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3 10:06:00 来源:戏说三国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在紫禁城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里,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史。每当新的太子被立,总会有一些特殊的宫女被选入东宫,她们有着一个独特的身份——太子的"生理启蒙"老师。

这些宫女大多年轻貌美,出身清白,却又不能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她们要教会未来的皇帝最隐私的"人生课程",可完成使命后,等待她们的却往往是令人唏嘘的结局。

有趣的是,在历史上,竟有极个别的启蒙老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富贵。据史料记载,明朝宪宗时期就出现过这样一位特殊的女官,她不仅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被打入冷宫,反而一步登天,位极人臣。这是为何?其他的启蒙老师们最终又都经历了什么?

一、严苛的选拔:从平民到宫闱

康熙四十二年的一个清晨,一场特殊的选秀正在紫禁城悄然进行。这一次,选秀的目标不是为了选取秀女充实后宫,而是为了给年仅十三岁的雍亲王选取"启蒙女官"。

"啪!"一声锣响,数百名候选宫女依次排开。站在最前排的总管太监手持名册,开始了严格的筛选。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年龄超过二十的,出列!"一声令下,约三分之一的宫女退出了队伍。在古代宫廷中,二十岁已被视为"年长",不适合担任启蒙之责。她们必须年轻富有活力,但又不能太过年幼。

接着是容貌检查。太医院的女医官们手持铜镜,仔细查看每位宫女的面容。任何有疤痕、痣斑,甚至牙齿不齐的宫女都会被淘汰。这不仅关乎美观,更重要的是确保她们没有任何传染性疾病。

最严格的是家世调查。一位身着绿袍的太监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走上前来,这是由专门的太监们花费数月时间收集的候选者家族谱系。"家中五代之内不得有任何刑事案底,三代之内不得有任何官宦身份。"

为何如此在意家世?这还得从唐朝说起。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宗时期就曾发生过一起震惊朝野的案件:一位来自世家大族的启蒙女官借机向太子传递朝廷机密,险些酿成大祸。从此,宫廷定下规矩:启蒙女官必须出身平民。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第二轮筛选更为细致。太医院的医官们会对留下的宫女进行全身体检。她们要经过"三查九验":查看耳聪目明、察验四肢灵活、测试体质强健。

最后一关是才艺考核。虽说是启蒙女官,但琴棋书画样样都要略通。有趣的是,史料记载,乾隆年间一位叫小珍的宫女,因为一首《春日》诗写得极好,最终被选中。这首诗后来被收入《御选诗》,可惜诗文已经佚失。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能留下的寥寥无几。就拿雍正当太子时的选拔来说,最初入选的三百余人,最终只留下了五人。这五人还要继续接受为期三个月的特殊培训,才能正式成为启蒙女官。

关于这些女官的培训内容,却鲜少见于正史记载。不过从一些野史和宫廷档案中,倒是可以窥见一二...

二、秘密的培训:技艺与礼仪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在紫禁城深处,有一处神秘的院落,名为"淑仪院"。乾隆年间的宫廷档案中提到,这里是专门培训启蒙女官的地方。每一位通过选拔的女官,都要在此接受为期三个月的严格训练。

淑仪院的大门常年紧闭,就连宫中的普通太监宫女也不得随意出入。据《清宫秘闻录》记载,院中设有三处重要场所:明伦堂、礼仪房和医术斋。

在明伦堂中,资深的女官会教授她们《女诫》、《女论语》等经典,以及诗词歌赋。嘉庆年间的一位老宫女曾回忆:"每日卯时便要起身诵读,若有一字念错,便要受罚跪着背诵一整天。"

礼仪房里的训练更为严格。启蒙女官要学习数百种宫廷礼仪,从行走坐卧到说话语气,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有趣的是,她们还要学习一种特殊的手语,这是因为在某些场合下不便开口说话。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医术斋的培训最为特别。太医院会派专门的女医官前来授课,教导她们识别常见药材、了解人体经络,甚至学习推拿按摩之术。乾隆四年的一份奏折中提到:"女官需精通药理,以备不时之需。"

每隔十日,会有一次统一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背诵经典、演示礼仪、辨认药材等。考核不及格者会被立即除名,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道光皇帝的启蒙女官中,就有三人因无法通过考核而被革职。

培训最后一个月的重点是声乐。启蒙女官要学会用温柔悦耳的声音说话,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据说康熙最喜欢的一位启蒙女官就因为一手好琵琶而被破格录用。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课程,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特殊训练。例如,她们要学会判断天气的变化,因为这关系到太子的着衣安排;要熟悉各种茶叶的特性,懂得在不同季节泡制合适的茶水;甚至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占卜之术,以便在太子问起时能够解答。

培训期间,她们还要学会与其他宫女和谐相处。一份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女官之间不得争强斗胜,需互帮互助。"这是因为在未来的工作中,她们往往需要彼此配合。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三个月的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的女官会被授予"淑仪"的称号,正式开始她们的特殊使命。而这时,她们或许还不知道,等待她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三、难言的职责:责任与困境

