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62岁汤和:陛下,请赏我10个美人。次日验身竟没一个完璧之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9 13:18: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天下安定后,着手削减一同打天下的功臣权力。太子朱标去世后,他担忧大将威胁皇太孙朱允炆皇权,便决定生前拔除可能的障碍“刺头”,对功高震主且太子难以降服者,开启了残酷杀戮。

然而,在此种环境之中,汤和这位在大明堪称数一数二的开国猛将,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行事低调,最终成为明朝开国功臣里为数不多的得以幸存之人。

62岁汤和:陛下,请赏我10个美人。次日验身竟没一个完璧之身

臣恳请皇上赐予美人共十名,以增添宫廷之风采,彰显皇恩之浩荡,望皇上恩准。

汤和乃是明朝开国之功臣中的一位,他与朱元璋乃是同一条街道上一起玩泥巴长大的同乡之人。

朱元璋投身抗元义军,缘由是汤和致信邀请他前往。正因如此,二人的关系格外特殊,与常人迥异。

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汤和凭借其卓越的战功,被赐予了信国公的封号。

对于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臣而言,本应是享受福泽的时候,然而,汤和却出人意料地主动提出,甘愿交出自己手中的兵权。

1388年,汤和主动提出告老还乡,向朱元璋递交了辞呈。朱元璋满脸疑惑地询问:“爱卿怎突然请求归隐?”汤和微微一笑,回道:“臣已年老体衰,难以承担重任,恳请陛下准许我卸下负担,安度晚年。”

朱元璋认真地凝视着汤和,心中默默思量。此老臣毫无贪图名利之态,这便是他始终能得自己信任的缘由。然而,朱元璋本就多疑,便故意试探道:“爱卿可有什么心愿?朕必定会让你满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汤和竟然开口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使得朱元璋险些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汤和道:“恳请皇上能够赐予臣十名美人。”

62岁汤和:陛下,请赏我10个美人。次日验身竟没一个完璧之身

朱元璋满脸疑惑地询问道:“汤爱卿,你向来行事严谨,可到了晚年,为何会变得这般荒唐且令人发笑呢?”

汤和露出一抹略显尴尬的笑容,说道:“陛下,臣并无宏大志向,唯有这些小小的兴趣爱好。听闻陛下后宫中美女众多,臣也想借些美人来打发时光呢。”

朱元璋听闻此言,顿时朗声大笑:“若爱卿有这般雅趣,朕便再赐予你十位宫女。然爱卿年岁已高,切不可过度,需多加留意。”

汤和闻听此言,即刻连连道谢。出了宫门来到街上,便开始左拥右抱,丝毫不加避讳,尽显其随性。

汤和之子目睹此景,心中难以接受。他面色铁青,怒目圆睁地瞪着父亲,质问道:“父亲,您为何做出此等之事?这让我们汤家颜面何存?”

汤和悄然朝儿子投去一瞥,未作任何言语阐释,依旧依照自身的意愿行事,丝毫没有收敛之意。

一日,朱元璋的近身太监前往汤和府邸送去御赐美酒。刚踏入汤府,便瞧见汤和在家中对儿子怒喝道:“不肖之子,竟敢觊觎为父的女人!”

太监嘴角微微上扬,随即差遣人将20位宫女依次进行验身。事实正如朱元璋所料那般,汤和在家中整日整夜地纵情享乐,过着歌舞升平的生活。

62岁汤和:陛下,请赏我10个美人。次日验身竟没一个完璧之身

太监离去之后,汤和之子疑惑地询问汤和,刚才为何要那般言语呢?

汤和斜睨了一眼儿子,重重地吐出一口气,说道:“你难道还没领会我的良苦用心?我这般行事,乃是为了能保全汤家全家的性命啊。”

你以为方才前来的太监是来赐御酒的吗?实则是皇上对我不放心呀。朝堂上曾功高盖主的大臣已所剩无几,我们家若不想重蹈他们覆辙,就得打消皇上顾虑。因此,我宁可自损名声,让皇上看到我碌碌无为,以让汤家免遭蓝玉那般结局。

儿子聆听了父亲的一番解释后,此刻方才领悟到汤和的那番良苦用心。

二、功成之时悄然隐退,行事保持低调姿态。以谦逊之态面对过往成就,不张扬、不炫耀,默默前行于人生之路。

在朱元璋晚年大肆诛杀功臣的那个时期,汤和得以全身而退、保住性命,这完全得益于他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以及始终保持低调做人的处事智慧。

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邀二十一位功臣共餐,当场令赵庸等六人交出兵权。汤和却很机智,在朱元璋未召集功臣聚餐前,便主动上交了兵权。

62岁汤和:陛下,请赏我10个美人。次日验身竟没一个完璧之身

一次,汤和前往京城拜见朱元璋。彼时,朱元璋正欲削除部分功臣的兵权,汤和明白此刻觐见恐致朱元璋生疑。故而,他先遣人给朱元璋送了一封信,表明自己愿辞去所有官职,回乡颐养天年。

朱元璋收到汤和的信后,即刻召其前来朝见。两人见面后,朱元璋望着汤和问道:“你此番前来,是要跟我作别吗?”

