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6 04:2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河南省虞城县刘集乡刘皮村驻村记

本报记者 赵 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16日 第 12 版)

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河南省虞城县刘集乡刘皮村村口。

虞城县刘集乡供图

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五彩蛋鸡下的鸡蛋。

柳 青摄

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卢守峰展示烧制的新疆大盘鸡。

本报记者 赵 昊摄

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应天药业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膏药贴。

本报记者 赵 昊摄

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赵昊(右)在刘皮村“孝善大食堂”为乡亲打饭。

健康时报记者 韩金序摄

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蔡老家小学的学生们。

本报记者 赵 昊摄

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刘皮村全景。

虞城县刘集乡供图

叮咚……“五一”期间,被我设为置顶的卢大爷发来微信,“院子里的莲子树开花啦!”看到他发来的照片,思绪拉回到千里之外的刘皮村,想起在那里的点点滴滴。

卢大爷名叫卢守峰,今年55岁,是河南省虞城县刘集乡刘皮村村民。4月15日—29日,我在刘皮村接受为期两周的驻村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借住在他家。起初,刘皮村只是地图上一个陌生坐标。但通过深入了解,这片土地、这里的人、发生在这里的事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被“咕咕咕”叫醒的早晨——

庭院经济成了“摇钱树”

刘皮村在哪?

当得知分在刘皮村驻村,我掏出手机搜了搜。从地图上看,刘皮村地处豫东平原,位于河南、山东、安徽三省交界处,距离山东省单县仅20公里左右。简介上写道,刘皮村下辖刘皮、王寨、范庄、李庄4个自然村,耕地2560亩,全村共1550人。

寥寥数语,对刘皮村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地图上的一个点。而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个村子的模样愈发清晰……

4月15日,坐高铁从北京来到了商丘。下车后,换乘汽车一路向东,穿过笔直宽阔的主干道抵达虞城,从县城拐弯向北,路旁的景象从高楼变平房,从平房变麦田。沿着这条路又走了约半小时。正值春耕结束,道路两旁的麦子绿油油的,高约半米,长势喜人。微风轻拂,每株麦苗都好似随风起舞。刘皮村,就是麦田间的一个普通乡村。

到达村子,眼前的景象让人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我从小在华北平原的农村长大。无论是一望无际的麦田,还是村中零散种植的油菜花、大葱,都让人有了家的感觉。

陌生,则是因为和记忆中的农村大有不同。不见了茅草房顶、圆木房梁,而是平展的水泥路面,宽敞明亮的房间,各类电器一应俱全,家家户户还安装上抽水马桶。如果只是待在屋子里,谁还能分得清是在农村还是在北京?

为什么和记忆中的相比,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找到了刘皮村这些年发生变化的答案。

第二天一早,伴随着氤氲晨露湿润的气息,在一阵“咕咕咕”的鸡叫声中醒来。来到院中,只见卢大爷刚“摸”了几个鸡新下的蛋。

“你摸摸”,说着,卢大爷把鸡蛋递了过来。一摸,还热乎着!卢大爷边说,边把鸡蛋放进锅里煮。“这是刚下的绿皮鸡蛋,是五彩蛋鸡下的。”

“真香!”一同驻村的同事在北京出生长大,第一次吃到刚下的鸡蛋,不禁感叹道。

啥是五彩蛋鸡?“你瞅瞅它们下的蛋,是不是颜色不一样。”刘皮村党支部书记卢英民拿起几只鸡蛋向我们展示。定睛一看,绿皮、白皮、黄皮的都有。“这可是俺们刘皮村的特色产业,是我们发展的庭院经济。”卢英民说。

村舍里,时常能看见成群结队的五彩蛋鸡,遇到人也不怕生。

不过,一年前村里却没几只五彩蛋鸡的影子。“当时俺村结合实际,与外面的公司合作,引进五彩蛋鸡项目,在村里进行推广。”卢英民回忆说,不少村民有顾虑,不愿加入,一是怕自己不懂技术、产量上不来,二是怕鸡蛋缺乏销路、卖不了好价。

如何打消村民的顾虑?刘皮村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公司提供鸡苗、技术培训,村两委引导成立的五彩蛋鸡养殖合作社则扮演着“桥梁”角色,负责鸡舍搭建、饲料供应及鸡蛋统一收购。农户只需支付鸡苗款的七成,剩余部分以产出的鸡蛋抵扣。合作社按每枚鸡蛋0.9至1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收购,公司再以每枚1至1.05元的价格从合作社收购,并负责对外销售,从而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

