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云岩法院:谨防不法分子“拉车门”盗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1 01:15: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一些粗心的车主将贵重物品放在车上,却忘记锁车门,于是便成了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日前,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盗窃轿车内财物案,被告人覃某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云岩法院:谨防不法分子“拉车门”盗窃

法院审理查明,2022年8月4日凌晨2时,被告覃某某独自一人窜至贵阳市云岩区花果园W2区一停车场,发现一辆轿车车门未锁,随即将放置在车辆后座上的一台戴尔牌笔记本电脑盗走,以3350元的价格变卖。2023年9月24日凌晨3时,被告人覃某某再次窜至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S2区一地下停车场,将一辆白色丰田轿车后座上的一台华为笔记本电脑盗走,后将该笔记本电脑以2100元的价格变卖。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覃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被告人覃某某曾因盗窃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五年内再次作案,系累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覃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覃某某认罪认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可以从宽处理。遂作出如上判决,同时,责令被告人覃某某分别以3000元和3842元(贵阳市云岩区发展和改革局鉴定价值)的价格退赔给受害方。被告人覃某某违法所得人民币三百五十元依法继续追缴,上缴国库。

在此,法官提醒广大车主,盗窃手段层出不穷,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务必养成下车即锁车的好习惯,人离开车时及时锁好车辆门窗,并随手拉车门确认车辆已上锁。另外,车内贵重物品应妥善存放,尽量随身携带或进行隐蔽处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勇 陈景雄

编辑 汪韵

二审 程星

三审 欧阳海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1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见财起意,贵阳一男子“顺手牵羊”获刑六个月
...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财物,切勿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勇一审 何永利二审 田洋三审 欧阳海南
2024-12-18 22:23:00
帮助不法分子“跑分”,因为涉未成年,赵某等2人被监视居住。但解除措施后,两人却不知悔改,再度犯案,终于被判刑。2021年12月的一天,被告人赵某(作案时系未成年人)伙同李某(另案
2023-11-16 23:23:00
不法分子“收集”医保卡的常用伎俩有哪些?崇明法院发布典型案例
...孙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法官说法:不法分子常用伎俩有哪些?医疗保障基金是群众的“救命钱”,医保卡的安全使用不仅关系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也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
2022-12-23 18:28:00
贵州高院发布6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载有公民姓名、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极易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个人隐私构成严重威胁。本案中,被告人利用快递物流公司工作人员的便利,将
2024-12-09 20:48:00
济南法院发布五起非法集资典型案件
...义】随着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部分不法分子在传统集资手段之外,利用新生事物,冠以众筹平台、互联网金融等名义,或涉及私募基金、P2P网络借贷等领域,冠冕堂皇地非
2024-06-28 09:24:00
...记录,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被告人陈某谊使用银行卡帮助不法分子转账时上游犯罪已既遂和其明知是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而予以转移,因此不宜认定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
2023-12-14 06:25:00
海口琼山法院邀请97名大学生观庭审 审理新型“手机口”诈骗案现场普法
...电话,实现语音中转,以此掩饰诈骗电话归属地,实现让不法分子和受害人直接通话,实施诈骗的目的。庭审现场。琼山区法院供图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多发,滋生了大量为诈骗犯罪分
2024-12-06 12:48:00
冒充主播诈骗“榜一大哥”,2人获刑并处罚金
...是花钱加热度助力主播破圈。火力全开的粉丝经济让一些不法分子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始“潜伏”在直播间,将黑手伸向了“榜一大哥”们。近期,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金山区人民
2023-12-11 15:38:00
低价购翻倍卖、招聘司机送货……多人因非法经营“笑气”获刑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将“笑气”(一氧化二氮)伪装成“吸气球”等多种形式在年轻群体中进行售卖,以达到其非法牟利的目的。近日,成都金牛法院依法对两起非法经营一氧化
2024-05-07 15:5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