汤和答曰:“吾年事已高,体衰力弱,已难再为朝廷尽忠效力,唯愿归返故乡,享度晚年之福。陛下心怀慈悲,定能明吾心意。”

朱元璋听闻汤和所言,心中颇为满意。他欣然应允了汤和的请求,同时赐予其一些赏赐,以使汤和能够安心返家。

为使朱元璋对自己更为放心,便有了那起初的那一幕情景。

汤和交出兵权后,行事极为低调,不像其他功臣那般凭借地位与影响力谋取私利。他还主动舍弃朱元璋赐予的赏赐,回到家乡。这种低调或许使朱元璋对他更为放心。

他归居故里后,鲜少外出,亦不再参与当地社交事宜,更不涉足朝政与权力争斗。每日,他静静居于家中,以读书、挥毫、侍弄花草为乐,尽享天伦之趣。亲友来访时,他仅与之简单交谈,绝不谈及朝政,竭力避免引发朱元璋的留意。

62岁汤和:陛下,请赏我10个美人。次日验身竟没一个完璧之身

汤和与朱元璋自幼同处一条小街,他比朱元璋更早加入义军,还写信邀朱元璋投军。虽两人关系特殊,但汤和从不邀功宣扬,故而朱元璋对他有着别样的信任与好感。

汤和凭借功成身退且低调行事的举动,于晚年成功保全了自身性命与地位。他在当地享有极高声望,亦是明朝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9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汤和为何不愿意为朱元璋猎杀黑熊
...谓的君臣之情。明朝早期,就有这样一位臣子,在陪皇帝朱元璋打猎的时候,洞察了朱元璋对他们这些臣子的猜忌。而他仅仅用了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打消了朱元璋对他的忌惮,最后平安富贵安享晚
2023-11-03 19:16:00
宰相劝宋太祖不要给大臣兵权,为何赵匡胤不听
...布,只是这诏书中的内容有问题,所以才留中不发。还请陛下深思微臣之前所说的话,千万不可铸成大错。”对于赵普的谏言,宋太祖认为是小题大做宋太祖见赵普这样说,便疑惑地问到:“爱卿如
2023-01-05 16:38:00
63岁汤和主动交出兵权,是如何逃过一劫的
...例子。为了保住性命,这些大臣们也是绞尽脑汁,比如与朱元璋出生入死的汤和就是其中一个。63岁的他主动上交兵权,朱元璋问他需要何种赏赐时也是要了100个美女,如此才躲过了一劫。只
2024-05-24 09:50:00
赵匡胤与朱元璋:领导风格与治理策略的对比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杯酒释兵权”。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开国功臣大肆屠戮,以至于“靖难之役”发生时,建文帝一度无大将可用。有人就问了,为何赵匡胤不愿将将领们赶尽
2023-10-17 04:59:00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不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
...摇大明统治基础,朱洪武只能走到功勋们对面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是一杀了事,而是出台一部专门针对勋贵的律法文书——铁榜文。在此律令中,老朱还是给了他们机会,比如说勋贵之家欺压良善
2023-04-19 21:57:00
刘邦称帝之后大杀功臣的真相是什么
...量,在诛杀功臣方面,刘邦比不上后世的李世民,更别说朱元璋了。然而,功臣们并没有因为刘邦的恩惠,就对刘邦的后代心慈手软。公元前180年,吕后刚刚去世,功臣集团便在周勃、陈平、陆
2023-07-20 17:20:00
功高震主?揭秘古代将军如何平衡战功与皇权关系
...跟着赵匡胤的这些部下,能够安享晚年都算好的了。跟着朱元璋那伙人才叫惨,他们跟着朱元璋走南闯北,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为了表示不会猜忌他们,给开国功臣送上了免死的铁券。结果呢?总
2024-02-09 05:15:00
朱元璋想杀刘伯温,刘伯温只用了1个字成功保住性命
刘伯温因辅佐朱元璋完成霸业而驰名天下,朱元璋曾多次称刘伯温是他身边的张良,在文学史上,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也被后人比作诸葛亮,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分天下诸葛
2023-03-01 20:55:00
宋太祖的温柔背后,依旧是杀气腾腾
...方式比较温柔而已,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相对来讲,朱元璋的手法就酷烈多了。朱元璋能够取得天下,淮西集团出力甚多,但是为了能够给儿孙扫除障碍,朱元璋痛下狠手,把开国功臣杀得干干
2024-04-29 09: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