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1 09:43:00 来源:科学360

大多数人心中都秉承着一个观念,那就是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如果告诉你,在未来的某一天,月球将脱离地球独自生活,你相信吗?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事实上,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月球每年会飞离地球约4厘米的距离。等到月球撤离了地球,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剧情或许就会照进现实。

地月系

两个及以上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会形成一个天体系统,宇宙中存在许多天体系统,且有着不同的级别。

我们熟知的银河系在级别上低于总星系,却又高于地月系和太阳系。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地月系就是由地球和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在地月系这个系统中,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会对地球作绕转运动。

实际上,地月系的运动属于“双向奔赴”,地球与月球都在围绕公共质心运动,这个公共质心在距地心约4671千米的地球内部。

最初关于地月系形成的原因,科学家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大星体分裂产生的,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双星吸积,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提出了宇宙飞船说。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不得不说,拥有极大的脑洞确实可以提出无限假设。但是这些假说并不能让大众信服,而且也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后来有人提出,或许在很久以前,一颗星体在宇宙中运动时不慎撞到地球,后来这颗星体核心逐渐下沉到地球内部。

地表一些被撞击到宇宙中的物质夹杂着星体残骸,构成了如今的月球。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很快就有人提出,这一假说纯属无稽之谈,即使真的有星体核心抵达地球内部,那个时候地球也一定会因此四分五裂,怎么可能是现在一个完整的球体呢?

后来地球研究学家钟关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远古时期,月球突然撞击地球,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一部分月球进入地球地壳,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地月接触面产生剧烈的汽化反应,许多物质都瞬间消失。

当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能量转化到达顶峰时,地球就会对月球产生反作用力,此时再加上地球离心力的影响,月球自然而然就逐渐脱离地球,并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一直围绕地球转动。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这一说法应该是比较具有科学性的说法。那远古时期就形成的地月系,真的会因为月球脱离就分崩离析吗?月球又为什么会弃地球而去呢?

逃离的月球

有消息称,最初刚诞生的月球似金星一样火热,甚至在夜晚会散发出红色的光芒。最初地月系中,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很近的,后来月球会以大约每年20厘米的速度向外移动。

这也说明,月球从最初就已经有“逃离之心”了,而这也是有原因的。

星体的体积和质量越大,产生的引力就越大,而月球之所以会围绕地球运动,就是因为地球强大的引力,而它同时也在通过公转这一方式,来抵消地球的引力。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二者在上亿年的运动中,逐渐达到平衡,月球也因此变成地球的卫星。

同样月球也有引力,而且月球属于比较大的卫星,只不过它的引力在地球引力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通常只会有一些比较小的影响,比如潮汐。

在月球引力的拉扯下,地球正对月球的一面通常会涨潮,而另一面则会退潮。而月球与地表的这种拉扯,也会让月球运动的速度变快。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一名行星科学家曾表示,如果月球围绕地球的运动变快,月球运行轨道与地球的距离就会增大,从而很容易发生“月退”现象。

科学家们会研究阿波罗在月球上留下的镜子,以此来得出一些关于月球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科学家甚至可以推算出月球过去的运动。

也是通过这面镜子,科学家们发现“月退”现象一直都存在,且它的速度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重大事件波动。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假如月球一直按照目前每年4厘米的速度后退,或许在数亿年后,就会彻底脱离地球。许多人会讲,那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不过是夜晚再也无法赏月。

“月退”的影响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一定不是!

首先,如果没有月球引力,地球的自转速度会变慢,也就是说到那时地球上的一天或许有30小时以上。

这种变化不仅会让人类每天的工作时间变长,也会强制让人类每天多睡几个小时。

这时候,又有人会疑惑,这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不过就是每天多了几个小时,又不是不能存活,调整生物钟不就好了吗?