每当夜幕降临,淑仪院的灯火总是亮得格外迟。在这里,启蒙女官们要完成一项特殊而艰巨的任务。乾隆年间的《东宫典则》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淑仪教导太子,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启蒙教育通常在太子年满十三岁时开始。这个年龄的选择并非随意,而是经过朝廷反复商议后确定的。太医院的奏折中提到:"十三之龄,阳气初通,正当启蒙之时。"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教育的内容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期",通常持续一个月。在这个阶段,女官们主要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和典故来引导太子理解人伦大道。康熙年间的一位启蒙女官留下过一本手札,记载了她如何用《诗经》中的典故来解释男女之情。

第二阶段是"实践期",为期两个月。这个阶段的教导更为具体。启蒙女官要教会太子识别穴位、掌握按摩技巧,以及了解养生之道。道光皇帝曾在一份密折中称赞他的启蒙女官:"善解经络之理,通晓养生之术。"

最后一个阶段是"修养期",时间不定。这时候的教育内容主要围绕"节制"二字。雍正时期的宫廷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话:"太子贵在知节制,不可纵欲。"

在整个教导过程中,启蒙女官还要时刻注意太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任何异常,都要立即报告太医院。乾隆十年,就曾发生过一起事故:一位启蒙女官因没有及时发现太子身体不适,被革去职务。

特殊时期,比如太子患病或心情烦躁时,启蒙女官的工作就变得更为复杂。她们要懂得察言观色,掌握恰当的时机进行教导。嘉庆皇帝曾在日记中提到:"幼时心烦意乱,幸得女官善解意,以茶和我心。"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同时,启蒙女官还要防范各种意外情况。例如,太子若是突然询问朝廷要事,她们必须机智地转移话题。如果太子想要擅自离开东宫,她们要懂得如何婉言劝阻。道光年间就有一位女官因成功阻止太子夜游御花园而受到嘉奖。

这项工作最考验人的,莫过于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的应对。史料记载,康熙十四年,一位太子突然对启蒙女官说:"我想去看看母妃。"这看似简单的请求,却让女官陷入两难:若答应,违反宫规;若拒绝,伤太子之心...

四、神秘的生活:规矩与禁忌

启蒙女官的日常生活,就连在宫中也鲜为人知。乾隆年间的《淑仪院则例》记载了她们必须遵守的一系列严格规定。

这些女官居住在东宫偏院的"静德轩"中,每人一间小室,室内陈设简单,只有床榻、衣柜和梳妆台。有趣的是,她们的房门上都挂着一面铜镜,这可不是用来照人的——《淑仪院则例》解释说:"以镜照人往来,免生意外。"

她们的一天从寅时(凌晨三点)就开始了。第一件事就是沐浴更衣,这个规矩源自唐朝。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宗时期曾发生过一起风波:一位启蒙女官因未及时沐浴,被太医发现身上有异味,当即革职。从此,晨起沐浴成为铁律。

饮食上的规定更是繁琐。她们不能食用任何带有强烈气味的食物,如韭菜、蒜末等。每餐必须有太医院的女医官检查过才能食用。康熙年间的一份档案显示,一位女官因偷吃了一块葱花饼,被罚俸一月。

与其他宫女不同,启蒙女官们不能随意走动。即便在淑仪院内,也要有专门的太监陪同。她们每月只有初一、十五可以去宫中的佛堂上香,其余时间都要待在规定的区域内。

最严格的是与外界的联系。她们不能与家人通信,也不能接受任何外界的物品。道光皇帝时期,一位女官因收了妹妹送来的一方手帕,结果连妹妹也被发配到了宫外浣衣局。

若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家中有人去世,启蒙女官也不能回家奔丧。宫中会派人送去一笔银两,算作抚恤。雍正年间就有一位叫小芳的女官,父亲去世时只能在房中默默行礼,连个招魂幡都不能竖。

最令人惊讶的是"避讳录"上的规定。启蒙女官不能说"死"、"病"、"老"等字眼,就连"愁"、"苦"这样的词也要避免。她们说话时必须用婉转的说法,比如把"死"说成"归天",把"病"说成"不适"。

若有女官不慎怀孕,更是要面临严峻的处置。《淑仪院档案》中记载了一个神秘的"月光房",据说专门用来处理这类事件。嘉庆年间的一位老太监透露:"但凡有孕,必先饮下一碗'安神汤',然后送入月光房..."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规矩越发严格。道光皇帝在位时,甚至规定启蒙女官不得饲养任何活物,连一盆花都不能种。一位女官在日记中写道:"终日对着冰冷的铜镜,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五、多样的结局:荣辱与悲欢

完成使命后的启蒙女官,命运如同抛向空中的铜钱,有着截然不同的两面。清宫档案中记载了许多这样的故事。

最常见的结局是默默无闻地继续当一名普通宫女。康熙年间的宫廷记载显示,超过八成的启蒙女官最终都在内务府各处当差。她们或是在御膳房准备点心,或是在针线局缝制衣物,有的甚至被派去照料御花园的花草。

