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3 19:51: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这事还要从朱棣说起,朱元璋十三次北征,把蒙古一路往北赶,赶回了草原。并加紧了北防御体系的整合与完善。“立十六卫”,即是,除东胜左右卫而外,先后设立镇虏、云川、玉林、威远、宣德、官山、大同、阳和、高山、天成、万全、宣府、开平、开元、大宁等卫至辽东,以及各卫兼辖的千户所,构成东、北部防线。东胜卫以西,同样,通过设在鄂尔多斯东胜卫所辖的千户所与宁夏、甘肃河西走廊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为相互声援、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战略、战术防御体系。

老朱一死,叔侄俩为争家产上演靖难之役。叔叔为了尽快送侄子上路,向朵颜蒙古人借兵,为了感谢人家帮忙,把设在大宁的北平行都司迁往保定,将辽东都司的一部分,以及大宁卫,让给了朵颜部。

大宁卫所丢了什么概念?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如图所示,辽东和宣化、大同之间的防卫,打开一个较大的缺口,使辽东与宣大声援隔绝,难以呼应。此处防务一旦丢失,意味着北平暴露,北平以南再也无险可守,仅仅为阻挡北平地区的外族侵扰就必须付出巨大代价。明朝中后期往这里投入了大把的银钱堵窟窿,依然不能阻止异族兵马南下。天子守国门,可怎么也守不住,大明匮乏的财负担不起,最终都摊派到了百姓头上,逼的的穷苦百姓揭竿而起。

东胜卫北倚阴山,南临黄河晋陕狭谷,西与鄂尔多斯隔河相望,是出入河套东北角的要冲地段。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朱元璋的北方防御体系,东胜卫起了相互联结东、西诸卫、所的环节作用。这条防卫体系在东部抵御了兀良哈;中部抵御了瓦刺;西部与鞑靼抗衡。

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明成祖朱棣以东胜卫旷绝难守为理由,将东胜左卫迁于北直卢龙县,东胜右卫徙往北直遵化县。东胜中、前、后三个千户所退在山西怀仁县一带守御。东胜左卫城只使用了九年,遂废弃了。此后蒙古各部就慢慢蚕食河套地区。

大宁卫丢失,东胜卫的内迁使明朝北边防线出现两大缺口,使得开平卫成为伸入蒙古高原的孤岛,三面受敌,

最终不得已宣德5年,明廷将开平卫内迁于独石堡,弃地300里,导致蒙古鞑靼部畅通无阻进入了河套,明廷彻底失去了河套地区。

明朝为啥要不断放弃北边的卫所?这地区的丢失也不能完全怪朝廷懒政,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明朝时期的河套地区已经不似秦汉时那般气候宜人,现在的河套不仅气候干冷,土地盐碱化越来越严重,已不适合农作物生产。这些卫所不能屯田养活自己,做到自给自足,需要从内地运送粮草器械,离内地越远运输费用越高。朝廷不差钱一切都好说,可明廷在各个朝代里面出了名的穷。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农耕为主的汉人百姓,无法在盐碱地上种粮,只能逐步内迁,卫所士兵即是靠周边百姓供养也做不到。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至于明朝放弃安南这话不准确,比较贴合实际的说法是明朝的军政班底被人从安南赶出来了。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永乐22年公元1424年7月,黎利攻陷茶隆,明荣昌伯陈智南下增援,大败,清化以南除乂安外,尽数被黎利占领;宣德元年,明廷派遣成山侯王通南下增援,再败;黎利包围河内,明将王通传敕清化以南的明军向黎利投降。

宣德二年四月,黎利破昌江,这时明朝在安南的据点仅剩河内一处;九月,安远侯柳升率军7万南下增援,全军覆没;十月,河内守将王通弃城返回广西,至此明朝在南安的据点全部丢失;

宣德二年十一月,宣德帝下诏“放弃”南安;次年,黎利称帝建元。

日本投降的时候,日军还控制着华北、华东大多数的城市和交通干线;明朝放弃安南时,在安南一个据点都没有,可打又打不过,怎么办,绝不能承认自己战败了,便以体恤民力为由休战,起码看起来体面一点。

