排练吧?如此一来,没有三四个月下不来。村民们从想主意到找人合作表演节目,人与人来往变密切,交谈有话题,感情更亲近。
另一方面,真实而鲜活的乡村生活,对向往“田园牧歌”的城市网友来说,无疑是有吸引力的。与湘西这场“村晚”同一天开演的,还有山西临汾泊庄村。这一南一北两场“村晚”,总共吸引了超过1557万网友在线观看。在年俗文化逐渐被淡忘的时候,人们不仅能够在现场参与“过年”,还能在直播平台上观看各地的风俗人情,使倍感压力的网友与村民一起,提前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唱身边事、演身边人、赞家乡美……随着各地“村晚”的火爆出圈,乡村联欢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新年俗。“村晚”的舞台,可以“小”如篮球场,也可以“大”到以绿水青山为背景,人们在这样的人间烟火里,找到了久违的过年感觉,也找回了浓浓年味里最难割舍的温暖。
来源: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5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