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
本报讯 10月19日,第一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在合肥开幕,为期两天,以“新形势、新使命、新贡献”为主题,旨在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学科深度融合和发展,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挑战。
本届大会由合肥市人民政府、科学出版社和“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气象局、生态环境部等170余家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出席。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翟盘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等分别作了特邀报告。
大会设置了16个分会主题,包括气候系统变化/气候模式、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冰冻圈工程、冰冻圈可持续发展、气候适应能力、全球气候治理、碳中和与气候风险、碳中和转型中的能源经济模型和排放路径、碳汇、碳交易/碳市场、减污降碳协同减排、气候变化与淡水资源、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和机制、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预估和应对等。
合肥是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和首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市。近年来,合肥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全面绿色转型,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近六成,单位GDP能耗低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2,度电GDP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合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巢湖平均水质历史性好转为Ⅲ类,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创十年来新高,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获评“优良”,荣获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称号。
大会选取了肥东县十八联圩湿地、合肥高新区阳光零碳产业园两个典型案例作为此次调研对象。
(记者 华新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