时交阯数叛。屡发大军征讨,皆败没。交阯黎利遣人伪请立陈氏后。帝亦厌兵,欲许之。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以下,皆言与之无名,徒示弱天下。帝召士奇、荣谋。二人力言:“陛下恤民命以绥荒服,不为无名。汉弃珠厓,前史以为美谈,不为示弱,许之便。”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说到底还是枪杆子里出政权,黎利平民起兵,以偏远一隅击败鼎盛期的中国大一统王朝称霸一方。一刀一枪实打实的干出一个后黎朝,实事求是说也的确是令人佩服。

至于哈密卫大明就没用心去维护过,一直任其自生自灭的放养状态。

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军夺取了现代甘肃北部,当时哈密的肃王爷,叫兀纳失里,看到大明兵锋正盛,怕了,决定臣服明朝,并以“哈密力王”的名义给明朝上贡,以便继续维持自己在哈密的统治。

使者往来一番后,朱元璋探明了哈密的底细,然后借口哈密阻碍西域国家朝贡大明为由,派刘真、宋昇率军进攻哈密。

于是在1391年,明朝出征哈密,仅有几千兵马的哈密跪了。

正常操作是打下一处地盘,治理一处。但是朱元璋深得蒙古人的真传,跟蒙古人入侵某地一毛一样,我大明天兵干翻了哈密劫掠一番,俘虏一千多士兵后,就回朝了。嗯回来了……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这感情不是去“收复西域”去的啊,尼玛就是抢劫干架去了……

肃王爷兀纳失里等明军抢掠哈密离去后,又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哈密,没看到大明在哈密留下行政官员,所以大哈密国复国了。不久后兀纳失里逝世,弟弟安克帖木儿继位,继续统治哈密。

明朝在抢劫了哈密一番后,哈密知道自己国小民弱干不过大明,也不敢说明朝残暴,只能一个劲儿地继续上贡,以求明朝别继续来抢劫就行了。

在1404年,明成祖朱棣想起了哈密,于是下令,册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然后从今天开始,哈密就宣布归明朝了。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嗯,其实还是照旧……

以前你咋玩,继续咋玩。就是汉语的封爵从元朝的“肃王”变成了明朝的“忠顺王”而已。

1407年,安克帖木儿被北元的鬼力赤给毒死了,北元攻入哈密,我大明朝没管。

东察合台汗国沙迷查干率军击退了盘踞哈密的北元蒙古人,然后这货你自己偷偷占领哈密不就得了,可他偏要派人上表给明朝报功……

这一报功出事儿了,一直盯着蒙古高原的朱棣一下子就想起来了,大明在西边还有个叫哈密的土地呢,被北元占了,又被番酋沙迷查干收复了。这土地不能让沙迷查干给吞了,得找到他封的“忠顺王”后人,把土地还给人家,这一找还真找到了,明军劫掠了哈密时,抓来一个战俘叫脱脱,就是“忠顺王”安克帖木儿的侄子。

这下脱脱成了新的忠顺王统治哈密,沙迷查干自己浴血奋战夺取了哈密,结果还得不到,生气也没办法,朱棣他惹不起。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卫拉特蒙古的首领脱欢太师把女儿弩温答施丽嫁给哈密王卜答失里,大明没管。

哈密王倒瓦答失里和其母弩温答施丽,这对母子一个是也先的外甥一个是也先的姊妹,哈密暗中倒向了也先太师,大明没管。明朝在甘肃北部的其他羁縻卫所,如罕东卫、沙洲卫、赤斤卫等等,全部都跟也先往来,接受也先的封赏。甚至于,也先在我大明的“关西诸卫”上,设置了北元的“甘肃行省”。我大明依然不为所动。

