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有一个200多亩的种子晾晒场,将近5000吨玉米种子正在此晾晒。制种企业负责人王永明很自信:“我们自研的‘敦玉606’品种,外地的种植户很认可。”
酒泉市是全国重要的玉米、蔬菜和花卉制种基地。“制种育种时,播下去到长好需要好几个月,中间各环节都关系着各方权益。”肃州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夏国斌说。检察院与种子有什么关系?
从2021年开始,肃州区人民检察院每年都开展种子产业专项行动。在一次行动中,他们发现,有一家制种基地的种子和所签订合同的需求并不相符。经了解,这是由于企业资质不完善、合同签订不规范造成的,很容易在收获时产生纠纷。走访中,检察干警还发现,有些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有时存在证件不齐、买卖程序不规范、制种大棚运转不合规等情况,这些会对制种企业和农户造成套牌侵权的风险。
为此,区检察院经过调查取证,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向农业农村部门、乡镇等分析情况,提出减少风险的建议。同时,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法院、农业农村局和乡镇属地等单位,召开涉种类案件法律适用研讨会,共同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区检察院办理涉农作物种子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6件,督促兑付种款2900万元,惠及近150家制种企业和20万名制种农户。
面对不断壮大的制种产业,如何精准有效地获得信息、判断出风险所在?
在酒泉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里,检察部主任吴晓阳正在筛选“种子安全法律监督模型”里的线索信息。这个模型是酒泉数字检察建模管理平台的一部分。运行一年半来,借助该模式,第六检察部已经成功协助办理涉农作物种子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近70件。
“模型里的信息源多样,提高了对比分析的可靠性。”吴晓阳介绍,模型里的基础信息来源于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部门等。通过提取企业注册信息、许可台账和备案台账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检察机关得以分类处理刑事立案、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民事检察监督和公益诉讼监督等4类线索。
在此基础上,酒泉市人民检察院还建设了公益诉讼检测实验室,装配近40套快速检测设备,能对发现涉农作物种子案件线索中的空气、水体和土壤等进行基础检测。“大数据分析加人工核查,我们能更高效地办理案件,减少监管盲区,保障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吴晓阳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