自人类诞生就一直过着1天24小时的生活,体内细胞也已习惯这种生存模式,如果将1天的时间调整为30小时,人体内部也会不适应这种变化,甚至某些细胞会病变,成为癌细胞。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提到“癌”,相信大多数人都已毛骨悚然,目前医学界并没有研发出一种癌症特效药,也就是说癌症几乎给患者判了死刑。

之前,科学家还做了相关实验,它们在一个密闭空间内创造了一天30小时的条件,并往里面放置了数只小白鼠,以此来观察每天的时长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部分小白鼠身上出现癌细胞。这个结果也证明了1天24小时的重要性。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如果未来1天有30个小时,不止人类,许多动植物也会面临生存挑战。

第二点,如果月球脱离了地球引力,地球轴心的偏转角度就会增大。

这就会让地球表面某个点接受太阳辐射的周期变长,从而让南北两极更加寒冷,冰川会分布更广,而地球温度也会变低。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最后一点就是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士,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时候会替地球解决很多麻烦。

宇宙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不论是小星体还是碎片,它们都会漂浮在宇宙中,并被一些引力比较大的星体吸引,比如太阳。

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抵达太阳系的陨石会优先被木星拦截,一些“漏网之鱼”还未抵达地球就会被月球阻拦,月球表面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就证实了这一观点。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正因如此地球才可以在数亿年间仅经历了几次大型陨石撞击事件。

如果未来月球脱离地球引力的影响,地球被陨石撞击的概率就会变大,这就会给人类生存带来较大的威胁。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之日,地球便迎来流浪之时

