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佩戴“智慧安全帽”的监督员(左二)在执法检查。胡田田摄
上午九点三十分,南宁市良庆区的建筑工地上一片繁忙。广西南宁五象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服务站的监督员王留毅和同事穿戴好新装备——“智慧安全帽”,准备开始他们一天的监督检查工作。
据了解,“智慧安全帽”不仅是一款安全防护用品,更是集网络传输、照明、拍照、视频录制、实时定位、语音对讲、视频通话、SOS报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执法记录仪。2024年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安排340万元补助资金,为全区851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员配备“智慧安全帽”,推进广西监督队伍信息化、规范化建设。
监督员王留毅介绍,在日常检查、巡查过程中,他们只需佩戴好安全帽,便能实时、准确地记录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状况。“如果过程中发现了质量安全隐患,需要拍照取证,我们按一下帽子上的拍照键,回去就可以在电脑端查看检查图片。”通过“智慧安全帽”高清照片或视频进行取证,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可以为后续提出整改要求以及实施惩戒提供有力支持。
据中国东信产品经理韦宝旭介绍,当前“智慧安全帽”实现了与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共享,监督员在现场发现的问题,都能通过安全帽内置的通讯系统迅速上传至后台系统;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与一线监督员即时通讯,实现远程勘查和即时指导。这一创新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监管的效率和灵活性,使得监管部门能够迅速响应、精准施策,有效及时发现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提高监管效能。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安全帽”的引入是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将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强化广西建筑施工智慧化管理,加速数字赋能行业监管,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管理全过程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将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全区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质增效。(胡田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8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