比如康熙四十二年的一位启蒙女官赵氏,在完成任务后被分配到了延禧宫的浣衣房。据说她每日只能埋头洗衣,连抬头看天的机会都少之又少。昔日教导过太子的贵人,如今却要为普通宫女洗衣服。

但也有一些幸运儿获得了晋升。乾隆时期的《内务府档案》记载了一位姓张的女官,因为教导有方,被升为了淑仪院的总管。她负责培训新一批的启蒙女官,享有独立的院落和丰厚的月俸。

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破格提拔的特例。明朝宪宗时期的万贵妃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她不仅是启蒙女官,还兼任了保姆的职务。由于照顾周到,深得明宪宗信任,最终被封为贵妃,位居后宫高位。

然而,这样的好运往往伴随着危险。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一位被升为常在的启蒙女官,因为被人诬陷泄露宫中秘事,最终被打入冷宫。据说她在冷宫中度过了二十余年,直到死时都没人知道她的名字。

更多的启蒙女官则面临着一种特殊的困境:她们既不能像普通宫女那样结交姐妹,又不能像贵人那样享受尊荣。雍正年间的一份奏折中提到:"此等女官,无出路,无归宿,实为可叹。"

档案中还记载了一些意外的结局。道光年间有位启蒙女官因为精通医术,被派去太医院当了女医官。还有一位在教导太子时展现出过人的才学,被选为了皇子的启蒙教师。

但最难熬的或许是那些被遗忘的人。在紫禁城的角落里,常常能看到她们孤独的身影。一位乾隆年间的太监在回忆录中写道:"每至月圆之夜,总能看见她们在院中独坐,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随着清朝的日渐衰落,这些女官的处境也越发艰难。同治年间的一份密折显示,朝廷甚至一度想要取消这个制度。只是碍于祖制,才勉强保留了下来。到了光绪年间,启蒙女官的选拔已经形同虚设,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宫中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教完皇帝后,她们的结局怎样?
...的权力,住着奢华的宫殿,坐着威风的战车。简而言之,皇帝的生活似乎无比奢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然而,实际上,这种印象往往是对古代帝王生活的误解。历史中的大多数帝王,虽然享有显
2025-05-12 17:23:00
...皇子们自幼便要接受严格的生理启蒙教育,以确保未来的皇帝,能够健康成年,担当起续血传宗的重任。而这项特殊的教育,不是皇后或妃子所能担当,而是由特定的人员——太监和奶妈来完成。太
2023-11-07 16:13:00
古代皇帝的“生理启蒙”女官,教完皇帝后下场如何?
...边的太监教他们吧!在查询过很多历史资料后得知,原来皇帝的性启蒙是有专门的“老师”来教导的,这些启蒙老师一般都是女性,还设了职位。对于皇室来说,颜面是无比重要的,如若没有这样的
2022-12-19 13:39:00
古代皇帝的那些性启蒙老师,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呢
古代皇帝的那些性启蒙老师,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呢?其一:这一种女官可以说得上是上等命了,与现如今不同,在古代当时非常讲究早育,一般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生育了。而皇上自然是有着专门
2023-04-25 17:20:00
康熙的启蒙女老师苏麻喇姑有2大怪癖,所以终身未嫁
...候她是孝庄太后的贴身丫鬟,没想到后来居然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启蒙女老师,从小把他带到大,可以说苏麻喇姑既是康熙的老师,也算是他的额娘,以至于后来康熙登基之后无人敢不尊敬她。不过,
2022-12-16 13:34:00
他是同治的宠臣也是“启蒙老师”,却导致同治身染重病而亡
同治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搬上皇帝的位置。他皇帝的身份成就了自己的生母慈禧。从此清朝的政权落入慈禧和咸丰皇后慈安的手里。后来同治长大,两个太后把权力还给他。结果他亲政没多久就病死了,死
2022-12-29 19:00:00
古代皇室教导皇帝行周公之礼的启蒙女宫, 事后下场如何?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们对于皇帝翻牌子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妃子侍寝的效果与皇嗣绵延关系密切。吃瓜群众会有这样的疑问,皇帝是天生懂周公之事,还是有人教他们,答案是有人教他们行周公之礼。
2023-01-03 21:07:00
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为何拒不仕清?
...景不长,他的父亲因为状告奸臣魏忠贤而被奸人陷害,被皇帝撤职入狱,最终在狱中病死。魏忠贤 崇祯元年,魏忠贤这些奸臣已经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但是还有少数残余力量没有得到清除,
2023-04-27 05:24:00
...候她是孝庄太后的贴身丫鬟,没想到后来居然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启蒙女老师,从小把他带到大,可以说苏麻喇姑既是康熙的老师,也算是他的额娘,以至于后来康熙登基之后无人敢不尊敬她。不过,
2022-12-20 16: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