1457年,曾经在北元俘虏多年,明英宗夺回皇位。

明英宗在北元,肯定见过弩温答施丽和哈密王母子。明英宗可能就此知道,关西诸卫名义属于明朝但实际听命于也先太师这事儿,就差一层窗户纸。所以明英宗刚夺位后没多久,就朝议“重开西域”,明英宗比谁都清楚,再这样下去,恐怕名义上的臣属关系都要没了。还不如趁着也先太师死后不久,蒙古正在内乱的时候,收复关西七卫,重开西域。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大明疆土是怎么消失的

结果,这次朝议,没有人出来接话。良久,一个叫张昭的出来说:“哎呀,山东大饥,朝廷有钱应该用在赈灾上,而不是花在西域。”这时候大臣们纷纷附议,明英宗叹了口气,算了。

这时候哈密的本土势力,又崛起一个牛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癿加思兰,哈密乱成一锅粥,大明没管。

1464年,癿加思兰攻破了哈密。弩温答施丽带着新哈密王逃到了甘肃的苦峪。征服了哈密的癿加思兰,从此离开哈密东进蒙古高原,最终成了新的北元太师。

后边就不细谈了,这时的哈密实际已经丢了,后边虽然数次收回,但都没实际掌控过。

就这样送给别人一点,自己主动放弃一点,被人侵占一点,慢慢的大明的疆土越来愈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2:46: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的骨气与疆域变迁:从强盛到衰落的领土变化
...赏赐兀良哈部各首领官职和奖品。蒙古瓦剌部曾经受封于大明王朝,但是时常骚扰大明北方地区,导致大明王朝北方边患长期存在。到明朝中后期,蒙古各部都已脱离明朝管理,与明朝关系时好时坏
2023-11-03 16:00:00
明朝为何拒绝和亲:历史、文化与战略的考量
在网络上对大明有如此描述:“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以此表达明朝气节。虽然被证实,这是后世独撰,但是明朝无和亲,的确是事实。没有任何史料、资料记
2024-03-28 14:12:00
明朝设限不征之国,大明对四大汗国有过了解吗?
...华南的南朝还吞不下,吃西域岂不是更“汉朝”?上图:大明国号二字,既非源于明教,也无意以《易经》为名制约太宰乾元,而是源于“日月重开大帝”的起义口号宋代》,萧明王韩林儿着。明朝
2023-02-14 17:00:00
大明疆域到底有多大
这几年突然有很多人出来喷大明,说大明王朝的疆域只有300万平方公里。清朝的疆域可以全面的碾压明朝。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个人却是不敢苟同。因为真实的大明疆域,绝对不止喷子口中的汉地十
2023-05-15 11:45:00
明朝建立后,为何一直没能将元朝疆土全部吞下?
...一旦,在农民起义军的硝烟战火中消逝。新的大一统王朝大明,也曾多次派兵攻打北元残余势力,可以说战果丰硕,但为何没有将大元的疆土全部吞下呢?【一、实力欠佳】在明朝后期的后金崛起之
2024-10-30 10:39:00
明朝真的是最有气节的一个朝代吗?
...所谓的“骨气”,也不过是虚无缥缈,不见踪影。网传“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活脱脱一个刚烈的形象。然而,历史的真相,对这个谬论无
2023-07-25 16:12:00
清朝从350万平方公里扩张到1300万版图 ,为何要不断扩张
...草原都纳入进版图,形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广阔的疆域。明朝时期,整个国家奉行朱元璋的“广积粮、高筑城”政策祖训,沿着嘉峪关、山西大同、北京八达岭、辽东山海关一线大兴土木,大致沿着
2023-01-17 20:42:00
明朝末年的困局和大清的应对策略
...极打得一败涂地。这也使明朝全国上下为之当精竭虑,可大明注定是要灭亡的。虽然自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之后,也不乏有明朝大臣或兵将见明朝气数已尽早早归降,其中袁崇焕的手下祖大寿就是一
2023-09-05 21:58:00
明朝的一位中兴之主,他如果多活几年也许明朝不会那么快衰弱
...,在刑律方面朱佑樘又做了很多的努力,不仅删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项残暴的法令,而且制定《问刑条例》还编制了《大明会典》,不仅矫正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不可更改的弊端,而且还制定
2023-06-21 16: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