年近八旬的村民卢超骏,也跟着养了起来。在卢超骏家的小院里,一个三层鸡笼里养了约40只五彩蛋鸡。正是喂鸡的时间,卢超骏用长柄铁勺舀起自制的玉米饲料,均匀洒在喂食区,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饲料都是平时卖剩下的粮食。每天早晚喂两次食就行。”他说。

现如今,刘皮村已有120多户村民加入五彩蛋鸡养殖队伍,存栏量达6460只。每只蛋鸡一个产蛋周期,村民可以挣300余元。养殖五彩蛋鸡的庭院经济成了助力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我们以党建引领,在全乡推广刘皮村庭院经济成功经验,带动村民增收,进一步激活乡村产业潜力,为推进刘集乡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力。”刘集乡党委书记杨保华说。

大爷会烧新疆菜——

后生家门口能就业

住在卢大爷家,没少吃他做的饭。某天中午,卢大爷神秘兮兮,没让我们过去帮忙。吃饭时,桌上竟摆上一盘他自己做的新疆大盘鸡!夹起一块鸡肉品尝,鲜嫩又入味,与平时在新疆菜小馆吃的并无差别。卢大爷又从锅里捞出自制的“裤带面”放进大盘鸡的汤里,咬一口面,口感筋道又香气十足。

刘皮村和几千公里外的新疆,听起来怎么也不沾边。

“卢大爷还会做这菜呢!从哪学的?”

“20多年前,我曾在新疆塔城打过工,做大盘鸡就是在那学会的。后来实在想家,就回来了。”卢大爷抿了一口酒说,“那时没办法,俺村男人都在外面打工挣钱。”

村子里年岁稍长的,几乎都有外出打工的经历。卢英民,“在山东采过食盐,在北京下过工地,在山西炼过钢铁”;村党支部委员王怀强,“开大货车在全国各地穿梭,吃住几乎都在车上”……

在刘皮村,这样的故事家家都有。但他们的子女,过上了和父辈不一样的生活——家门口就业!

卢大爷的大儿子在县里上班,小儿子在离村子不远的科迪乳业工作。用卢大爷的话说,“他们俩一个月工资五六千,开着车可以随时回来,我挺知足。”在刘皮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步行上下班,工厂建在村北口的河南应天药业有限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新去处。

走进应天药业的工厂,干净整洁的车间、层次分明的生产线、训练有素的工人……丝毫看不出是建在乡村的企业。在包装车间内,只见工人手指上下翻飞,膏药贴、腱鞘膏等产品一盒盒依次下线。

“我是地道的刘集人,出生在刘皮村隔壁的蔡老家村。”河南应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云飞讲起了他的故事,他祖辈从事正骨一业,最引以为豪的是先辈传承下来的筋骨散热敷疗法。

后来,朱云飞的父亲在商丘市开了一所疼痛康复理疗馆,朱云飞随迁到商丘市居住,高中毕业后考上山东青岛的一所大学,毕业后留在天津工作。家中店铺也在发展。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利好政策的指导下,朱云飞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在刘皮村开办工厂。

伴随着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可,工厂的发展越来越红火。工人大多是蔡老家村、刘皮村的村民,累计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很清楚在村子周边务工的女性大多是宝妈,她们既要照顾孩子、老人,又要应对农忙时节的田间劳作。”朱云飞说,在厂子设立之初,就考虑到了村民们的实际情况,推行弹性工作制度,员工可以选择计件或计时工作模式。即使计件工作,工人每月也能赚三四千块钱!

工厂留住了本地村民,还促使外面的“老”村民回家,更带来“新”村民。90后村民范晓宇,曾辗转山东济南、浙江宁波、河南郑州工作,最后回到了村子里,发现“这里钱多事少离家近”;理化师黄浩东是广西人,曾长期在广东广州工作,来到刘皮村,“早饭不再嗦粉,只喝胡辣汤”;裁剪师傅李振杰,被朱云飞高薪从广州挖来,月薪可破万……

2021年,筋骨散热敷疗法被成功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而是要守正创新,公司研发出包含擦剂、贴剂、膏剂等多形态的产品。”朱云飞说。

“咋来了这么多洋面孔,怪稀奇咧。”说起曾经在村里看到的外国客商,不少村民记忆犹新。

如今,应天药业的产品已经尝试“出海”,并交出了可喜的成绩单,国外订单纷至沓来。刘皮村,这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朴村落,正变得越来越有“国际味儿”。

土豆要选熟一点的——

村里有个“孝善大食堂”