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杞人忧天,地球引力距离约为150万千米,月球如果要彻底逃离地球,至少需要300亿年,到那个时候,或许人类已经在其他星系找到新的宜居星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核工程师看《流浪地球2》:三千核弹炸毁月球?办不到!
有一说一,《流浪地球2》拍得是真好,在史诗般的叙事和中国式的正能量面前,漫威灭霸打响指那一套顿时显得过于小儿科、索然无味了。▲ 《流浪地球2》电影海报不过,喜欢归喜欢,既然好话都
2023-02-04 11:00:00
《流浪地球2》几个典型“BUG”的科学解释
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2》可以说是史上最好看的国产科幻电影,把《流浪地球》的奠定的国产科幻电影水准又远远的往前推了一大步!对于科学爱好者和科幻迷都是一场影视盛宴!不过由于科学元
2023-02-04 11:00:00
《流浪地球2》3人得救,图恒宇获得永生
果不其然,《流浪地球2》总票房成功反超同档期的《满江红》和《无名》,要知道在预售阶段,《流浪地球2》的总票房一直都不是很理想,但是笔者仍旧对这部影片抱有很大期望,毕竟无论是从题材
2023-02-02 11:27:00
月球到底是怎么来的?是“人为”的还是“天生”的?本文给你揭秘
其实人类的起源非常晚,当人类来到地球上之后就能感受到太阳和月亮,但是太阳和地球并不是同一时间就出现的。也不是说地球一出现就有太阳和月亮的陪伴,我们可以对一些古书籍进行了解,发现月
2023-01-23 10:00:00
《流浪地球2》中的大国重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华日报□ 本报记者 张 宣兔年春节以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凭借精彩的剧情和层出不穷的“硬科技”持续热映。无论是影片设定中月球坠落危机时的洛希极限等硬核概念,还是量子计算机
2023-02-01 06:17:00
月球并不唯一,天文学家在地球轨道附近,发现了很多准月球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不过近些年的观测显示,地球周围时常会有一些较小的太空岩石在地球附近,它们以和月球相同的方式围绕着地球运行,因此被科学家们称为“准月球
2024-06-05 09:54:00
《流浪地球2》发布“MOSS”预告,从2019到2023MOSS之谜即将揭晓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发布“MOSS”预告,首次以人工智能MOSS的视角向观众展示出,即将被太阳吞没的地球,面对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
2023-01-03 12:27:00
地球和月球之间,能放下八大行星,太阳系是被设计出来的?
你敢相信吗?地球和月球之间,竟然能放下太阳系所有行星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颠覆你对宇宙的认知从炽热的水星,到遥远冰冷的海王星,当太阳系八颗行星排列到一起后,你会发现它们的直径是39
2024-08-13 10:42:00
《流浪地球2》:月球对地球意味着什么?该不该进行深度探月?
太阳老化、膨胀、即将坍缩、地球将被吞噬!空前大危机!严酷的现实,严峻的挑战,地球人类必须做出选择!是勇敢面对还是消沉堕落?是生存还是毁灭?既然不得不做出选择,人类又该做出怎样的选
2023-02-17 16: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非遗“青春派”③|张万富:柳编艺人传匠心
秋日的永定河畔,林木蓊郁,杞柳成荫。9月12日,记者来到固安县张万富柳编工作室时,刚好见到他在整理浸泡后的柳条。9月12日
2025-10-27 08:05:00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其宣传口号有:用支持消除偏见
2025-10-27 08:06:00
10月17日,首届北京博物馆季圆满落幕。自5月18日启幕以来,北京博物馆季以“文脉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联动全市百余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
2025-10-27 08:06:00
畅行环城绿道
10月26日,徒步大会鸣笛启程。当日太平河·理想水岸2025石家庄环城绿道徒步大会举行来自省内外的30000名徒步爱好者齐聚于此用脚步丈量石家庄的生态魅力10月26日
2025-10-27 08:09:00
记者走基层|“老帮老”抱团 共享夕阳红
10月17日,韩有名(左)到李增家送快递。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老李,我把你的快递取回来了,应该是孩子给你们寄的东西
2025-10-27 08:14:00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能量的“中小微”丨高端水彩纸,有了“河北造”
近日,位于保定市竞秀区南章村的华融纸厂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国际知名水彩画大师阿尔瓦罗·卡斯塔涅。从机声隆隆的造纸车间
2025-10-27 08:17: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秋意渐浓,硕果累累。日前,我市多个景区推出“赏秋”特惠半价门票,邀请市民游客走进金陵充满诗意的秋日画卷
2025-10-27 08:20:00
南京多所小学“无作业日”已实践8年每周一次“中场休息” 探索减负新路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2025-10-27 08:20:00
解锁千年蟹文化 品蟹咏蟹皆风雅
2025“苏韵乡情”固城湖螃蟹品牌文化推广活动举行解锁千年蟹文化 品蟹咏蟹皆风雅连日来,每天凌晨的南京固城湖螃蟹市场灯火通明
2025-10-27 08:21:00
以“邻居”“朋友”的身份走近拉贝和辛德贝格南大沉浸式特展再现国际友人的和平坚守南报网讯(记者何洁)10月24日,南京大学“跨越时空的共同见证——我的邻居
2025-10-27 08:21:00
2026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意见建议征集启动
扫一扫参与征集南报网讯(记者俞又丹)为科学谋划2026年政府工作,进一步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优化政府服务、推动城市发展
2025-10-27 08:22:00
回溯千年义净、交融世界文明丨义净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济南义净寺举行
鲁网10月26日讯义净大师是中国三大求法高僧之一,四大译经家之一,海上丝绸之路求法第一人,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
2025-10-27 08:36:00
从“山西的世界”走向“世界的山西”《晋之魂:三晋文明的源流》新书发布会在太原举行
10月24日上午,由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和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晋之魂:三晋文明的源流》新书发布会在太原举行。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俊明
2025-10-27 09:09:00
郭海英近日,一名被网友戏称为“卷尺哥”的深圳市民火了。2023年3月以来,“卷尺哥”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用卷尺对公共设施质量进行检查
2025-10-27 11:10:00
生命与时间赛跑:多学科协作(MDT)助力高龄腹膜透患者重获行走自由——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与外一科联手为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
鲁网10月27日讯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护航”战,麻醉手术科与外一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为一名高龄且长期依赖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025-10-27 1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