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信阳日报
我叫熊杰,2022年10月,被组织选派到羊山新区双井街道何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以来,我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新何寨人”,沉下心、扑下身,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很深厚的感情,初到何寨村,就有一种亲切感。驻村一年多来,我一直把何寨村当作第二家乡,把村民当亲人,村里发展得好不好、村民生活得好不好成了我最操心的事。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并将其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三零”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形成思想一股绳、工作分着干、效果成倍增的良好工作氛围。村两委干部履职尽责能力不断提升,干事创业新形象日渐树立。
2023年,何寨村成功创建“四星”党支部,同时获得羊山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我也被评为羊山新区“优秀共产党员”。
我认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我们利用何寨村土地平坦肥沃、邻近淮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组织召开村民座谈会、村两委会,分析产业发展优势和短板,确定了以果木种植和仓储为发展方向,协助村两委“外引内培”。
现在,村里已建成五月仙桃、秋月梨、冬桃、水产养殖等农业园区7家,带动周边1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职能部门项目支持,建设冷库两座、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智能仓储中心1座、生产车间1间。项目的落地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开辟了新途径,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30万元以上。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这是我初到何寨村部分村组的最大感受,也是在走访入户时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作为羊山新区住建交通局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我利用单位职能优势和第一书记项目资金,硬化村组道路2000余米,修补村内道路1400余平方米。
如今,走在村中,经常会听到村民说,党的政策这么好,现在村里面都是水泥路,干净了很多,下雨天也不用担心到处踩泥巴了……
此外,我们还紧紧抓住“支部联支部”这个有效资源,积极与新区园林绿化中心对接,投入40余万元,移栽法桐、香樟、石楠400余棵,对村主干道进行绿化改造,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情感。对我来说,驻村的过程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定叫旧貌换新颜”的过程,也是向村民学习、为村民服务的过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得到村民的信任和认可,是我驻村工作的最大收获。
说到未来,我将牢记驻村第一书记职责和使命,宣传用好党的政策,强党建、抓产业、优环境,为建设美丽和谐发展的何寨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述:熊杰 整理:本报记者 李凯)
记者手记
扎根乡村干实事 情系村民谋发展
□李凯
在熊杰的带领下,如今的何寨村正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蝶变,焕发出勃勃生机。
初见熊杰,他谦逊而热情;谈起何寨村的发展,他如数家珍。他说,自从来到何寨村,就把这里当作第二家乡,把村民当亲人。他的目标很明确:让何寨村焕发新的生机,让村民过上更好生活。
在他的带领下,何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组织召开村民座谈会、村两委会,分析产业发展优势和短板,确定了以果木种植和仓储为发展方向,协助村两委“外引内培”。如今,村里已建成多个农业园区,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增加。
(下转第二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