4月17日,农历三月初九,是刘皮村“孝善大食堂”开餐的日子。清早,我坐着卢大爷开的电动三轮一块儿去村子西边的超市买菜。作为“孝善大食堂”的志愿者,早在前一晚,卢大爷在心里就定好了今天的菜谱:土豆炖鸡、西葫芦炒蛋、焖饼。

每一个土豆,都被拿起来反复端详,确认品质后才放进袋子里,“给老人们做饭,土豆要选熟一点的,方便消化,这样的才中。”卢大爷边挑土豆,边跟我说。刘皮村“孝善大食堂”专为村里老人开设,每逢农历初九、十九、二十九开餐,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吃。

回去后,卢大爷一笔一画把当天买菜的花销记在账本上——4月17日,77.2元。“开办‘孝善大食堂’的经费都由村民捐赠而来,每分钱都得认真对待。”

我想起了在村子墙上看到的刘皮村“慈善榜”。无论捐了几千上万,还是一百两百,都一视同仁,名字和照片一齐展示。我在心里粗略算了一下,目前的经费,保底可供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吃5年。

在食堂所在的小院里,卢英民、王怀强等志愿者早已忙活开了,有的烧锅、有的洗菜、有的收拾桌凳。

95后刘新正在洗菜。“谁家没有老人,以后俺们都会变老。正好我也喜欢做菜,就来这里帮帮忙。”刘新在附近镇子上的一家钢卷尺厂工作,当天轮休,但也不想闲着,就过来帮忙。

不一会儿,院子中支起的大锅就“咕嘟咕嘟”沸腾起来,小院飘着阵阵香气,袅袅炊烟通过烟囱散出。

11点半,村里老人陆陆续续到了,乡村医生王清锋也赶来这里。原来是趁今天老人到得比较齐,村卫生室要办一场公益的高血压防治健康讲座,并免费为老人们测血压、血糖。“平时吃的药还要坚持吃呀”“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吃太多盐了”。对村里每个老人的健康情况、饮食习惯,王清锋了如指掌。

开餐时间到了,老人们三两坐在一桌,院子里欢声笑语。“刘皮村有很多长寿老人,一直有孝老、敬老、爱老的风气。”卢英民对我说,“当听说要开办‘孝善大食堂’,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在“孝善大食堂”,村里的老人认识了我这个“新村民”。之后在村子里见面,会微笑着互相打招呼、聊天。

相较老人,小朋友打招呼的方式则更直接,见到我就大喊“北京,北京!”并叫我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跟小朋友的相识,源自对蔡老家小学的一次探访——

蔡老家小学距刘皮村不到1公里,学生约300人,主要来自刘皮村、蔡老家村等附近村子,每个年级一个班、一个教室,大部分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这里的教师老中青三代结合,既有扎根在此20年的老教师,又有90后特岗教师。”蔡老家小学校长祝海鸥说。

我探访时恰逢课间,学生们正三三两两做游戏,跳绳、跳皮筋、跑步比赛……见来了陌生人,学生们纷纷围过来,尤其对我脖子上挂的相机感兴趣,纷纷摆起姿势,让我给他们拍照。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从来都是每个家庭的牵挂。作为记者,总有想提问题的习惯,但每每在村子里看到老人和孩子舒朗的笑,许多问题还没问出口,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

两周的时间转瞬即逝,到了返京的时候。离别之际,卢大爷红了眼眶。这个刚强的豫东汉子,为了不让我看见他柔软的一面,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坐在回程的车上,我眼泪止不住簌簌地往下流。泪眼朦胧中,窗外的麦田渐行渐远,平房、高楼开始占据视线。再回首,刘皮村早已不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而成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临行前已经和乡亲们做了约定,还要多回来看看。

拿着手机,周围是一栋栋摩天大楼和急匆匆的行人,看着卢大爷的微信,一时没回过神。刘皮村的那些人、那些事一一涌上心头,手指不知如何落下,只回了一句:

