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丰富多样的蜜源植物,打造养殖蜜蜂“天然蜜场”,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全力推动蜜蜂产业发展,铺就“甜蜜”致富路,让“甜蜜事业”更甜蜜。
临翔区油菜花种植基地。阮露明丹摄
“党建+家庭农场” 让产业更“旺”
“种草种花种果,养牛养羊养蜂,现在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说起自己致富“蜜”籍,家住马台乡清河村大寨组的34岁养蜂大户罗正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罗正伟在自家农场共养殖肉牛117头,黄山羊65只,蜜蜂280箱,种植优质牧草53亩,茶园22.6亩,甜樱桃40亩,总产值达157.1万元。通过“种草养畜、种果养花、种花养蜂”模式,2022年实现增收20多万元。
近年来,临翔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重点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针对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临翔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家庭农场”模式,引导鼓励种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等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走多元化、立体化的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建立对口部门结对联系示范农场、农技人员帮扶指导的工作机制,真正把“小农场”办成“大产业”。
临翔区蜂农俸彪在取蜂蜜。阮露明丹摄
“党建+技能培训” 让人才更“活”
“去年通过参加区里组织的现代农民培训,我不仅学会了养蜂的专业技术,还积极把引蜂入箱、培育优质蜂王、饲养强群、适时分蜂等技术教给我们的社员。”家住博尚镇完海村的俸彪高兴地说。
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由村党支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村民“抱团取暖”。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抓住实施“六大培训”工程机遇,通过邀请中国农大专家、教授对养蜂技术给予支持指导,采取“3+N”专家人才全覆盖下派方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化程度。近年来,以养蜂产业为主题,共组织有意愿养蜂农户参加技术培训61场次1100人次。
“党建+绿美建设” 让生态更“美”
临翔区蜜源丰富,除了传统的油菜花、杜鹃花、米团花等,还有铁皮石斛、菊花、金银花、白及等中药蜜源,丰富的蜜源植物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蜜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围绕“花园临翔”的品牌定位,临翔区以花为媒,大力实施绿美建设,以党建“红”促进生态“绿”,为发展壮大蜜蜂产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蜜源。目前,全区共养殖中华蜜蜂18919箱,年产蜂蜜109.9吨,2022年实现农业产值1758.4万元。(阮露明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