“我想回家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南省虞城县刘集乡: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 一二三产融合快速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近年来,河南省虞城县刘集乡着力抓好“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着力招商引资,着力产业突破,着力人居环境治理等,让农民手中的产品增价,让农民的劳动增值,让农民的生活增彩。
2024-01-25 13:49:00
河南虞城:庭院经济“遍地花开”
...一家一公司”的发展局面。三是依托庭院发展特色养殖。刘集乡刘皮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了“京粉8号”五彩蛋鸡庭院养殖示范试点,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农业小生产变成了
2023-09-06 11:36:00
虞城:乡村振兴以产业育动力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稍岗镇钢卷尺生产车间。刘集乡朱云飞服饰加工车间。 工人在李老家乡航航服饰生产车间工作。又是一年大丰收。 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大侯镇养羊户魏爱国从最初养殖10
2023-09-19 00:58:00
河南虞城  三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镇。在利民镇、李老家乡、古王集乡、田庙乡、乔集镇、刘集乡等10余个乡镇大力发展荠菜规模化种植。以利民镇为中心,带动周边乡镇42个村2000多户群众发展荠菜种植。2023年,全
2024-06-19 06:37:00
...成蓄水。1961年,虞城县委、县政府又集结了大杨集镇、刘集乡约1000名民工,配合张集镇马滩村、小崔庄村、杨林村、李常六村
2023-04-25 06:17:00
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团结小分队”救援村民
央视网消息:在受灾严重的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地震发生后,村支书迅速组织起一支30余人,党员带头、年轻人为主的小分队,手刨肩扛展开救援。搜救结束后,他们又投身到群众安置和物资发放
2023-12-22 01:20:00
...售的技能,差异化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河南省虞城县刘集乡应天药业张冲如是说。10月18日,人民日报社帮扶虞城“电商精英技能提升培训班”在县委党校开班,旨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2023-10-23 10:04:00
如此巧合?浪莎一次性内裤供应商与3·15曝光企业为“邻居”
...唯一股东为朱云德,其工商注册地址为河南省商丘虞城县刘集乡顺兴路3号。而央视曝光的河南健芝初,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河南健芝初成立于2021年12月24日,法定代表人和唯一股东为朱
2025-03-20 22:49:00
阳洼村:总有温暖在环绕
...慧霞12月21日凌晨4时02分,积石山县又发生4.1级地震,在刘集乡参加救援的张涛外出躲避时不慎扭伤脚踝,他简单抹了些药,天一亮,又和队员们赶到了阳洼村,帮当地群众搭建帐篷、
2023-12-24 06: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千年兵圣智慧点亮现代商战 滨州企业以《孙子兵法》缔造发展奇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9月1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孙子智慧”与“营商之道”对话会在山东滨州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滨州市政府精心主办
2025-09-13 07:49:00
山东滨州:沉痛送别!战友白伟,一路走好!
9月12日13时,滨州市殡仪馆内庄严肃穆,哀乐低沉,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三河湖派出所所长白伟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2025-09-13 07:49:00
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0日,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仪式。此次战略合作主要围绕两大核心方向展开:一是强化金融服务供给
2025-09-12 17:41:0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优化传统与智能化服务,让老年人在金融服务中更有获得感
2025-09-12 17:43: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临沂启航中学魏代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2 17:44:00
最近,东营一家做外贸生意的企业负责人王经理总算松了口气。手里那笔等着用的外币回款,原本卡在入账环节,急得他嘴上起了好几个泡
2025-09-12 17:44:00
大众网记者 邓梦娇 梁红国 王雪 临沂报道
2025-09-12 17:48:00
全省首次!全国第二例!山东省二院完成新一代人工耳蜗“首秀”
在24岁小华(化名)的童年记忆里,声音是模糊而遥远的。3岁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听力下降,被诊断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2025-09-12 17:52:00
夏日炎炎,烈日炙烤下的柏油路面滚烫难耐。近日,在建设银行东营胜南支行附近市场摆摊卖桃的张阿姨,吆喝许久后嗓子干渴不已。想起环卫工人李大爷曾提及建行设有 “劳动者港湾” 可免费喝水
2025-09-12 17:52:00
“死亡线上救亲人,医术高超创奇迹”,近日,一面沉甸甸的锦旗被患者家属郑重送到济南医院内科一病区医护人员手中。红色锦缎上的鎏金大字
2025-09-12 17:54:00
海南地矿:慰问患病员工传递组织温情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黄湘燕 王成龙)“有困难,找组织,集团与你一起共渡难关!”近日,海南地矿集团下属海南地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员工冼泽荣患病的消息
2025-09-12 17:56:00
金熊猫首届剧本创投活动成功举办 峨影集团携优质成果助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9月11日,第二届金熊猫奖“熊猫带你看世界”影视项目发布成功举办,由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
2025-09-12 17:56:00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刘自昌)9月12日,记者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山西交易团获悉,山西乐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系列动画片《叽哩与咕噜》上榜“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示范案例”
2025-09-12 17:56:00
9月11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发布专项治理“高价售卖低价值商品”的公告,持续打击不良商家利用信息差不当获利的违规行为
2025-09-12 17:57:00
四川简阳:这些暖心小事,藏着城市治理的大温度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胡禹)城市的温度,藏在每一次暖心的互动里。城市的治理效能,显在每一次高效的协同中。四川省简阳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作为城市运行的“神经中枢”
2025-09-12 1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